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北韓的神秘面紗

──延邊大學徐玉蘭教授解構朝鮮與中朝關係

朝鮮的社會主義有「四大核心」,除了「主體思想」外,還包括「先軍政治」、「仁德政治」和「領袖至上」等方面。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北韓領袖金正恩預期在6月12日在新加坡舉行的峰會,正在密鑼緊鼓籌備,而南北韓領袖一再接觸,互釋善意,中國亦扮演一定角色。若藉此契機,結束兩韓敵對狀態,為朝鮮半島帶來長久和平,將不止帶來雙贏局面。吉林省延邊大學朝鮮半島研究院副院長徐玉蘭教授5月14日在香港分析北韓國情和中朝關係,為朝鮮半島和平進程補上背景一課。

「主體思想」滲透生活各方面

講座由團結香港基金中華學社主辦,中華學社名譽社長張信剛教授主持。徐玉蘭教授自言曾數次訪問朝鮮(即北韓,以下稱「朝鮮」),6月2日還將再度往訪。對她來說,朝鮮曾經相當熟悉,因為八十年代家裏的電視機是朝鮮生產的,自小吃朝鮮的海鮮、聽朝鮮的歌曲長大。「不僅是我,朝鮮對整個東三省的中國人來說,都不會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她說。

然而,現在的朝鮮彷彿戴上了神秘的面紗,「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在步入全球化之前,會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徐玉蘭教授同意,朝鮮固然有本身的問題,「但一個國家如同一個人,不可能全都是缺點,也不可能全是優點,我們應該盡量客觀的看待這個國家」。

「朝鮮的執政黨是勞動黨,1945年10月10日成立。」她說:「我們都聽過朝鮮的『主體思想』,它完全是一個獨立的政治思想體系,是社會主義朝鮮的核心思想,是集體主義與『自己主體化』的社會主義思想,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民族要由我們的社會主義思想來領導』。舉例說,韓國資本主義發展較早,韓文中有許多外來詞;朝鮮語則只有很少外來詞,多用自己的語言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像手機,朝鮮語叫『手電話』。1955年由金日成提出的『主體思想』,已融入到社會生活每方面,強調的是思想上、政治上、經濟上的自主自立。」

北韓自金正日時期開始,提倡「先軍政治」,到金正恩上台,仍經常視察部隊。(亞新社)
北韓自金正日時期開始,提倡「先軍政治」,到金正恩上台,仍經常視察部隊。(亞新社)

金正日提出「先軍政治」

「朝鮮的社會主義有『四大核心』,除了『主體思想』外,還包括『先軍政治』、『仁德政治』和『領袖至上』等方面。其中,『先軍政治』在1994年由金正日提出,1998年完全確立,其標誌性舉措是建立了以國防委員會為中心的體系,宣布『先軍政治』的開始。『先軍政治』的確立,其實是跟朝鮮在1990年代遭遇的各種危機分不開,例如九十年代遭遇五六次天災,經濟頻臨崩潰、外界出現『朝鮮崩潰論』的說法。1994年金日成逝世,朝鮮面臨各種政治上、經濟上的危機,逼使金正日必須提出一種新的力量來支撐政權,因此當時他提出軍事主義為第一,稱為『先軍政治』。不過,1998年建立的朝鮮國防委員會,去年已改成國務委員會,另外,今年4月20日,朝鮮勞動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沒有提出『先軍政治』或軍事方面的目標和任務,『先軍政治』以後會以怎樣的方式繼續存在和發展下去,仍有待觀察。」

重視外語教育科技發展

「朝鮮人最引以為豪的是他們的教育制度,朝鮮實行全面的12年免費教育,其教育條件無論在怎樣的經濟困難下仍然保持得很好。金正恩上台後,特別重視科技發展,在大學、工廠、企業都實行一系列的遠程教育,更把IT (資訊科技)教育納入小學課程中。朝鮮也很重視外語教育,我在朝鮮進行交流時,更親見專為教師開辦的英語課,而且教師不是外籍教師,是一位年輕的朝鮮人,發音特別好。對於我們想像中一個封閉國家的人,英語說得那麼好,是難以想像的。」

