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上周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綱要》),無可置疑能為香港、澳門及廣東帶來令人矚目的發展機遇,三地理應積極回應。
整體來說,《綱要》旨在推動大灣區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充分利用不同地方的優勢令各方得益。香港熱心的一群當然希望能抓緊機遇,做出一些成績。
《綱要》亦應被視為從中央政府的總體政策角度出發,協助推廣和投資研究發展,以建設「美麗中國」、實現民族復興,以及從目前至2022年乃至2035年實現下一階段的現代化目標。
《綱要》中,有一點要強調的是,我們促進創新與科技發展並非最終目標,而是藉此透過更高效的資源運用及公共衛生政策,以綠色經濟作後盾,建設宜居城市,使大灣區能以靈活和具可持續性的特質來應對快速變化的巨大挑戰。
這些挑戰包括以「新經濟」活動取代在城市化發展下根深蒂固的「舊經濟」生產,以及滿足對有效運用資源、達至低排放,甚或零排放的需求。換言之,大部分新經濟所指的是與環境息息相關的創新及技術。
香港需重拾當年環保的動力
80年代,香港在珠江三角洲的出口擔當了重要的角色。40年後,我們寄望在同一地區,可引領中國進入綠色發展階段,從「世界工廠」蛻變成高增值生產及服務的創造地。
「智慧」城市及「智慧」生活乃指高效運用資源及可持續發展,並藉此造福人類及支持生物多樣性。作為芸芸眾生之一而擁有「智慧」的人類應當理解這一點,像其他生物體充分利用不同的資源包括水和能源一樣,在高密度發展的城市中,透過設計、所採用的物料,以及建築和結構,減少污染和增加廢物回收量。
為此,大灣區需推出協調政策,促使公共及私營機構共同採取具前瞻性的行動。三地政府亦應同步收緊及統一有關能源、水、建築、施工、車輛及設備的各種法例及規範。
要成就大業,大灣區所訂的環境標準應較國家為高。加州之所以能成為空氣素質監管領域的領導者,不但因其實施的標準最為嚴格,亦因其引領一系列具有商業價值的創新及技術發展。廣東省就曾見賢思齊,率先推廣電動巴士及計程車,帶領電動交通變革。
香港需重拾當年致力改善空氣素質方面的動力,政府應確保當局具備強大的空氣素質科學研究實力,以便在制定政策時有理有據。香港亦可把「大數據及數據分析」應用在政府及社群層面的空氣素質管理上。在空氣素質方面,香港擁有具備科學、規管和跨境合作經驗的堅實基礎及夥伴關係,定能採納有益創新的技術。
不過,香港之所以躊躇不前,與當局不願修訂法律有關,因為說服既得利益者和立法會修例並非易事,儘管如此,我們絕不能因此而不思進取。
2012年至2015年,港府推出政策管制船舶排放,最終促使國家修改政策。最近,香港最新研發已可以利用無人機「嗅到」船舶進入領海時的污染物排放量,下一步則有待區域當局利用有關技術進行執法。
香港在其他地方的實力,亦值得在區域及國家層面上展示,如大灣區需要防洪減災措施,而香港在這方面和山坡管理一直表現出色,可作出貢獻。香港人才濟濟,許多學者、專業人士及政府官員均為該等領域的佼佼者,他們可協助大灣區提升氣候應變能力及安全性,相關知識亦可為其他地方借鑒,及讓私營機構透過把其商業化而受惠。
不讓實質議題政治化
有些人對《綱要》抱懷疑態度,認為該規劃只為轉移視線,對香港意義不大,堅持香港人應專注於解決自身問題;亦有人擔心香港會被大灣區所吞沒,這些狹隘的觀點只會令香港裹足不前、坐失良機。
香港需要多措並舉,既要解決本地難題,也要處理地區性問題,例如環境問題等。至於被壓倒及超越一說,香港實際上需要以鄰為伴,否則只會被遺棄。機會就在眼前,要取得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能否採取更主動及積極的態度,不讓實質議題政治化。
對近鄰漠然不顧,無濟於事;心懷恐懼,拒人千里,只會惘然自誤。政府的職責是為各政府間的協作提供政治與政策框架的基礎,並讓私營機構及社群得以參與其中,各展所長。
香港與內地的區別在於,我們擅於聯合各持分者共謀發展,讓各方受惠。對政府而言,這才是大家樂見的政治局面。我們姑且稱之為「有目的地參與」,香港應融入其中,積極抓緊是次機遇。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