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被侵蝕 香港將玩完?

香港是否處於彌留狀態?是的,然而會死去的只是我們原來熟悉的城市,香港會與其他內地城市一樣地活着。上海並沒有我們享受着的自由,但它卻正在蓬勃發展。

「香港是否處於彌留狀態?」這是上周(11月13日)由立法會前議員劉慧卿所組織、在外國記者會舉辦一個論壇的主題。在敏感的場所討論有爭議的話題,尤其是在外國記者會第一副主席馬凱主持過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的演講,被特區政府果斷地驅逐之後。根據紀錄,外國記者會不會干預劉慧卿的論壇,該會的多功能室經常租予私人辦活動。

劉慧卿有邀請我參加論壇,但我剛從歐洲回來,第二天還要早起趕搭飛機往上海。劉慧卿的主題,脫胎自1995年6月26日《財富》雜誌的著名封面故事〈香港之死〉。

上海有決心超越香港

自1997年主權回歸中國之後,香港的自由遠遠沒有「死亡」,證明《財富》雜誌是錯的。可是到了今天,這個封面故事刊出之後23年,有些人開始相信《財富》雜誌是對的,儘管它在1995年的預言是言之尚早。

劉慧卿是一個精明的政客,她在論壇的標題上加了個問號,而不是直截了當地宣布香港已處於彌留狀態。然而,香港是否因為我們的一些自由被侵蝕,真的快要死了呢?在上海的三天裏,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腦際,揮之不去,因為我看到上海超越其他中國城市尤其是香港的決心。

長期以來,上海緊緊盯着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桂冠,由於國際社會對香港的法律制度、獨立的司法機構和新聞自由的信任,上海仍然未能奪走香港的桂冠──儘管近月來特區政府一些有爭議的行動削弱了我們的自由。

「第三代外灘」將崛起

我們還能阻止上海多久?我和一群新聞同業一起訪滬,部分人互相問了相同的問題。我們到上海浦東新發展的前灘國際商務區,那裏曾經是一灘死水,而現在,宏偉的商業中心和住宅小區即將拔地而起。

目前,前灘基本上仍是一個建築地盤,但在幾年內,一幢幢商業樓宇、住宅大廈、酒店、國際學校,以至人們可以在河上泛舟的大型公園,都會投入使用,全球著名品牌已經在該區爭奪空間了。

懂得何時何地嗅到機會的太古集團,正宣示其在「前灘餡餅」中的份額。太古聯同一家國有企業,將在前灘地區發展一座名為「太古里」的購物商場,並保證可獲得利潤中的50%。該商場距離大型的上海東方體育中心僅一箭之遙。

信德、香格里拉、美國鐵獅門,以及其他企業集團都要分一杯羹,紐約大學和惠靈頓國際學校也準備進駐。三條地鐵路線連結前灘與上海市內其他商業區。

我問一名太古高級行政人員,為什麼該公司願意投入數以十億計的美元,在一個我看不見人流的地方興建一座商場?他回答,由市政府創建的前灘國際商務區,是浦東新興的商業中心,是未來的機遇所在。

太古和其他香港公司,早已積極投資上海。去年,太古與香港興業在上海靜安區共同投資的綜合發展項目「興業太古匯」開幕,設有購物中心、辦公室、服務式公寓和一間名為Middle House的酒店。

前灘被稱為「新外灘」和「第三大上海都會區」。浦西的外灘是第一代,浦東的陸家嘴是第二代。我很疑惑,為什麼香港不能開發像前灘這樣吸引外國關注的新商業區。隨行有位記者不無落寞地對我說,從前香港能創造奇蹟,但那些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就是為什麼政府幾乎再也不可能建設具雄心和大型新商業區的原因。

浦東的陸家嘴,被視為上海第二個「外灘」。(亞新社)
浦東的陸家嘴,被視為上海第二個「外灘」。(亞新社)

高度政治化害了香港

這個我也懂,但只是想聽到別人說出來吧了!在英國統治下,殖民地官員在沒有公眾諮詢或反對派政治力量的情況下,推動新市鎮建設和填海工程,他們具有領袖的素質。可是,現在香港已高度政治化,是一個被政治撕裂的社會。政治化和弱勢政府的混合,窒礙了我們的進步,讓上海、深圳和新加坡等地亦步亦趨。

不少人說,香港人正在自相殘殺。他們以特首林鄭月娥提出的「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引起巨大爭議為例,指出該項目的願景是建設一個面積相當於九龍半島的新市鎮,為超過一百萬人提供住宅、寫字樓、酒店、學校和大型綠色開放空間。然而計劃邁到環保人士、泛民陣營政客和其他人的強烈反對。

林鄭的計劃是好是壞, 我沒有意見。問題是香港會不會因為一切都政治化而害死自己?某種程度而言,是會的。我完全相信民主和民眾應該有表達的權利,但民主並不意味將一切事情政治化,從而損害整個社會。

香港是否處於彌留狀態?是的,然而僅是從它不再是一座遍地黃金的城市、不再擁有我們曾經擁有完全相同的自由而言。我固然擔心香港進一步與內地融合,我們的自由將進一步受到侵蝕。不過,這並不意味着香港就會死去,會死去的只是我們原來熟悉的城市,香港將與其他內地城市一樣地活着。內地城市上海並沒有我們享受着的自由,但它卻正在蓬勃發展。

原刊於《信報》EJ Insight,本社獲作者授權翻譯刊登。

褚簡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