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單要認真學習,更要學習如何學習」,中學母校副校長這句話,至今仍然再三回味。的確,努力學習是重要的,但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在牛津兩個月來的學習,深深體會牛津輔導制正是世上最有效的學習模式之一,不單學生學會論證自己的觀點,連學富五車的導師,也因學生的創意思維及提問得以教學相長。
透徹理解答案背後的原理
教授邏輯學的導師奉行一套獨特的批改模式,除非學生答案大錯特錯,否則他只會在作業上寫下「有所懷疑」(dubious),而不會打叉。導師解釋,這樣批改是希望我們嘗試論證自己的答案,令我驚訝不已。本以為邏輯學非黑即白,但顯然其中存在不少灰色地帶。例如,我們經常就如何將英文句子準確翻譯成邏輯句子爭論不休,因為英文句子是自然語言(natural language),而邏輯句子是形式語言(formal language),兩者不能完全相互對應。
毋庸諱言,沒有任何學術課題是非對即錯的,就算是數學科亦然。月前,數學家阿蒂亞(Michael Atiyah)宣稱證明了研究質數分布問題的黎曼猜想 (Riemann hypothesis),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數學家對證明抱有懷疑,至今未有定論。與其說我在牛津學到知識,倒不如說我在牛津學會了抱持開放的態度,這種思辨方式將令我畢生受用。
剛開學時,我對一個經濟學基礎的需求概念感疑惑,但又不欲在堂上發問,以免浪費大家時間,只好課後到導師的辦公室請教。導師不單沒有半點不耐煩,更詳細地為我解惑,並鼓勵我多參與輔導課的討論。她憶述自己與諾貝爾經濟學得獎者的交流,指出這些學者最明顯的共通點就是不恥下問。
導師本人也是知行合一,在經濟學的輔導課中不時向我們提問,鼓勵我們發揮創意,用自己獨特的方法解題。有一次我提出一套連她也不太明白的解題方式,她便鼓勵我下課後思考如何解釋箇中原理,想通了再告訴她。我相信只要她稍費心神,必能透徹理解背後的原理,但她的舉措卻蘊含更深的意義──勇於發問就是終身學習的根基。
師生互動也不一定如魚得水
當然,讀政治的學生不可能不知道任何制度俱有利有弊,輔導制亦非完美。輔導制的成效建基於導師與學生的互動與契合,個人化的特色有利有弊,正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我最喜歡的導師就是實踐政治學的導師,她學識淵博而且教導學生不遺餘力,每次均會就我們遞交的論文提供長達兩張A4紙的評論,堪稱牛津之最。然而,有同學卻在背後批評她的教學方式,實在不可思議。
教學與學習方式因人而異,導師與學生的互動也不一定如魚得水。我聽聞某學科的導師在學生的論文上寫下諸如「幼稚」、「懶惰」等的人身攻擊,不過那些學生都一致讚賞該導師的教學方法。俗語有謂「各花入各眼」,我也不好多言。無論如何,有效的學習模式本應度身訂造,因此學生在輔導制的得着也多少取決於際遇,千里馬也要遇上伯樂才能日行千里。
學期結束,導師跟我說:「雖然牛津的學期只有八個星期,但其實全年都是牛津的學年,因為我們用八個星期教導你,你則要善用假期自主學習。」有趣的是,牛津大學的假期稱為vacation,隱含離開校舍的意思,與holiday不同,因為holiday更側重玩樂。有傳言指牛津故意用vacation而非holiday,提醒學生離開校舍後仍要好學不倦,信不信由你!不過,我就在家中的書房度過了牛津第一個vacation。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