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水貨客問題,深圳該管不該管?

屯門又起亂事,矛頭直指內地來港水貨客,當中有鼓吹港獨分子趁虛而入的因素,而特區政府多個部門聯手打擊而未見奏效,真正要探討的是,為什麽從中央到廣東省都強調要加強粵港合作,為何偏偏深圳就不施以援手?
屯門又起亂事,矛頭直指內地來港水貨客,當中有鼓吹港獨分子趁虛而入的因素,而特區政府多個部門聯手打擊而未見奏效,真正要探討的是,為什麽從中央到廣東省都強調要加強粵港合作,為何偏偏深圳就不施以援手?
 
撰文:阮紀宏(聯合國際書院新聞副教授)
 
去年訪港遊客又創新高,達到6,000萬人次,幾乎是香港人口的10倍,但同樣是國際都會的紐約,遊客人數也有5,000多萬,是當地人口的7倍,但從未聞人家投訴遊客過多的問題。當然,內地訪港旅客集中在廣東道購物,水貨客集中在上水和屯門辦貨,一定程度上造成擾民情况也是事實,但投訴旅客過多,香港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打擊水貨客,特區政府確實採取了不少措施,包括世界獨創違反市場經濟規律的「限奶令」,但水貨清單包羅萬有,政府無論如何是不可能以無限擴大限購來玩貓捉老鼠遊戲作為應對措施。入境處已經分析出一份水貨客黑名單,兩年半以來拒絕了25,000人次懷疑水貨客入境,但總不能以拒人於千里之外作為應對措施。
 
議員提出限制一簽多行旅客,或許可以堵截部分水貨客,但水貨客當中有四成是本港居民,難道以限制市民出境作為打擊手段?特區政府總不能以行政限制手段給予香港市民帶水貨的特權。
 
自由買賣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石,商家追求利潤最大化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藥房也是由昂貴的舖租負擔的,不能輕易言廢。但水貨客擾民,如何疏導是政府的責任,目前提出興辦邊境水貨中心,既能滿足內地遊客需求,也能給香港商家牟利機會,兩全其美,但在這良策奏效之前,水貨客問題還是要處理的。
 

與內地食品安全有莫大關係

 
在深圳聯檢大樓出口到深圳地鐵入口的一段走廊,收購水貨的客商到處可見,只要深圳當局稍加管理,讓買賣雙方要走遠一點交收,增加他們的交易成本,起碼可以減少他們的利潤。只要深圳海關對攜帶超過自用範圍貨品的過關旅客加強檢查,按例提高罰款額,水貨客雖然不至於在一夜之間全部消失,但應該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然而,深圳「一把手」王榮在接受香港記者追問的時候表示,水貨客問題存在多年,兩地商貿管理制度有差異。意思十分清楚,這是長期形成的問題,不能一時間處理好,而且兩地管理制度有差異,不能單方面解決得了。更大的問題是,王榮表示水貨問題關係到內地食品安全確實存在問題。那就是說,要等到內地食品安全問題解決了,問題自然消失。總的印象就是,這是一個不可能在目前由深圳市政府單方面能夠解決的問題。
 
連深圳市委書記都這麽說,深圳市的海關與城管,看來是不會採取任何行動,對水貨客加以限制的了。
 
深圳官員對於打擊水貨客問題冷眼旁觀,原因很可能還不是結構性的因素,而是對於香港的請求氣不打一處來,因為放寬二線(內地到深圳的關卡)、管好一線(深圳到香港的關卡)是長年以來的大政策,政策措施被打亂是因為香港的要求,目的是要放寬更多的深圳市民到香港自由行,挽救香港的經濟。而今出了點問題,香港又把矛頭指向自由行的政策,正所謂「神又是你,鬼又是你」。要深圳官員來給香港亂事擦屁股,實在有點委屈。
 

水貨中轉「基地」

 
更何况水貨客過境就是賺點水腳錢的微利,卻養活了不少深圳本地戶口那些沒有多少就業技能的人口,成就深圳作為水貨中轉基地,對於深圳市政府而言,何樂而不為。
 
水貨是一個很弔詭的問題,本身有正當買賣、合法過關的問題,水貨客也有人民自由往來的人道大義,也有香港要求的自由行政策,處處都是灰色地帶。
 
這次屯門商場的亂事,當中有鼓吹港獨分子從中暴露現形。
 
特首梁振英訪問深圳,本來可以義正詞嚴要求深圳市政府加以配合,結果被港獨分子一鬧,梁振英變成啞口無言,水貨客問題就不是多少個政府部門採取聯合措施打擊而無功而還的問題了,要怪的不是深圳市或者特區政府,而是那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港獨分子。
 
原文刊於零傳媒獨家評論微信平台,本社獲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