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香港文匯管理學院於2018年6月12日舉辦「香港大講堂」,題目為「深化兩地科技合作 共建國際創科中心」。講者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兼世界電動車協會主席陳清泉教授、浸會大學榮休校長陳新滋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兼饒宗頤學術館館長李焯芬教授,探討香港及內地如何共同創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此篇為李焯芬教授當天的演講,全文如下:
今天主要談一下,內地研究基金「過河」對香港的影響。
在世界大學排名榜上,香港的大學排在較前列的位置。但排名不是唯一重要的事,偏偏各大學普遍爭取更高的排名。排名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大學的科研成果。香港的大學派在世界大學排名前端,反映香港的大學擁有一定的科研實力。在不少領域達到世界水平。
還有一個特點,香港的大學大部份老師都通過國際招聘選出來的。這些教授擁有不少國際的經驗,跟自己研究的領域,也有自己的國際網絡。這是香港科研的特點。
香港申請研究經費不易
目前香港的大學研究經費,主要來自一個法定的機構,名為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轄下有研究資助局(Research Grants Council,簡稱RGC)。一般來說,如果你在香港的大學工作,每位教授每年向研究資助局提交申請書,申請研究經費。為什麼當老師的要申請研究經費?因為老師很多研究需要聘請研究生做。校方也要提供研究生的生活費、學費、設備費用、獎學金。獎學金大概每個月15,000港元左右。進行研究需要研究經費。有了經費,研究生才安心研究,完成研究論文。
教授除了去研究資助局申請研究經費外,每年還有幾項較大的研究項目,每項研究可獲撥款數百萬至數千萬元,鼓勵跨院校或跨科的重要合作項目。能參與大的項目的教授,每年寥寥可數。另外有些理工科的教授,可以到政府的創新科技署申請資助創新科技基金(The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Fund)。
90年代初,我從外國回港工作。當時申請政府資助,成功率有一半。每兩個人申請,就有一人成功。現在申請者多了,老師也多了,成功率有三分之一。我早年在北美洲工作多年。據我理解,在美國有很多年輕的教授花很多時間寫研究經費申請書,申請成功率不是很高,只有十分之一。老實說,香港目前的情況其實不錯。
從內地得到數以億元的經費
現在我國明確表示,以後香港的教授可以直接申請內地研究經費,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經費。這樣一來,香港科研工作者多了一個重要的資助來源。不過,還要寫一份研究的白皮書,以及一份高水平的申請書,也要通過全國性競爭,通過評核,才有成功的希望。
不過我的看法是,香港的科研實力與成果一向是有目共睹的。香港科研的較強競爭能力。香港很多教授、科研工作者將來爭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或者國家級研究資助。這個可能是存在的。有些個別研究上,被列為國家重大項目。每個項目都有幾千萬的資助。
我估計不久將來,香港高教界、科技界能拿到以千萬計,可能上億的內地研究經費。當然要我們努力,這有可能的,不是天方夜譚。實際上目前內地不少的大學,達到這樣的資助水平。在清華大學非常普遍。
科研成果產業化 造福社會
展望將來,香港科研利用香港和內地的研究基金,創新的成果,絕大部分能應用於本地社會、造福香港市民,比如說資訊科技、人工智能的研究,能促進金融和服務業發展,包括物流、智能城市的規劃建設等。還有醫療技術的創新,研發新藥物、新疫苗,幫助香港市民。
如果我們有更多的資金,應用在其他工程科學,例如工種技術的創新、環保技術的研發。香港有很多專才,將來參與國家合作項目,為內地帶來貢獻。從前香港很多山泥傾瀉,60年代死了很多人,近年少了傷亡報告。這是什麼原因?是不是天上保佑我們?其實我們做了很多工作。在斜坡做了加固工程。我們做了新的技術開發,利用土釘穩定斜坡。斜坡穩定後能種植樹木,既安全又環保。這種方法可應用在內地。重慶、青藏高原經常有山泥傾瀉,我們跟中科院合作研究。這種合作研究是互利的,解決大眾問題。
我們有很多科研成果,為工業和服務業提供新產品,幫助香港經濟發展,提高市民的生活素質。還有一些科研成果,通過兩地合作,得到產業化的效果。舉個例子,陳清泉教授研發電動車,他的學生製造電動車。坦白說,香港研究電動車,但香港沒有汽車供應,也沒有電動汽車供應。電動車研究成果,如果在香港發展產業,市場有限。如果到內地做產業化,肯定有市場,需求較大。現在內地很多地方連普通汽車也買不到,可向電動車的方向發展。市場有多大,研發前景就有多闊。
其實「產學結合」,產業和學術研究結合,能為科研創新,與經濟發展注入強大的生命力。日本、歐美等先進國家的成功之道正是「產學結合」。
「深化兩地科技合作 共建國際創科中心」三之三
本系列文章: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