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名遊客首次踏足香港機場時,明顯感覺這是一座充滿西方氛圍的中國城市:華人面孔加上陌生的廣東話和中文方塊字;然而英語隨處可聞可見。接機大堂內,許多白種人正等待着迎接親友。這第一印象提醒旅客,儘管現在的香港已是中國一部分,畢竟曾被英國殖民了156年,中式佳餚、寺廟、太極和麻將;加上富殖民色彩的建築、法院、板球和下午茶,香港一直以這種中西混集文化自詡,加上以中英雙語發放信息的報章雜誌、電視節目,更強調這種歷史性的中西調和。
但這不是香港文化的全部。香港不僅僅有中國人和英國人,還有來自許多其他國家的人。根據2016年的人口普查,香港735萬人口中,有58.4萬屬非華裔,佔香港總人口8%。其中人口達34.8萬的最大群體,來自印尼、泰國和菲律賓,當中以家傭佔大多數。緊隨其後的第二大族群是南亞人,人數達80,028,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和斯里蘭卡。本書的主題正是少數族裔中的第二大人口南亞人。
南亞人的香港歷史
他們在香港歷史中佔據着特殊的地位。許多南亞人家庭比多數中國人更早定居香港。1841年1月26日,當義律上校(Captain Charles Elliot)將英國國旗升上香港天空時,2,700多名印度人在場見證這歷史時刻。他們是軍人和商人,軍人隸屬英屬印度軍,商人則是來自西印度的巴斯人(Parsees)。接下來的100年,印度人對殖民地的發展和保衛發揮了重要作用。當中不單有軍人,更有警察、獄警和保安員;另一些則經營國際貿易,將中國的茶、絲、瓷器和香料運往印度和西方,交換鴉片、棉花、服飾和其他商品;當中還有從事鑽石珠寶銷售。1864年,匯豐銀行的13名創始委員中,有兩名印度巴斯人和一名印裔猶太人。此外,有一位巴斯人創立了天星小輪,另外一位主催及捐助成立香港第一所高等教育機構──香港大學。再有一位巴斯人在灣仔建立以其名字命名的律敦治療養院,以抵抗肺結核病。
1906年,香港警隊有1,050名成員,其中128名歐洲人,511名中國人,411名印度人。1941年12月,日軍侵佔香港,印度軍人在二戰抵抗日軍中付出沉重代價,至少有100人陣亡、數千人淪為俘虜。1969、70年間,尼泊爾人來到香港,成為英軍啹喀兵,負責守護和廣東省接壤的邊境,防止非法入境者。
20世紀70和80年代,香港成為主要的工業中心,本地印度裔的貿易公司發揮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產值共佔整座城市的國民生產總值(GDP)10%。本地公司有能力生產大量優質產品,卻沒有語言或金融手段把產品外銷。而印資公司擁有全球聯繫和金融網絡,讓他們可以推銷海外,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這種連繫至為重要。裁縫製衣業是南亞人最喜愛的其中一種行業,時至今日,遊客在香港仍可以24小時之內訂造一套裁剪合度的西服,由度身、試身至完成。南亞人也當醫生、教師、工程師和其他職業。這座城市的主要建築工程,也少不了南亞建築工人。
南亞人帶來了自己的語言、宗教、運動、習俗、節慶和食物,並保留至今。他們建造寺廟、清真寺和其他敬拜場所;建造運動和娛樂休閒會所打板球和曲棍球;開設美食紛陳的餐館,為茹素者和回教徒提供素食、清真肉類和種類眾多的咖喱。
本書旨在介紹香港南亞人的歷史、宗教、傳統、習俗和經歷。書裏描述了他們售賣的商品和提供的食物。我們希望這本書能給讀者──香港居民和遊客──一些啟發,開闊視野,去看看並親身體會他們周遭豐富的多元文化。這座城市屬於來自不同多元背景的人。
!doctype>新書簡介
書名:《香港的顏色──南亞裔》
作者:馬克.奧尼爾(Mark O’Neill)、安妮瑪莉.埃文斯(Annemarie Evans)
譯者:陳曼欣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