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施政報告的觀察:人工島

人工島不建最好,要建則必須以人民的福祉為指導思維,做好災難管理,以免遺禍後代。

今天(10日)發表的施政報告稱:「政府決定馬上展開研究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建造合共約1700公頃的多個人工島」,以及「會研究興建一條新的主要運輸走廊,以道路和鐵路連接屯門沿海地帶、北大嶼山、中部水域人工島和港島北的傳統商業中心,並會推展一條與北大嶼山公路並行的高速公路和擴建龍門路」, 消息人士稱人工島和基建設施的造價「4000、5000億港元走唔甩」(註1),相當於政府總儲備的一半之譜,近年超支是常態,因此造價應視為儲備一半以上。

過去一段日子,我盡了所謂讀書人的言責,點出巨型人工島概念的不恰當處,包括沒有需要(人口預算過高)、財政風險(造價近乎儲備)、氣候變化風險、有違國家新時代的生態文明思維等(註2,3)。

對人工島五大建議

現在政府決意把意念推到研究階段,作為關心香港、關心生態、關心基層生活、對氣候變化有認識的人,我建議政府:

  1. 人工島項目必須分階段進行,切忌一步到位去到1700公頃規模,以免「洗濕個頭」,於世界政局或經濟形勢突變時,無法適度抽身。
  2. 研究必須包括財務分析及相關風險評估,防止項目產生破壞性的財務後果,如影響支付香港其他範疇工程項目費用的能力,甚或侵蝕政府經常賬的正常運作。
  3. 研究必須以保守的態度估算未來兩世紀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包括局部地區性暴雨增多增強、海平面上升、超強颱風增多及連帶風力、海浪和湧浪增強,以此指導排洪規劃、人工島填海地面高度、海堤高度、防波堤結構、沿岸地區規劃,以免將來災難到來時,造成難以承受的損失。
  4. 研究必須以認真和專業的態度做好環境影響評估,嚴格把關,政府亦應該提前在香港境內提高生態容量,即是「先保育,後破壞」,體現政府對生態的重視。
  5. 除了工程研究,政府還必須仔細籌劃將來大量人口轉移到人工島的過程,怎樣在一片荒地上從無到有建立一個沒有歷史(甚或靈魂)的社群,是十分複雜的社會學議題,我們必須避免當年屯門和天水圍建成新市鎮初期的「悲情」。

為什麼提到「兩世紀」?目前香港的主要基建工程(如排洪)都以「200年一遇」為設計標準,建一個住100萬人的新城,自然需要以200年的視野去設計。

至於與氣候變化有關的研究,政府應該用好自己內部的專家,即是香港天文台,不可外判給工程顧問公司,他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對問題欠缺深入認識,會犯下氣象學家看來其實很簡單的錯誤。

「山竹」為海怡半島帶來湧浪,工程顧問不認識這種現象。(作者提供)
「山竹」為海怡半島帶來湧浪,工程顧問不認識這種現象。(作者提供)

最新的例子是團結香港基金聘請的工程顧問公司只用了一個(沒有清楚說明的)颱風案例,用數值模式運算了一次,就作出人工島附近海浪最高只有兩米的結論,認為建人工島沒有問題。除了推論極度粗疏,這間顧問公司還完全不知道颱風會為香港海域帶來湧浪的現象,外行扮內行而出醜!看過「山竹」襲港時在海怡半島屋苑拍攝的錄像的人都知道,湧浪如小山般從大海走過來,高度遠超兩米,湧上岸時更高如幾層樓!兩米?傻人才會信,但是基金的報告照單全收,典型的「盲人領着盲人走」(the blind leading the blind),誠心希望政府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人工島不建最好,要建則必須以人民的福祉為指導思維,做好災難管理,以免遺禍後代。

註1  東網,2018年10月10日:〈施政報告:「明日大嶼」涉1700公頃〉

註2  《草雲居》,2018年8月29日:〈宏觀看人工島──只輸不贏的世紀大賭博〉

註3  《草雲居》,2018年8月13日:〈填海造地是恐龍概念,違反中央治國新理念〉

林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