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新任校長張翔教授於今年7月中履新,正當暑假期間,讓他有時間熟悉大學行政和接觸港大持份者,包括學校生、教師、校友及社會各界人士。筆者一直關注港大的校長變動,從80年代中王賡武教授接替黃麗松校長,到前任校長馬斐森的遴選,歷任校長都有機會接觸,對張翔教授的到任,份外關心。香港大學經歷過前幾年的折騰,頗傷元氣,馬斐森校長未完成首個任期便離去,各界都關注港大的新舵手如何可以穩住局面,繼往開來。
首次與港大校友會面有備而來
港大去年以較短的時間覓得來自柏克萊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張翔教授出任新校長,最受外界矚目的是他來自中國的背景。張校長的本科與碩士都在南京大學修讀,之後到柏克萊大學攻讀博士,經過近30年的奮鬥,在美國工程界闖出名堂,學術地位不容置疑。去年底港大公布張翔教授為唯一獲遴選委員會推薦的校長候選人,12月15日他到港大先後出席教師、學生、校友的交流會,分享他的管治理念及提出港大發展的願景。那天我出席了校友那一場交流會,張校長有備而來,談了不少他過去的經歷,包括學術成就、管理經驗、籌款能力、危機應對、跨界經驗、國際聯繫,也詳細分析了全球高等教育界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如何面對世界高速的轉變下社會各方面的龐大挑戰,例如能源、環境、健康及貧窮問題,大學如何培養人才及提出可行的新解決方法,角色十分重要。他強調一所大學優秀與否,是以本科生的教育來判別的,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受到挑戰,在數碼時代大學如何作出改變,值得深思。
張翔教授在上任前對港大做過頗深入的研究,在那次與校友的交流會提出了他對港大的願景和一些發展策略。他希望把港大發展為在世界佔領導地位的大學。他看到香港優越的地理位置,東西文化的交匯點,可以善加利用。他希望港大可以致力培養學生成為一流人才和領袖,引領香港、大中華地區和世界的發展。張教授希望港大成為創新中心,發展新的科技及醫療療法等。但要達致以上目標,他認為必須吸引優秀學術人才,除了享負盛名的教授,也要物色嶄露頭角的學術新星,培養他們成為優秀學者及教員。他很重視教學的創新,並希望培養學生發展企業家精神,很明顯是把他在加州灣區矽谷的多年經驗帶來香港。他更希望引進更多國際交流,以他在美國、英國及內地一流大學的網絡,與港大形成一個全球校園。
擁有豐富的國際網絡與資源
張翔教授履新港大校長的一天(7月17日),他在百忙中抽空到訪利瑪竇宿舍與學生會面,發現自己和香港大學的緣份。他在利瑪竇宿舍翻閱年鑑,開心地找到他的導師譚正教授在港大念書時的照片。他回憶起這位已故IBM科研專家對他的循循善誘,「我的事業是在他的鼓勵下起步的,他的指導令我獲益良多。」張教授說:「他的創意仍深深影響着今天的我。」當時,年輕的張翔正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攻讀博士學位。當天他對到港大採訪的媒體表示,準備帶領港大邁向新台階,以迎接全球化急速轉變的挑戰。他說:「我們要把香港大學建成最優秀的學府,任重而道遠。我們不但培育新一代的領袖人才,更要在香港、大中華地區以至全球,發揮影響力。」
工程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合作
8月16日港大舉行了一個「工程學的宏大挑戰」公開研討會,據港大陳婉瑩教授當日採訪所見,張翔校長向公眾展示了他的網絡和資源,為實現他向大學持份者的承諾邁出一步。新校長將他重量級網絡的專家從美國請到香港,與本地學生和學者分享經驗和洞見。主題講者包括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加州理工學院教授格拉布(Robert Grubbs)、美國國家工程院院長牟德(C.D Mote)、擁有60多項美國專利,並在科學期刊上發表過300多篇論文的惠普前高級副總裁威廉斯(Stan Williams)。在介紹「宏大挑戰」的主題時,專家介紹了他們如何在社會和工程研究與教育之間建立橋樑。格拉布先分享了美國學界如何實行知識轉移,把研究成果商業化,推出市場、應用。
陳婉瑩教授對當日的重要會議有以下的報道與評論:
「出席的專家也談到了工程學要有宏大的願景,工程師要負起改善人類生存狀況,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責任。而工程師必須與人文、社會科學和其他學科攜手合作。
大會不少師生顯然受到觸動,紛紛提出自己的經驗,和提問想知道更多細節。『如何將您的研究產品推向市場』?『學者將如何與業界建立聯繫』?『工程學教育如何改革,以面對全球化的挑戰和顛覆性技術的衝擊』?
