本港土地供應不足問題由來已久,有指香港2017年的人口密度已屬全球第四高。本港《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更指出,本地人均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僅160多平方呎,較規劃署定的私家車車位──約135平方呎多少少,但劏房戶每人只得50平方呎的生活空間。生活「逼人」,究竟如何於寸金尺土情況下增加房屋及土地供應?
香港土地供應及專責小組預計,要滿足未來30年的4800公頃土地需要,除去現有或已規劃的用地,政府額外還需至少1200公頃土地,相當於60個維多利亞公園的面積。其實,小組除了提出包括優先發展棕地、收回局部粉嶺高爾夫球場用地及「明日大嶼」等富爭議性的建議外,亦有提及較少人留意的──利用岩洞及地下空間。
三維土地發展增用地
除了港人熟悉的日本及韓國地下街,不少「地大脈博」的國家早已善用岩洞,創造出實用性與創新性兼備的空間,如芬蘭的Itäkeskus游泳館、瑞典的Pionen數據中心、挪威的國家檔案館和西班牙塞特尼爾(Setenil de las Bodegas)鎮等。
早於90年代,香港政府已利用岩洞的「三維」土地資源,建設赤柱污水處理廠、港島西廢物轉運站等公共或基建設施。政府並計劃稍後將6個污水處理廠及食水配水庫等政府設施搬遷入較偏遠的岩洞,釋放珍貴市區土地作規劃。
另一方面,本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分別於前年及去年發表及修訂《岩洞總綱圖》,劃定了48個具發展潛力的岩洞區,總共可提供4500公頃土地,被視為可用於中長線的土地供應。
本港岩洞發展優勢
事實上,香港山多而陡,有不少山地位於市區邊緣,建設時可減少對市區影響。而且當中不少是由堅固的火山岩組成有利發展。加上現代科技發達,使岩洞設計具一定靈活性外,亦可讓岩洞成為穩定和安全的環境,甚至有助鞏固附近斜坡,所以世界綠色組織(WGO)相信,未來可望將於岩洞發展,能成為社區發展的新機遇。
所以WGO舉辦的「社會創新發明 – 概念空間設計大賽」今年將以「躍『洞』山城」為主題,邀請中學、毅進、基礎文憑、大專生及專業人士發揮創意,利用如智慧路燈等新科技,設計環保及多元化的岩洞智慧社區及屋苑項目,為香港未來長遠土地規劃及發展機遇提供更多可行的設計方案。有興趣的市民可到http://thewgo.org/website/chi/inventor2018-2019-intro/了解比賽詳情。
原刊於《都市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