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香港人都會同意,聽財政司司長宣讀《財政預算案》是件苦差事,他們只是單調地讀出以最無想像力的筆觸撰寫的長篇演辭。作為一名資深新聞工作者,我本應全程聆聽預算案演講。但我承認每年都聽到打瞌睡。
這番話的目的,並非批評現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我非常尊敬他。他只是蕭規曹隨,按照一種可以追溯到港英時代發表預算案的過時傳統。我們的行政長官每年發表的《施政報告》也是如此。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試圖通過閱讀《施政報告》的縮短版本,來擺脫陳舊的傳統。這有助於減少立法會議員和家中觀眾打呵欠的次數。
演說無感情 難吸引聽眾
然而,縮短演辭的長度,並不能令聽眾產生興趣,因為演說缺乏感情和長遠的願景,連虛張聲勢甚至幽默感都欠奉。事實上,《施政報告》和《財政預算案》的演講都很無聊,我們的行政長官和財政司司長應該為演辭注入活力,吸引人們端坐用心傾聽。
從事新聞行業這麼多年,我不記得有沒有被《施政報告》或《財政預算案》演講吸引過,除了末代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的一兩句話,但他是一位精明的政客,儘管以總督身份發表演說,但他的作風與殖民地的前輩截然不同。
《施政報告》是美國總統發表國情咨文的香港版本。就發表演說的熟練程度而言,特朗普不如前任奧巴馬(Barack Obama)甚至喬治布殊(George W. Bush),然而本月較早時他發表國情咨文,我全程收看,卻發現他用身體語言和幽默感,把聽眾吸引住了。
去年5月,我收看了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年度施政演說電視直播。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新加坡總理的年度施政演說。
他語帶感情地談到團結國家不同的族群、人人平等、英語的重要性、穿着簡樸避免炫耀財富,他甚至讓國會議員取笑富人如何炫耀財富。我問自己為什麼我們的領導人缺乏這樣的演說技巧。
「派糖」大縮水 紓困「創可貼」
我原先不預期周三財政司司長會發表鼓舞人心的演講,結果一如所料。跟過去幾年一樣,預算案發表前,許多要點已被傳媒披露,包括預算盈餘規模縮小至587億港元,繼續「派糖」措施,但沒有現金補貼市民,但有用於醫院紓困的額外撥款,亦向有需要學生派發教育津貼,撥款60億港元優化香港海濱,甚至還有資金改善市區公廁。
然而,對我來說,新的《財政預算案》只是另一份按照先前預算案樣子照辦煮碗製作的文件,只不過一些數字變了,加上因為盈餘減少,「派糖」縮水很多。我認為,50億港元的額外資金加上100億港元的穩定基金為醫院紓困,只不過是一塊「創可貼」膠布。令人遺憾的是,作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之一,香港的醫院每逢流感季節都免不了「爆棚」,以至患者要等待數小時才能看病,入院的病人更要在睡在走廊。
陳茂波的前任曾俊華在擔任財政司司長的十年間,積累了大量盈餘。但他每年都堅持使用相同的預算模式,一次過「派糖」,同時堅決反對增加政府經常性支出。儘管我們擁有1.16萬億港元的儲備,但卻只有第三世界的醫院。
儘管被輿論譏為「守財奴」,曾俊華堅稱要「未雨綢繆」,而那個「下雨天」卻化身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來盯着他,香港有100多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下,並且失去了向上流的動力。但他並沒有把這一切視作「下雨天」。
由於香港受到中美貿易戰、中國經濟放緩,以及全球經濟不穩定的影響,導致經濟增長放緩的打擊,或許會令曾俊華的守財奴式預算案得以開脫。他的繼任者陳茂波曾警告,未來會有一段艱難日子,或許可以從曾俊華有份建立的龐大儲備中得到安慰,但陳茂波仍然預測明年將有168億港元的盈餘。
這意味着陳茂波不應跟隨曾俊華的腳步,走一條安全的道路,而不去作一些大膽的決定。普通人花錢很容易,儲錢卻很難,但對於政府來說卻恰恰相反,政府很容易積存巨額盈餘,但卻很難花錢在納稅人身上。
土地收入不可恃 稅收結構須改變
如果陳茂波想青史留名,他必須為自己開闢一條大膽的新路。他要擺脫傳統做預算的模式。誠然,外圍環境對香港經濟造成很大的不確定性,陳茂波無疑需要謹慎運用財政儲備。但我相信,香港積累的巨額儲備,可以讓我們渡過難關。我們的政府可以更大膽地決定,如何以結構性和有針對性的方式投資,長遠來說改善我們的生活,而不是浪費在短期的「派糖」措施上,例如稅務寬免,儘管我支持他提出薪俸稅和利得稅減免金額分別達到20000港元。
我們的政府也要大膽地告訴市民,依頼不可預測的土地供應、單位銷售及印花稅,不可能永遠維持香港繁榮。只有一小部分香港人繳納所得稅,大多數註冊公司毋須繳稅。除了土地出售和印花稅外,政府收入還取決於收入最高的納稅人和大公司。
香港需要改變稅收結構。現在是重新考慮銷售稅的時候了。香港人要了解,我們永遠不能搭順風車。陳茂波或須面對「民粹主義」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反對,但他必須告訴她:我們的稅制是進行結構性改革的時候了。
原刊於《信報》EJ Insight,本社獲作者授權翻譯刊登。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