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風情畫》像一部70年代老派邵氏電影的片名,喚起的卻是80年代的生活點滴記憶。除了宏觀的街頭風景,最有印象的一個場景,是一幅模型玩具店內似有還無的情節。
那隱約的情節,關乎我們一整代人的少年成長經驗。白恤衫灰色校服褲(有點吊腳)的少年,在模型店裏如獲至寶的把弄着砌好的一個實物,牆上是疊得高高、一盒一盒的模型盒(當年流行「雙星」),當中總會有一兩個很想擁有但還未得手的型號(可能是考試高分的獎勵,或儲夠錢才能買到的夢想禮物)。一幅圖,述說的是一種共同成長印記。那些模型店已然買少見少,同時帶走砌模型這種少年愛好。那個時候的香港去了哪裏?
把生活寄託在繪畫中
《香港風情畫》由兩組繪圖作品組成,彩色一組如萬花筒拼貼着今天已不再一樣的香港歲月城市景觀,今天看來如何陌生也好,但過來人總會心領神會。與其說是80年代,不如說成是舊香港平民生活的繁花盛放︰馬路旁大廈林立附以各式手寫或楷體招牌、密集的街角店舖、每樓層單位必有的窗花、對面近距離就是另一座樓宇、紅色有皇冠的郵筒、屋邨單位內的深啡色木紋摺枱、紅色碌架牀、街坊士多地上的細格地磚、屋邨遊樂場的圓球攀架、公屋走廊及鐵閘。一切都熟悉不過,看一眼也難忘。
特別有感覺的是細密的筆觸,對照同樣或者可說是更為密集式的香港街頭風情,如果城寨是種極端的香港空間美學,甚至被後現代學派說成是一個反烏托邦的地理依據,那是因為,它正是香港空間視覺特色的典型︰超高密度、雜亂生成,但自成秩序。《香港風情畫》也將成為一本具備這種論述特色的感性記錄作品,因為它用了對應的密集描繪筆法,記錄着同樣是密度過高、過度擁擠的香港生存空間狀態。從啟德機場到招牌林立的街道,由火車站走到郊區,還有如今已少見的山上木屋區,在物理上細密的描繪之餘,還添上另一個時間的維度用筆觸重建了那個已然逝去的城市面貌。
這些圖像,又似記錄檔案片,這和它的視覺來源有關。這在於創作上,作者大量參考香港老照片和明信片,使它的時代感有着不協調。正如那畫中的雙層巴士,未必是80年代款式,那建築羣中的中環也不一定是該時代的中環,但這不要緊,反正它就是一個有關逝去的香港近代的總體印象呈現,給過來人一看即知的共鳴,重拾不能再回來的記憶與場景。
彩圖與附帶文字的隨意組合,看似零碎,把當時生活點滴寄託在繪畫之中,可是黑白的短故事卻把這些繪畫的意義,盡情接駁到整個時代的主題中事藍圖。
就是說,彩本和黑白故事兩相結合來看,那鬆散的故事,那魂遊式的香港漫蕩,其土壤原本就可在那些彩色單張圖中看到。從那些帶意識流的故事中,我們彷彿看到一個遊魂在香港一天的出行,那僧人可以是個平常人肉眼看不出的天使或靈魂,帶着《尤利西斯》或至少是《酒徒》式的浪蕩體驗,在創作中重建一個城市的種種片面。不同的是,今次較罕有地用繪畫加上漫畫的形式出現。
那也是香港漫畫創作的異類,用了日本的漫畫畫風之餘,卻披上個人與城市記憶的內核,使它多了一種文學性的立足。它展現了一種香港原生作品的罕見思路,通過漫畫來追尋一段香港成長史,消失地標,變異人情。不限於作者自己一代,還合理地聯上了廣東省南來家庭的線索,把場景延展至內地,刻劃着中國南方至香港流散幾代的命運記憶交叉路徑。
的確,故事雖然鬆散,但比喻是顯明的,符號暗示明示無處不在。渡輪上早逝的年輕哥哥,以及在高鐵上回憶前塵的弟弟,像平行世界,逝去的凝固在那個時空,不知日後變好還是變壞了。留下來的,遇見今天物非人也非的年頭,難免留戀着過去。
新書推介
書名:香港風情畫
作者:釋本有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18年7月
釋本有簡介
70年代初出生於香港,生長於荃灣一個普通家庭裏。90年代初留學日本,入讀東京藝術専門學校,主修插圖。畢業後曾替《朝日新聞》畫插圖,返港後擔任新聞翻譯工作。
34歲前往山西出家,2002年到台灣受戒。
主要從事佛教界美術工作,包括國畫插圖漫畫和教育模型開發。近期推出了《沅江風情畫》和《香港風情畫》等作品。
李照興簡介
香港文化評論人、影評人及作家,現職現代傳播創意總監。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傳播藝術系畢業,曾任編輯、記者、電台節目主持人及大學客席講師。著作《潮爆中國》獲得2009香港書獎及中學生最愛書目。2012年推出新作《燃後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