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國家安全泛指以國防維持領土完整,與政治上獨立自主,不受任何外來勢力的威脅。在現今的網絡世紀,更要應付非傳統的威脅,除卻守護國民的生命與財產,更要讓國民免於憂慮、免於恐懼與免於匱乏。
隨着社會信息化和網絡化的普及,雲端計算、物聯網、智慧城市、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和應用的興起,發展大數據成為大勢所趨。然而在這個新形勢下,數據流動打破傳統安全管理邊界,增加了數據管理風險;另一方面因數據資源具價值,數據竊取、泄露、濫用、劫持等頻發。近年來,數據安全事件已涉及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及商業系統,因而令到情況變得更加複雜。網絡空間與現實社會一樣,既需要自由,也需要秩序。有效應對數據安全威脅,已成為保障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的重要基礎。
香港對網絡安全的認識,始於美國公民及前中情局職員和國安局僱員斯諾登逃香港避難期間,他向媒體透露了英美等國家的多部門施行的監控全球網絡和通訊的計劃和內容。各國均受網絡影響着不同程度的政府管治,其後Facebook多次被揭發洩漏用戶私隱、俄羅斯被指干預美國大選等均是例子。
兩全其美的方案去應付不同需要
新春假期間,無意中看到一個電視節目,觸及維護國家安全的考量。其中分析WhatsApp、Google、Facebook等渠道雖然不能正式在內地使用,但可透過「翻牆」程式使用。節目提到,中國地大物博,全國人口達13億,網絡主宰各人所接收的資訊。如果別有用心者利用這些網絡去散發偏頗的言論,尤其是國人沒有客觀條件去分辨真偽的國外發生的事情,從中灌輸一些片面、誇張、失實的報道、言論及評語,以求讀者輕易地接受所見所聞為真理。一旦出了亂子局面難以糾正,所以不能毫無限制地容許WhatsApp、Google及Facebook進入。但又意識到外來的遊客、商人、學者及外交使節等是極度依賴這等社交媒體進行日常通訊及處理日常業務,所以要尋找出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去應付兩者不同的需要。
為了照顧國民的實際需要,國內不提供上述的社交媒體之餘,會以作用相同的國產代用品,如百度、WeChat等去提供同樣的服務供應全球資訊,但卻避免被滲透及顛覆的機會。
同時為了照顧外來人士的訴求,當局雖則沒有主動提供任何措施,但卻容許市場提供不同的「翻牆」程式,容許境內的外國人,利用他們熟習的境外網站去接收資訊,及處理個人業務。事實上國內有不少「翻牆」程式充斥市場,彌補這方面的需求。
為什麼政府既然默許這個做法,而不考慮進一步開放?這正是處理網絡安全時採用法理兼備的手法。
在基本層面,利用國內提供的網絡足以令到絕大部分國內用家隨心所欲進行所有活動,但對於有額外要求的用家,就要作出額外的安排,付出額外費用才能獲得境外服務。當然這額外的服務是並沒有限制國人利用,但在實際安排上除卻少數國人,其他人是絕無需要或誘因去使用這額外服務。
維護國家安全是全球各國皆要考量的事情。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到國內已經採取適當的措施加強保護網絡安全。現時歐美各國均受網絡影響之際,都已無懸念各自採取措施去確保網絡安全。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