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24 2025 19:49:2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政府工作報告》最值得關注的十大要點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在減稅降費,全年給企業減稅降費近2萬億元,規模高於2018年。

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報告將GDP目標增速再次劃到區間範圍;和去年一樣,也沒有提及M2目標;此外,報告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宏觀政策層面。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青年學者、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總結了報告十大關注點:

1、GDP增速目標定在6.0%-6.5%,符合市場預期。同2016年一樣,增長目標重回區間,給予逆週期調控政策一定的自由度。在實際執行中,會堅持底線思維穩增長,讓GDP增速接近區間底部的概率不大,預計全年增速在6.2%左右。

2、穩增長的政策地位上升。要堅持結構性去杠杆,但繼近期提出 「在穩增長的基礎上防風險」 後,《政府工作報告》又明確 「平衡好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關係」 。長期積累的風險需要在發展中解決,決不能讓經濟運行滑出合理區間,穩增長實際已經置於防風險之上了。

3、失業率目標有所放鬆。城鎮調查失業率目標從2018年的5.5%以內調整為5.5%左右,登記失業率目標繼續維持在4.5%以內。增長放緩的壓力逐步向就業傳導,目前已經將就業優先政策同積極財政、寬鬆貨幣相並列,今年將出台多項穩就業舉措。

4、寬信用寬貨幣的雙寬格局持續,不排除降息的可能。雖然本次政府工作報告重提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刪去的「把好貨幣供給閘門」言辭,但其目的可能在於避免市場出現流動性幻覺與單邊預期,在要求「降低實際利率」的目標下,貨幣與信用仍需保持寬鬆。由於公報提出要「適時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數量和價格手段」,因此,除進一步降准外,降息可能也會在央行今年的政策工具箱中。

5、M2與社融的目標未明顯披露,僅提「要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相匹配」。以2.8%的赤字率、2.76萬億的財政赤字計算,2019年的名義GDP總規模98萬億,增速9.5%,如果簡單將相匹配理解為相同增速,則社融基本符合要求,但M2同比增速還存在較大差距。

6、積極財政重點在減稅。赤字率目標2.8%,財政赤字2.76萬億,新增一般專項債額度2.15萬億,積極力度低於預期。由於2019年PPI同比大概率將低於2018年的3.5%,CPI同比預計僅比2018年的2.1%小幅回升,名義GDP增速達到9.5%有一定難度。實際赤字率可能超過2.8%,需要通過預算穩定基金等方式調節。今年重點在減稅降費,全年給企業減稅降費近2萬億元,規模高於2018年。

7、2019年利率債供給5.22萬億,與2018年基本持平,壓力不大。其中國債淨供給1.83萬億,地方一般債券9300億,專項債2.15萬億,置換債3100億。但專項債,2018年限額8.6萬億僅使用7.4萬億,有1.2萬億的額度可在今年繼續使用,不在2.15萬億的預算內,雖然按照往年的經驗,這一部分額度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為發達的省份,債務壓力相對較輕,不會使用,但考慮到今年減稅、擴基建等政策對財政壓力較大,不排除會使用該額度開源,緩解財政的壓力,從而增大地方專項債的供給壓力。

8、激發市場活力是今年重點。2019年重點任務十大任務中激發市場活力位列第二,僅次於穩增長,政府工作報告認為把市場活力搞上去也是促進經濟平穩增長的關鍵。具體措施包括 「放管服」 改革簡化審批程式、促進市場公平競爭、以改革推動降低涉企收費等。

9、部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任務擴大內需。2018年12月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政府報告做了進一步細化,包括穩消費和穩投資。消費領域重點在增收、個稅減免、多管道供給,重點在養老、嬰兒看護、旅遊、汽車和農村消費等。投資重點在交運和新基建,鐵路投資較2018年增加680億,並適當降低基建項目資本金。

10、資本市場制度改革將加快。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這一進程可能會比之前預期的要快。3月2日科創板正式設立,實行註冊制,5套差異化的上市標準降低了高科技企業門檻,允許虧損企業上市。這讓其它已有市場面臨優質企業分流壓力,倒逼改革,深交所領導表示創業板已經做好充分改革的準備。預計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的發行制度、退市制度、違規行為懲罰機制等方面,將有調整。

原刊於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轉載。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