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四個特首商榷:我們應怎樣「討論」填海?

民間特首劉德華被民間網友狠批「多年形象,一鋪清袋」。林超英認為2000公頃人工島是一場可能「一鋪清袋」的賭博。把政府全部儲備去建人工島就必定「一鋪清袋」嗎?

善忘的香港人,相信早已忘記了特首林鄭月娥在競選時強調她管治新風格的兩個元素:其一,公眾參與,與民共議;其二,實證為本,力求創新。前者,確保政策制定過程中,廣開言路,充分聆聽及吸納社會各界,特別是相關業界持份者、前線同工和青年人的意見,凝聚社會共識;後者,以客觀研究和實證為基礎,從事實出發,憑著力求創新的作風,持續檢視現行政策,識別及利用可以提升政策效益、擴闊實施利民政策的空間。

被狠批「一鋪清袋」

剛結束的土地大辯論,算是做到了「公眾參與,與民共議」。然而,共議後不一定能夠取得共識。另外,所謂的共識有時亦不一定符合經濟效益。以填海發展東大嶼為例,雖然民間特首與首屆特首取得共識,民間特首卻被民間網友狠批「多年形象,一鋪清袋」。當怎樣與民共議也得不出民間共識,實證為本的角色變得更加重要。

實證為本,是以實證為基礎去分析政策效益,亦即是經濟學的成本效益分析(Cost-and-Benefit Analysis)。論成本,被狠批「一鋪清袋」原來不止民間特首劉德華,林超英便認為2000公頃人工島是一場可能「一鋪清袋」的賭博。林超英估計興建人工島的費用至少7000億元,比團結基金的估算造價高。

然而,把政府全部儲備去建人工島就必定「一鋪清袋」嗎?成本效益分析,要計「捨」的成本,亦要算「取」的效益。填海的效益,林超英不知道,劉德華亦不知道。但至少,劉德華知道「取捨在所難免」。「實證為本」之所以重要,便是因為它能夠客觀地量化「取捨在所難免」。不要誤會,我並非盲目支持政府或團結基金的建議,我想說的是沒有填海效益的估算(當中包括賣地收入等),計劃究竟是「可取」還是「一鋪清袋」都是沒有客觀基礎的有斷估冇痛苦。

比上屆政府優勝,現屆政府至少在民生議題上懂「取捨在所難免」的道理。一個說「為人師表者就應該拿出一如反對吸電子煙的態度,反對『港獨』」,另一個話「完全禁售危害較少的電子煙,會衍生其他問題」。小至規管電子煙,大至增加土地供應,林鄭要實踐她的競選承諾,拒絕民粹,以客觀數字向市民提供所有政策成本效益的證據。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徐家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