這個會議是回答上述問題的良好開端,但這只是一個開始。港大無疑將以校長辦公室的聲望和權威帶領,參與這個工程教育創新的全球網絡,與亞洲的大學加強合作。」
向校友領袖展示港大新藍圖
10月2日香港大學舉行一年一度的校友領袖午餐會,邀請近200位各界人士出席,聽新校長介紹大學的最新發展。張翔教授集中談論大學的科研實力及願景,滿腹大計,也回答了校友關心的課題。
他指出中國有25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6個在香港成立,其中5個在香港大學,包括理學院的合成化學,醫學院的新發傳染性疾病、肝病研究、生物醫學技術、腦與認知科學。此外,中國科學院—香港大學聯合實驗室包括:粵港幹細胞及再生醫學研究中心、化學地球動力學聯合實驗室、深港生物材料聯合實驗室、滬港化學合成聯合實驗室、新材料合成和檢測聯合實驗室,在在反映出港大的科研實力。
未來港大有什麼新的發展,特別是科學創新、科技轉移?「我們着眼於成立大灣區國家實驗室的可行性,把不同學院放在一起,包括社會科學及人文學科,拓展世界級研究,發展跨學科研究,更引進企業家精神及經驗,與工業界合作,展望未來港大在這些實驗室會扮演重要角色。」他強調港大會與全球領導學府合作,包括美國史丹福、柏克萊;英國劍橋、牛津;中國的北大、清華等,發揮香港大學在大中華、亞洲及其他地區的影響力。
至於港大校園的新藍圖,主要集中在2023年落成、位於大學徑的四座大樓的New TechLandmark,作為科學與科技轉移的總部及跨學院研究的中心,「這是一個跨學院的前沿研究聚集群,將會發揮重大社會影響力。現在就是最好的發展時機,創科與人文學科將重新定義世界。」他指出除了國家的撥款,香港明年推出政府配對基金計劃。
增加學生的內地及國際學習經驗
港大的新願景需要一段時間去實現,張翔校長表示會與教師、學生及校友共同努力。最近在Times Higher Education的評比港大排36,QS排26,個別學科排名在世界前列,例如牙科學院連續三年全球第一;亞洲整體排名第二(最新發表的2019排名),他表示其他亞洲大學在不斷追上來,以港大10個學院的實力及本地與海外優秀學生的組合,張校長滿懷信心。
有校友問他如何處理港獨的爭議,讓大學免受政治干預?他重申大學保持核心價值:維持言論自由、表達自由、思想自由,同時要尊重法律。「我尊重年輕人有自己的理想,但任何事情都有尺度與界限,在美國市民有權持有槍械,但不可以隨便拿槍射人。」至於港大的國際化與培育本地人才方面如何平衡,他說看不到兩者有任何競爭。大學管理層計劃增加本地學生的內地和國際學習經驗,提供很多機會。他覺得港大學生都很有朝氣、進取及有創意,將來會與港大學生有很多接觸,增加他們的學習經驗及發展他們的事業。
被問到他的家庭如何看待港大校長的職位,張校長表示太太因為他的教研事業做出了犧牲,「我與家庭商量後決定申請這個職位,我希望可以做好及享受這個職位。」與柏克萊的職位比較,當港大校長的工作更繁重,他如何管理好時間?他承認港大的工作量是大一些,不過在柏克萊他也管理900位教授及研究人員。港大人很熱情,他很榮幸收到很多活動的邀請,讓他保持忙碌,但很享受。
張翔簡介
2018年7月17日就任香港大學第十六任校長。
加入港大前任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葛守仁基金講座教授,同時擔任該校納米科學及工程中心主任,曾任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材料科學部主任。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及中央研究院院士,並且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96年獲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哲學博士學位,明尼蘇達大學理科碩士及中國南京大學理學士及理科碩士。2004年起到柏克萊分校任教。
專攻材料物理、超材料和納米光子學的研究。已發超過340篇科學文獻,70篇刊於《科學》及《自然》系列等重要科學期刊。其研究2008年獲選為《時代》雜誌「2008年度十大科學發現」及「2008年度五十項最佳發明」,研究發明又獲《發現》雜誌點評為「2007年百大科學故事」之一,以及入選《研究與開發》雜誌「2006年25個最佳創新產品」。多年來榮獲多項大獎。
灼見名家重量級活動浪接浪,繼灼見名家四周年論壇後,本社首屆財經峰會將於2019年1月23日舉行。首屆財經峰會將是香港金融界最具影響力的活動之一,現正接受峰會贊助、認購宴席及場刊廣告,查詢請致電2818 3638或電郵[email protected]。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