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的多項選擇中,除了收棕地與收高爾夫球場兩項外,其他的都不獲反對派支持。然而單從收棕地與高爾夫球場所得的土地有限,根本沒法解決香港的市區用地嚴重不足的問題。反對派的這種立場怎能不令人懷疑,反對派根本不想政府有機會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繼續利用市民在住屋問題上的不滿,作為反政府的動力。
當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選項剛提出來的時候,反對派攻擊得最狠的是以公私營合作的方式去發展地產商手上的土地(主要是農地)。但當他們發現原來政府最想做的不是這一瓣而是填海時,他們又轉移炮火,集中力量反對填海,尤其是反對「明日大嶼」的方案。原因是這個方案的規模夠大,有可能一舉解決土地不足的主要問題。攔不住「明日大嶼」方案,即使攔住所有其他的選項也已作用不大。
他們反對「明日大嶼」的其中一項理由亦是填的土地太多,除了不環保之外,是香港根本沒有這麼多的需要。他們認為,即使按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估計,香港的土地短缺亦不外1200公頃,政府沒有理由單是一個「明日大嶼」就填1700公頃。
他們認為,政府對房屋的需求估計過高,因為香港的出生率低,人口很快會老化,將來香港的新增人口會少過離世的人口。按統計處的預測,香港人口將於2030年達到822萬的頂峰,之後會慢慢下降。「明日大嶼」要全部完成,當在2030年之後,屆時香港可能已沒有這麼多的需要。
我發覺反對派根本沒計清楚條數。以香港現時人口743萬來計,如果到2030年有822萬的話,就是增加了10.63%,(822-743)÷743=10.63%。如果所需的市區用地亦得按同樣的比例增加,亦需增加2941公頃(計算的方式如下:香港土地的總面積是1107平方公里=110700公頃。現時只有1/4用作市區發展,約為27675公頃,若人口增加10.63%,那市區用地亦需增加10.63%。27675公頃x10.63%=2941公頃)。
由此可見,光是「明日大嶼」的1700公頃,根本不足以應付未來的人口增加需要,缺口就達1241公頃。況且,這個推算只考慮了人口增加的需要,沒有考慮市民在居住環境方面亦有改善的需要。
先撇開人口增長與非居住的需要不管。現時香港人均居住面積才160平方呎,一個三人家庭平均才住480平方呎。與新加坡比,連人家的一半也沒有。我認為,以香港的經濟發展水平而言,香港人完全有條件在居住上與新加坡看齊。不過,我們亦不可能一步到位,現時先要求住大一半(三人家庭住720平方呎)亦不為過。那香港需要新增的土地將需3874.5公頃。其推算方法如下:
香港現在只有7%的土地用作居住用途,約為110700公頃x7%=7749公頃,若地積比率不變,每人要住多50%的話;就要增7749公頃x50%=3874.5公頃。「明日大嶼」只填海1700公頃,遠遠不足以滿足港人改善生活的需要。
有地不等如有平樓?
不想政府有機會解決房屋問題的人,千方百計都想阻撓政府獲得可供城市發展的土地。他們有以環保為名的,亦有以復耕為名的,還有以守護家園為名的……。當可以用得上的理由都用上了的時候,他們又搬出了一條似是而非但一樣有人信的理由──政府有了地之後,亦不等同市場上有平樓賣,小市民可能一樣買不起樓。
他們認為,小市民現在要做的,不是支持政府「盲搶地」,而是要求政府把更多的土地用來建公屋。否則,政府就會拿新增的土地賣給發展商建豪宅,讓發展商賺大錢,小市民卻買不起,得益的都是「大陸佬」。他們認為,本地人口都已經負增長,不增加土地也夠住。與其破壞環境去增加土地,香港人不如把精力用在反對繼續每月提供150名大陸單程證新移民的名額。只要能成功阻止新移民來港,香港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有一點他們沒有說錯,的確土地增加了之後,亦不等同人人都買得起樓,因為即使地價回落了之後,樓宇仍得花錢去建築,如果一個人的收入連建築費也付不起的話,他是一樣買不起樓的。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私人市場沒法利用利潤去引誘發展商為他們建屋,導致他們只能靠政府為他們提供廉租的公屋。
然而,要建公屋亦得有公屋用地,不向房委會提供土地,房委會一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所以,有了土地之後,若果缺乏恰當的房屋政策,一樣不一定可以解決房屋問題;但若果連土地也沒有,即使有再好的房屋政策,也完全沒法解決問題,可見最關鍵的仍是土地供應問題,土地才是解決一切房屋問題的必要前提。香港社會有需要集中力量,率先解決土地供應問題;而填海正是最有效的,亦符合經濟原則的,可以大規模地去解決土地供應問題的可取方案。
反對派指政府會把大部分的土地用來建豪宅,這完全是毫無根據的誣蔑。長期以來,政府都把住宅用地優先用來建公屋與居屋,在香港現存的住宅單位中,三成是公屋,成半是居屋。而現存的私人住宅中,亦只有一成左右是1000呎以上的大單位。把1000呎以上的住宅單位也看作豪宅,實在有點勉強,但即使這樣也算豪宅,政府亦絕對沒有把土地大量用作興建豪宅。如果連同資助房屋合起來算,豪宅單位只佔全港住宅的半成左右。因此,說政府會把大量新獲取的土地用來建豪宅是沒有根據的。
至於新移民問題,更是反對派借狹隘的排外情緒去轉移視線罷了。香港的居住環境擠迫的情況,長期已經存在,即使明天完全叫停新移民,香港人的居住環境也不見得會出現戲劇性的轉變。要解決香港的居住環境擠迫問題,不用增加土地的方式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很多人都誤以為地產商有控制樓價的能力,現實是只要政府肯大量提供土地,地產商之間就要進行競爭,而競爭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減價。此之所以,當八萬五得到落實的時候,地產商聯合起來也一樣守不住價格防線,由97年至03年,樓價跌了七成,難道地產商很樂於看到這樣的情況嗎?由此可見,土地增加是一定可以引導樓價下調的。屆時即使不是人人買得起樓,但買得起樓的人一定會比現時多得多。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