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一間共享單車公司Gobee.bike近日宣布結業。公司總裁解釋是次決定主要是由於過去一年單車維修的開支不斷上升,導致入不敷支,公司難以繼續營運。
當消息一出,網民紛紛批評政府推動共享經濟不力。本地共享單車運作缺乏適當監管,導致單車經常被用戶隨地遺棄,增加單車受損壞的風險。筆者認為Gobee.bike的失敗或多或少歸咎於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未能體現共享經濟的優點。
共享經濟建基於供應方的剩餘資源,以Uber為例,兼職司機利用自己的閒置汽車及空閒時間提供載客服務,因此司機也需自行負責汽車的保養及維修。相反Gobee.bike提供的共享單車由公司擁有,自然要承擔龐大的維修費用,這點在所難免。嚴格而言,Gobee.bike只是提供數碼化租單車服務的公司而已,與真正的共享經濟模式可謂南轅北轍。
開源節流困難重重 大數據無用武之地
營商者着重開源節流,因企業節流不善而結業的案例屢見不鮮。在承擔不了龐大開支的情況之下,Gobee.bike決定關門大吉無可厚非。然而,筆者認為這理由只是公司生意失敗的一半原因,而另一半是在本地開源方面有心無力。根據單車資料中心信息,香港現時設有17條單車徑,主要分布在非商業中心區,以旅遊消遣的郊區為主。加上香港的商業中心區交通繁忙,在沒有專用單車徑的情況之下,並不適宜使用單車。由此可見,香港的共享單車(單車出租)服務有别於其他城市(例如倫敦),並非為上班一族而設。相比之下,單車的需求注定較低。再者,周末及假期的單車出租生意競爭激烈,除了本地六間共享單車公司之外還有傳統的實體店,Gobee.bike要分一杯羮絶對不容易。
共享單車另一獲取盈利的手法是利用大數據技術跟蹤及分析用戶的用車習慣及蹤跡,從而提供額外的個人化服務。這手法在其他商業中心城市行之有效。可是Gobee.bike單車主要是假日休閒消遣之用,由一個旅遊點開往另一個,沿途牽涉的商業活動甚少,令大數據技術變得無用武之地。
規管立法助推「智慧出行」
政府近年鋭意推行智慧城市,而Gobee.bike是計劃中「智慧出行」的旗艦項目,其失敗經驗值得政府學習。網民投訴共享單車「無王管」,棄置單車猶如垃圾,嚴重影響市容。為此,政府偶爾派人去清理(「執垃圾」)。政府此舉變相以公帑資助共享單車公司營運,違反自由市場大原則。
筆者建議政府在適當地方開設單車停車場,立法要求使用者必須使用,而違例泊車者將被嚴懲。要落實檢控,政府可以要求共享單車公司提供客戶行車資料,令棄置單車者無所遁形。再者,鑑於香港不利的共享單車營商環境,筆者進一步建議政府以社企模式營運,以推行環保及智慧出行為目標,並邀請區議會或非牟利團體經營,避免重蹈Gobee.bike中途結業的覆轍。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