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時間,青豆問我:「怎樣才能語氣堅定,心平氣靜?」我們常教學生,面對同學的不當行為,或無禮對待,不要使用暴力(包括語言暴力),要心平氣和,語氣堅定地說不。他似乎是想問:「當被人激嬲時,如何還能心平氣靜地回應?」
我反問青豆:「為什麼會想問這問題?」近一年,孩子問我問題,都不會立即給予答案,反而是好奇孩子問題背後的來源,問題背後想關心的問題或處境,若直接給予答案,背後的東西便不能被我看見或聽到了,好奇是我近年的學習和實踐。
青豆:「同班同學都說心平是指心是平的,氣靜是氣很平靜的意思,我認為不是這意思。」
我說:「你相信他們的解釋?」
青豆:「不相信啊!但是他們這樣說啊!」
想像同學的感受 比說教更有效
聽到這裏,我多少明白了,隨即請飛鼠和藍海來,問他們:「你知道心平氣靜的意思嗎?」他們都能解釋,心平氣靜的意思是心境平靜,不會亂發脾氣。我追問:「既然你們都知道心平氣靜的意思,為何你們要胡說一個解釋給青豆知道?」
藍海說:「我們知道他會相信,才跟他開玩笑的!」青豆似乎不知道,同學是在跟他開玩笑。
我問藍海:「那你知道青豆被你們這樣開玩笑的感受嗎?」利用同學的弱點來開玩笑,是欺凌的開始,讓他們想像同學的感受,比說教可能更有效。
藍海:「他會不開心!」
我向藍海表示:「知道同學會不開心,便不要開這種玩笑了,明白嗎?」飛鼠和C點頭表示知道,我便請他們回去吃飯。
回頭問青豆:「現在,你明白他們的用意了嗎?」他是不太能分辨同學何時在開玩笑,何時是認真的學生。
青豆:「現在明白了,但我希望同學能認真一點!」
我:「我理解你的需要,你需要同學認真一點,對嗎?」重覆他的需要,是要核對他的想法。
青豆:「對啊!」
未能達到期望 會令人憤怒
我:「那你還想問『如何做到心平氣和』的問題嗎?」
青豆:「我還是聽一聽,海星你的想法。」
他很想知道如何做到心平氣和,這是他一直面對的問題,學生有求學的動機,我當然樂意回答,我便用剛才他被開玩笑做示例,問他:「剛才當你知道同學是跟你開玩笑時,你有什麼感受?」
青豆:「不開心!」
我:「除了不開心,還有什麼感受?」
青豆:「不希望被同學笑,他們也應該認真一點。」
我:「你期望他們認真一點,這是你的想法,對嗎?」
青豆:「對!」
我:「那你有沒有嬲他們?」
青豆:「有,有一點!」
我:「因為有期望,但發現他們沒有做到,所以有點嬲,對嗎?」
青豆:「對啊!」
我:「當被人笑的時候,你是不是都會有嬲同學不太認真?」
青豆:「會啊!」
我:「你不想這麼容易動怒,所以才想知道如何能夠心平氣和?」
青豆:「對啊!但可以怎樣做?」
我:「我明白,當你發現被開玩笑時,嘗試問一問自己,是不是很嬲?若是,再問自己對同學是不是有期望?期望同學認真看待事情?還是期望同學認同你?因為期望和現實有差距,是那份期望和想法未能達到,而令你憤怒,所以你會嬲同學。」
青豆用心聆聽,我繼續說:「當你很憤怒的時候,心便很浮躁,你便難以心平氣和了,你唯一的選擇,用發脾氣來回應同學。」
「所以請你先找一找自己的情緒、感受和期望,你憤怒的來源,是因為期望的落差而產生的,即使是別人的挑釁,你也可以調整自己的想法,然後學會不同的應對方法,例如認真嚴肅的要求同學認真一點,或和同學一起開玩笑。當你感到憤怒,被挑釁時,靜一靜,想一想,除了嬲之外,你還可以選擇不同的方法應對,你是有選擇的。」
青豆簡單地回應:「唔!」
我感到他有一種愉快的感情,可能是得到答案的成功感吧!理解到成功實踐不容易,希望這段對話能幫助他成長。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