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暑假結束。對於電影業來說,暑假檔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堪稱是榮枯寒暑表。那麼,今年香港電影業究竟孰熱孰冷?當中又反映了什麼現象?
暑期十大票房電影 港產片大遜荷里活
值得慶賀的是,今年暑假有部電影,刷新了本港票房歷史紀錄,就是《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這部迪士尼出品的英雄片大收1.54億元(港幣,下同),取代了同系列2015年《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所創下的1.33億元票房第一位置。而且,不讓迪士尼專美,它的另一對頭環球影城,亦憑《侏羅紀世界:迷失國度》打進十大榜單,總票房為0.93億元,成績稍遜於同系列2015年《侏羅紀世界》的0.96億元。
本文無意探討荷里活電影缺乏原創劇本的「續集化」問題,但毫無疑問,單從商業角度看,荷里活電影依然是香港人的心水最愛。查香港史上十大票房榜中,十部電影都是荷里活製作。那麼,撇除荷里活電影衡量呢?令人遺憾,排名第一的也非港產片,而是韓國的《屍殺列車》──雖謂緊隨其後的《寒戰II》,票房只與其相差不足100萬元,但輸了一個馬鼻就是輸了一個馬鼻。至於排第三的,再次令人遺憾仍不是港產片,而是台灣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且慢!今年暑期不是有部《逆流大叔》,叫好之餘也很叫座嗎?還是令人遺憾,單以暑假檔期看,荷里活電影──兼而是續集電影──依舊稱霸香港票房,票房排名依序為:《超人特攻隊2》(約7000萬元)、《蟻俠2》(約5700萬元)、《職業特工隊:叛逆之謎》(約5700萬元)、《與神同行:終極審判》(約6000萬元)、《高空浩劫》(約2500萬元)、《盜海豪情 :8美千嬌》(約1700萬元)、《極悍巨鯊》(約1700萬元)……好了,再往下數,卒之來到兩部港產片──《L風暴》和《逆流大叔》,兩者分別約收1500多萬元。
為什麼《L風暴》排序反倒在大熱的《逆流大叔》之前?難道後者票房比前者遜色?的確,事實正是如此。如果大家足夠貼地,亦即緊貼香港輿情的話,肯定都會有上述疑問;其背後原因,卻正正道出了香港電影業到底出現什麼問題。
《逆流大叔》熱潮 即失敗浪漫主義浪潮
先來簡介一下,在輿論上口碑載道的《逆流大叔》,究竟是部什麼電影?顧名思義,這是一個「逆流」的故事,講述四位「大叔」如何高不成、低不就,無論是職場抑或情場,在人生還是扒龍舟方面,不同領域均十分顛簸。故事最後,縱然都以悲劇收場,各人始終逃不過命運愚弄。可是,顛簸旅途上風光如畫,總之是盡力嘗試過,即使結果未如人意,豈不已經不枉此生?
可見,《逆流大叔》之所以贏盡掌聲,一來因為它足夠貼地,完全反映出普羅香港人的辛酸,是故容易引起觀眾共鳴,唯更重要的是,裏面還涉及一種「失敗浪漫主義」,讓人覺得很暖心、很治癒、很勵志。
然而,《逆流大叔》的成功,實也反證了香港電影業的失敗。事實上,所謂「失敗浪漫主義」,乃是「後佔中」時期的產物。不是嗎?眾所周知,佔中以失敗收場,但過程中卻喚發着黃絲帶們的激情浪漫。比照之下,《逆流大叔》誠為一個象徵,當中許多人與事皆不難對號入座:「逆流」就是抵抗中共,「大叔」則指曾經歷港英殖民時期的一代,其核心主旨「嘗試過就好,失敗又如何」,無疑為了灌輸及鼓吹觀眾投入「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政治革命浪漫。
佔中之後,香港電影界就捲起了失敗浪漫主義浪潮,類似電影皆如雨(傘)後春筍湧現。《逆流大叔》自是其中之一,2017年獲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捧為推薦電影的《空手道》,便為此中另一代表。至於獲學會和香港電影金像獎捧為當年最佳電影的《樹大招風》,實亦暗暗談及香港回歸的時代交替。此外,2016年獲學會捧為推薦電影的《點五步》,則是浪漫兼得勝了;而同年的另一電影《選老頂》,就為失敗而不浪漫。
當然,明刀明槍的「黃絲片」,不得不提的還有爭議聲中獲得2016年金像獎最佳電影的《十年》,以及一大堆不太獲得主流影院放映的,包括紀錄片或專訪式的《消失的檔案》(談六七暴動)、《中英街1號》(也談六七暴動)、《未夠秤》(以學民思潮黃之鋒為主角)、《地厚天高》(以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為主角)、以及《亂世備忘》(主要講佔中)等等。總之,後佔中的好多港產片,究其實都是政治片。
黃絲政治片充斥 電影人搞垮電影業
有曰,在香港,泛政治化的問題已廣泛滲透各個層面;香港的電影業,無疑是「黃絲化」及「本土主義」的一個重災區。這到底有什麼問題?問題可大了!
首先,相關黃絲片極大程度都隱含政治議題,可謂政治宣道為先,電影藝術難免退而其次。換言之,作品並非為藝術而藝術,而是為政治而藝術!的確,《逆流大叔》為何得到輿論唱和?正正由於黃絲媒體的推波助瀾。反之,票房成績更加理想,亦即更加得到港人以腳步及金錢投票支持的《L風暴》,卻竟然沒有獲得相應的討論與宣傳──試問,電影業又如何能夠正常發展呢?同一道理,一邊廂有電影工作者默默用心拍攝,另一邊廂卻居然基於政治敗給《十年》等等,被水準業餘的後者擠出頒獎台──試問,還有人會用心投入及投資電影嗎?
