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顯示,香腸比九西補選重要。什麼焦土不焦土,都不及將一條「廚師腸」在燒烤爐上燒焦吸引;什麼關鍵不關鍵,把一條「廚師腸」放到煎蛋即食麵之上,才是平凡的幸福。
不談政治,今日只講一包十條又鹹又冇益的集體回憶,以認真的態度追尋「廚師腸」背後的真相,同時也讓廣大市民明白,除了什麼貿易戰什麼填海,經濟學者是連香腸也可以講一餐的。
香港一年到底食幾多「廚師腸」?實際數字只有入口商才知道,沒有內幕消息的我,唯有從政府統計數字尋找線索。政府每年都會公布一份詳盡的《香港商品貿易統計》報告,內含香港跟各地出口貿易的數字,細分至個別商品類別。政府採用的是「國際標準貿易分類」(SITC)方法,其中一類就是香腸或相似製品。
香港每年向美國進口多少香腸?
2000年,進口1482萬公斤,總值1.73億元。
2010年,進口1173萬公斤,總值1.95億元。
2017年,進口1152萬公斤,總值2.48億元。
從以上的進口數字(香港進口香腸絕大部分是本地消費,而非轉口外地),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追求健康 揚棄平民「廚師腸」
第一,香港人由2000年平均每人每年食超過兩公斤的美國香腸(約等於六包「廚師腸」),十幾年來下降至只有一公斤多一點,可見香港人愈來愈追求健康,加工肉類製品和香煙之類的致癌物愈食愈少。
第二,十幾年來美國進口香腸平均貨值加倍至每公斤超過20元,通脹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更可能的解釋是香港人收入上升,對生活愈有要求,漸漸放棄價錢平民的「廚師腸」,轉食高級一點睇落冇咁化學的牌子。橫豎都是不健康,要食就食貴一點的(若果市民相信較貴的香腸較健康,愈食愈貴就更是理性行為了),「廚師腸」之類的產品其實已漸被揚棄,市民的強烈反應相信只是RIP式的抒情懷舊而已。
順帶一提,同期從內地入口的香腸或相似製品貨量只有美國的一半左右,入口價當然就低一大截只是幾蚊一斤,但整體趨勢相似。
最後我想跳出經濟,問大家一個困惑我多年的文化品味問題。香港人鍾情的「廚師腸」是雞肉腸,在美國超市反而不一定找到,佔據市場的是牛肉、豬肉、火雞肉等種類。為何雞肉腸在香港特別好賣?到底這是歷史意外,還是另有原因?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