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平安夜的暴跌後,聖誕節後兩天,美股就玩起了「過山車」。
12月26日,聖誕節後第一天,美國三大股指集體飆漲,創下九年半以來單日漲幅最高的一天。
27日的美股,在最後一小時,急劇拉升,三大股指扭轉集體下跌態勢,一舉收復失地,逃離技術性熊市邊緣。
在聖誕節前一天,美股才剛剛經歷了一個「血色平安夜」。當時,除納斯達克指數早已進入技術性熊市外,另外兩大股指也跌入熊市的邊緣。再往前一周,美國股市則經歷了2008年以來下跌最慘的一個周。
美股暴跌,讓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批評的矛頭指向美聯儲。此外,美國財長梅努欽「救火」之舉,起到了相反效果,市場傳言他將因此被特朗普解僱。
更大的困難來自特朗普想建美墨邊境牆,但自從中期選舉民主黨掌控眾議院後,特朗普手腳開始受限。因兩黨分歧,預算案無法通過,聯邦政府在平安夜這天不得不關門。
平安夜這天,其他議員都去過節了,只有特朗普放棄去海湖莊園度假,獨守白宮,連發17條推特,對美聯儲、民主黨發起猛烈抨擊。
12月25日,聖誕節。特朗普坐在白宮裏發表聖誕演說,並對記者表示:「我們國家現在發生的事,很不光彩。」他還說,對美國企業充滿信心,「現在是非常好的買入機會」。此外,他消除了解僱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的謠言。
這一喊話後,道瓊斯指數在26日暴漲1000點,創下史上最大單日漲幅,納指、標普500指數也同樣大漲。27日最後一小時,下跌扭轉為上漲。暴跌暴漲,12月的美股投資者玩得可謂是心驚肉跳。
馬上步入2019年,不少市場人士悲觀預計,美國經濟將走下坡路,而於美股,這種上下大幅波動的可能性也將增加。

黑色聖誕 特朗普獨守白宮
美股最近一次的暴跌是在平安夜(12月24日),因為要過聖誕節,這天的交易時間只有三個半小時。
但在三個半小時裏,道指下跌2.91%,跌穿22000點,收於21792.60點;標普500指數下跌2.7%, 跌至2351點;納指下跌 2.2%,至6192點。這一天是美股聖誕節前夕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下滑。
長達九年的牛市因周一的暴跌正在告別市場。三大指數中,納斯達克指數已經較8月高位下跌了23.6%,進入了技術性熊市。在24日暴跌後,道指、標普500指數分別從高位回落18.8%、19.8%,兩大指數距離進入熊市的20%跌幅僅有一步之遙。
到底是哪些因素觸發了24日的股市暴跌?毫無疑問,美聯儲加息,應該列入首要因素。
12月19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宣布年內第四次加息,並以繼續執行縮表計劃。同時,傳遞出2019年再度加息兩次的信號。隨後,美股持續走低,出現暴跌。
這次加息引發了特朗普的極度不滿,因為在前兩周,特朗普就多次通過媒體喊話鮑威爾,「希望美聯儲不要再加息了」,加息是「十分愚蠢的」。
在加息的前兩天,他發推特說:「美元非常強勁,幾乎不存在通脹,外部世界一片混亂……美聯儲甚至還在考慮再次加息,這令人難以置信。」他勸美聯儲的人「感受下市場,不要光看那些毫無意義的數字。」

種種批評,並沒有改變美聯儲的加息步伐。雖然從今年下半年以來,來自總統的批評、抱怨已經十逾次,但鮑威爾一直採取迴避態度,從不公開回應。
而在1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他罕見且簡短有力地回應道,「政治考量在我們討論或決定貨幣政策時沒有任何作用。我們將永遠專注於國會賦予我們的使命。」
一直以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只關心兩個指標:通脹和失業率,美聯儲也只對國會負責。鮑威爾的表態,給市場傳遞了明確信號:儘管總統批評,「我仍堅持到底。」
12月22日,彭博引述四位知情人士消息,總統曾多次討論要撤換鮑威爾。這一消息傳出,包括梅努欽在內的多位官員接連發聲安撫市場。
梅努欽一方面發推表示,他已經與總統交談過,總統「從未提出要開除鮑威爾」,「(特朗普)也不認為自己有這個權力去開除他。」另一方面,他12月23日在墨西哥度假時,還給美國六大銀行的首席執行官打電話,確認美國金融系統沒有出現問題,有足夠的流動性給消費者提供貸款。有外媒稱,梅努欽此舉可能阻止有史以來最長股市的下跌。
此前一周,美股道指和納斯達克指數均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往年的12月,美股表現都不會太差,但今年的12月,卻是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糕的一個月。