電影服務政治,而非服務觀眾,情況已愈來愈嚴重。現在入戲院觀片,開場時都會有個政府宣傳短片,由影星任達華扮演警察指摘非法盜錄者說:「整個電影業被你搞垮了!」平情而論,今時今日,盜版問題已非香港電影業的最大敵人;因為,他們的最大敵人正是自己本身!搞垮電影業的正是上述那班泛政治化的電影人!
只要反觀韓國片的成功,就可明白香港電影業為何失敗。何出此言?韓風之能夠風行亞洲以至全世界,最主要原因正是不重本土,而是積極銳意地國際化。首先,每個韓星至少都有英文名字,作品也每多涉及英文,例如高踞YouTube點擊次數榜首的Psy的Gangnam Style便為最佳例子,其次還有Wonder Girls的Nobody,以及炙手可熱的男團EXO、BTS等等。因為,唯有捨韓文而取英文,韓國的歌影視作品才易於為人認識,至少易於被人搜尋到。另外,題材也很重要,愛情故事便為一個國際通行、跨文化的成功方程式,因此由《來自星星的你》、《太陽的後裔》、《鬼怪》以至《金秘書》都掀起各地煲劇潮流。以上種種,均帶動了韓風的形成,進而令韓國文化升華為強文化;當韓國出品備受世界注目之後,它才有條件逐步多談本土,因而推出帶有東亞地獄觀及倫理觀的《與神同行》。不然的話,就唯有繼續開拍諸如《屍殺列車》的跨地域電影,畢竟喪屍早已世界通行!
香港呢?政治化的電影題材,包括充斥各種政治符號與隱喻,基本上只能引起香港人共鳴,這亦意味觀眾對象僅限香港人,甚至更準確言只限黃絲帶……另外,對白極之本土,若然缺乏廣東話及潮語認識的觀眾也難有共鳴……由是觀之,試問港產片焉可衝出國際?其實,美國的《阿森一族》(The Simpsons)亦非常本土,不知曉美國文化及政治的或難看懂其卡通片,可是,當《阿森一族》搬上大銀幕成為《阿森一族大電影》,其內容便明顯地去本土化而取國際化,積極拆除文化壁壘及語言壁壘,所以無論何人於何地都不難看懂,並為裏面的幽默感染。
不必諱言,香港電影過去亦如韓片風光,可惜現已今非昔比。想當年,香港電影所走的路也跟韓片相似,就是先透過跨文化的片種爭取入屋,所不同的是我們不取愛情片而取其他:李小龍及成龍的功夫片,便令全世界所有人都認識到中國功夫,至今他倆依然為香港電影的國際代表人物;導演方面,除了功夫片的徐克等外,吳宇森等亦開創出港產警匪片的潮流。當香港電影在國際舞台佔一席位,香港文化便成為了強文化,亦即成為其他人的學習對象。甚至乎,就連本土至極的周星馳無厘頭也風行各地。
港產片要拍給全中華及全世界看
所謂「港產片應拍給香港人看」,肯定是個錯誤透頂的口號,只會令市場愈做愈小(也莫說,這番話實為「港產政治片是拍給黃絲帶看」);反過來,唯有秉持「港產片要拍給全世界人看」的精神,香港電影業才會愈做愈大、愈做愈強。退一步言,即使把眼光收窄一點,改為「港產片要拍給全中華看」,至少也肯定令業界發展豁然開朗。
近年,中國內地的電影業急速發展,2017年的總票房幾達80億美元,過去5年間幾乎翻了兩番,亦貢獻期內全球票房增長的九成之強。如果說,許多經濟發展領域已經不能不北望神州;那麼,電影業更是個中佼佼者。事實上,同年的香港電影全球票房收入,高近96%均來自內地,反之香港本地的貢獻只佔3%。也就是說,港產片拍給全中華看,豈不是順理成章的指導思想嗎?再看目前中國歷史上的十大票房電影,排名第一的乃票房高達57億元人民幣的《戰狼2》,排名第二的則為香港與內地的合拍片《紅海行動》(36億元人民幣),另外,排名第四的《美人魚》(34億元人民幣)、排名第七的《捉妖記》(24億元人民幣)、排名第十的《捉妖記2》(22億元人民幣),俱為香港與內地的合拍片,十大之中佔了四席之多,亦較純粹的國產片(三部)和荷里活電影(三部)為多!可見,合拍片難道不是重振香港電影業的一大機遇?
誠然,香港電影業每況愈下,原因並不限於後佔中的政治片,畢竟港產片的寒流早就冰封三尺;唯毫無疑問,倘若業界繼續堅持走政治片道路,勢必會通向自我滅絕的厄運。當票房收益減少,投資者自然就會卻步,而受累資金短缺則難拍到好戲,是故票房收益必將再減──於此惡性循環下,試問電影業又如何鳳凰重生?事實擺在眼前,北望神州便為一個重振雄風的重大機遇,可為電影業引來大量活水,不單可以養活大批電影工作者,他們亦更有條件制作出更多好戲。
再拿《逆流大叔》為喻,這部在港叫好叫座的電影,僅僅收獲不足2000萬元票房,合拍片呢?則往往是億億聲!有人或嫌金錢臭,可是,沒有銅臭味的電影業,則實跟鹹魚無大分別!
原刊於東方財經雜誌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