12月24日,市場並沒有買梅努欽的賬,股市開盤繼續下跌。梅努欽馬上召集五大監管機構開電話會議,這讓投資者更加感到不安,隨後發生了上述聖誕節暴跌一幕。
平安夜暴跌後,姆努欽遭解僱的傳言甚囂塵上,但特朗普的怒火仍舊燒向美聯儲,稱「經濟唯一的問題就是美聯儲」,「他們對市場沒有感覺」。
除了股市讓特朗普生氣之外,更讓他感到憤怒的是,美國政府關門。此事起因於特朗普想要建邊境牆,但遭到民主黨反對,政府預算議案受阻。結果,12月24日,美國政府年內第三次關門。
這一天,多數政府官員都回家過聖誕節了,特朗普放棄了兩個月的假期,獨守白宮。他發了17條推特,怨氣非常大,其中一條寫道:「我獨自一人(心疼自己)守在白宮,等民主黨回頭同意達成逼切需要的邊境治安協議。」
特朗普沒有等來民主黨,他等來了夫人梅拉尼婭。
12月25日,他和梅拉尼婭參加了一年一度「追蹤聖誕老人足跡」的活動,他還跟一個男孩科爾曼聊起聖誕老人的問題,特朗普聲音洪亮地說,「7歲還信聖誕老人的可不多,對吧?」
美股絕地大反擊 但危機暗藏
除了接了幾通小朋友的電話,這天,特朗普還在白宮向海外美軍發表了聖誕演講。演講後,他又對記者發表講話,闢謠、提振市場信心,以及再次批評美聯儲。
面對梅努欽「畫蛇添足」之舉,有記者問特朗普是否還會梅努欽抱有信心,他回答說:「是的,我有信心。他是非常有才能的人,非常聰明的人。」
他還稱,對美國企業「非常有信心」,他們「是全世界最優秀的」,並取得了創紀錄的成績,所以,他認為,「現在是買進的大好機會。」
聖誕節後第一天,12月26日,美國三大股指集體大漲,創下十年來最大單日百分比漲幅。
道瓊斯工業指數猛漲1086.25點,報22,878.45點,這是道指史上單日漲幅首次突破1000點。標普500指數勁揚116.6點,報2467.7點;納斯達克指數急升361.44點,報6,554.36點。

除了特朗普的喊話,讓市場信心大漲的另一個原因是,美國消費表現強勁。一份萬事達報告顯示,11月以來,美國假日購物季銷售金額增長了5.1%,超過8500億美元;六年來,美國消費從未這樣好過。
雖然經濟仍表現良好,但市場人士分析,此次暴漲卻不足以支撐美股持續上漲。危機正在醞釀,暗藏在經濟復蘇背後。10月以來的暴跌以及美債長短期收益率倒掛也表明,危機逐漸顯露出頭角。
對於12月的暴跌,有市場機構歸咎於共同基金和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大規模贖回。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李奇霖分析,美國股市ETF佔比過高,且資產端高度趨同,一旦美債收益率上漲太快,ETF就遭到大規模拋售。
10月初,美債收益率狂飆,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度達到3.25%。10月10日,標普500指數連跌五日,創下了特朗普當選總統以來的最長連跌記錄。10月24日,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斯指數再次暴跌,回吐年內全部漲幅,納指也創下2011年8月來最大單日跌幅。
對於當時的股市暴跌,CF40做過詳細分析。總體來看,自2009年3月以來,美股一路走高,這輪牛市的持續時間長度已經成為歷史上最長,投資者也一直存在「牛市見頂」的擔憂。美國三大股指中,尤其是科技股存在較高泡沫,回調難以避免。此外,美聯儲當時已經加息三次,市場預判還會繼續加息。在這種情況下,無風險利率的上行,對美股造成較大壓力,資金也會從股市回流到債市。
經歷了「血腥10月」,短暫調整後,美股迎來了「黑色12月」。
本月初,美債收益率倒掛再度讓市場神經緊繃,因為這意味着經濟衰退的到來。12月3日,3年期和5年期美債收益率出現11年來首次倒掛,而2年期與10年期美債收益率的差距也縮小至15個基點,同樣為2007年以來最低水平。相較而言,後者是經濟衰退最值得警惕的一個訊號,備受市場矚目。
回頭看,上半年,雖然美聯儲也有兩次加息,但得益於特朗普減稅刺激,經濟表現強勁,二季度經濟增速達到4.2%,創四年來新高。轉折點始於三季度,經修正後三季度經濟增速為3.4%,雖然表現仍不錯,但下行通道已經打開。
原高盛私人財富管理中國區副主席暨首席投資策略師哈繼銘分析,上半年,美聯儲加息對股市的不利因素被經濟增長強勁勢頭所抵銷,但下半年,尤其是美聯儲9月加息後,經濟增速開始回落,減稅帶來的正面效應也逐漸消退。因此,在貿易戰、原油價格不斷下跌的背景下,一旦有風吹草動,股市投資者的拋售壓力便會變大。
從最近美股暴跌來看,這種風吹草動正是上面所提到的,美聯儲第四次加息、美債收益率倒掛、梅努欽「火上添油」、美國政府關門等事件。
2019年,美股還會好嗎?中國股市呢?
美股暴跌的同時,中國股市也陷入大幅調整。但中國股市表現又不完全與美股一致,市場有戲言,相對美股,A股往往跟漲不跟跌。
12月26日,隔夜美股大漲後,A股開盤一度走高,各個板塊均大幅上漲,但隨後又一路走低。距離2019年,僅剩一個交易日。美股將如何走,對全球資本市場,尤其是對中國,影響都非常大。
12月的美聯儲議息會議上,鮑威爾暗示明年可能還有兩次加息,同時他還表示,將繼續推進縮表計劃,即每月縮表500億美元。在加息和縮表的共同影響下,市場流動性將繼續緊縮。此前,在量化寬鬆時,美國大部分企業在低利率的刺激下加槓桿,通過舉債回購股票推高了股市,利率繼續上漲,勢必為會這些企業帶來更大的負債壓力,美股屆時也將進一步承壓。

「美股出現熊市時,全球沒有一個市場能獨善其身。」李奇霖說。如果美股明年持續性下跌,資產價格也會下跌,從而影響到居民財富,對企業槓桿效果也會產生影響,經濟基本面大概率會往下走。物價下跌,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可能就會有一些調整。也就是說,加息預期可能會下降,美債利率也可能會慢慢走低。
對中國來說,這會為國內的貨幣政策打開一個寬鬆的空間,有一定的利好。此外,如果明年美聯儲加息步伐放緩,也將緩解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貶值、資本流出壓力。
從全球範圍內來看,經濟增長放緩,是一個不得不重視的風險。此前,IMF、美聯儲以及市場人士預測,2019年,美國經濟增速將放緩到1.9%至2.5%的區間。
美國經濟增速放慢的同時,全球其他經濟體也將進入同步放緩節奏。IMF預測,2019年全球增長率為3.7%,比4月的預測低0.2個百分點,並且,中期內將進一步下降。IMF還將2019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由6.4%下調至6.2%。
中美經濟同步放緩,這是過去沒有出現的情況。「這對兩國的資本市場來將,不是一件好事。」李奇霖說。
除此之外,明年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還包括:貿易緊張局勢加劇、金融環境趨緊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增加。
雖然經濟放緩與各種不確定增加,市場中仍不乏樂觀者。高盛此前發布報告認為,2019年大多數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將放緩,但大多數發達經濟體增長仍高於潛在增速。
哈繼銘認為,如果明年美國保持2.3%的經濟增速,勞動力市場依然偏緊,美聯儲加息兩次後,將會達到中性利率水平,資本市場估值到時會比當前更低一些,到時「泡沫也擠得差不多了」,因此,資金屆時可能會重新流入美國股市,明年大概率會出現一個前低後高態勢。
從國內來看,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明年的一個工作重心指向資本市場改革。可以預見,資本市場改革中,科創板、註冊制有望在上交所加快落地。下一步,強化信息披露、完善退市制度、減少行政干預都將加快推進。
哈繼銘認為,信心的轉變不是一兩天就能夠解決的,中國股市能否真正健康發展,還要看改革的推進和經濟發展情況。股債相比,明年債市表現可能會更好一些。
原刊於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