「朝鮮的經濟發展,可分幾個階段。」徐玉蘭教授說:「1945年以前,整個朝鮮以務農為主。儘管北部土地不及南部肥沃,但有很多礦物質。朝鮮立國後,在蘇聯支持下,大力發展工業,到1980年中後期,朝鮮經濟快速發展,但1989年後,出現經濟衰退。原因是朝鮮是高度的計劃經濟,又是蘇聯為核心的社會主義陣營一員,經濟結構單一,因此在九十年代中蘇的支持減少之後,經濟便走下坡。尤其是1990年代連續遭受天災,長達數年的大饑荒,令朝鮮經濟陷入衰退,進入『苦難行軍時期』。」

金正恩引入承包制搞活經濟

「2012年金正恩執政之後,實行『家庭承包制』,即國家撥出土地讓農民長期使用,政府收取一成至三成半的收成,其餘收成由農民自行處理,並可在市場銷售,朝鮮經濟得以逐漸恢復。」

徐教授說,原來針對農業方面的「分組承包」模式,2015年開始擴散到工廠企業方面,例如鞋廠、布廠、化妝品企業等,產品一部分上交國家,剩下的自行處理,資金可用於改善工廠環境,或者增加員工的工資。由於制度改變,自由市場應運而生,「金正恩也默認了市場的出現……平壤的統一市場,便是其中最大的市場」。

另外,「朝鮮原來由國家分配住房的制度,近期也有所鬆動,現在朝鮮人自己有錢也可以買房子」,由此也帶動了裝修業的興起。徐教授指出,朝鮮很多裝修材料都來自中國,這也反映了朝中經濟交流的一面。

「朝鮮的第一個經濟特區在1991年成立,稱為羅津先鋒自由經濟貿易區(羅先特別市),地點接近中國吉林省的琿春市。目前,朝鮮有6個經濟特區、22個經濟開發區,功能包括工農業、旅遊、出口加工和高新技術等。」儘管在國際制裁的大環境下,不少開發區仍然是一片荒地,處於「等待啟動」階段,徐教授對朝鮮的經濟前景仍然比較樂觀,原因有二:一、朝鮮實行12年普及的免費教育,勞動力的文化素質有保障;二、朝鮮人對市場經濟並不陌生,且不必經過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人的摸索階段。

朝鮮的大型民族歌舞表演《阿里郎》,不忘歌頌領袖偉大。(亞新社)
朝鮮的大型民族歌舞表演《阿里郎》,不忘歌頌領袖偉大。(亞新社)

「有歌聲的地方就有革命」

「文化藝術方面,朝鮮實行的是『音樂政治』,『有歌聲的地方就有革命』,主要是宣傳領袖形象、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等」,不過近期也出現明顯的變化,像樂團的西方樂器愈來愈多、表演形式愈來愈豐富等,這些都顯示「主旋律」不變的情況下,各方面的微妙變化。

「金正恩本人很重視媒體的宣傳功能,他執政以後,媒體出現四個變化:一、電視節目播放時間延長,由平日下午5時到晩上10時半,延長至下午3時至晚上10時半;周末更直接從早上9時開始播放;

二、體育節目數量大幅度增加;

三、娛樂要素增加,因為要填補增加的播放時間;

四、現場報道節目增加。」

網絡媒體方面,朝鮮2011年起用.kp域名開設網站,現有網站50多個。

中朝關係是歷史慣性的延續

徐玉蘭教授最後談到中朝闗係,她認為中國在朝鮮半島的和平進程中起到非常關鍵性的作用,尤其是提出朝鮮半島要從「停戰機制」轉換成「和平機制」等多個方案。她把冷戰期間中朝關係形成的原因,歸納為四方面:

一、中朝建交,是1949年後至50年代中共向蘇聯陣營「一邊倒」政策的必然體現;

二、中朝關係的形成是「歷史慣性」的自然延續,兩國是「相互幫助」的歷史關係;

三、鑑於南韓李承晚政府繼續保持與台灣的關係,在當時「解放台灣,統一祖國」的考慮下,北京自然會選擇與朝鮮建交;

四、出於國家安全考慮,毛澤東、周恩來亦不會貿然與韓國建交。

中國支持朝鮮半島無核化。圖為去年3月金正恩(左)訪華,與習近平(右)在國宴上交談。(亞新社)
中國支持朝鮮半島無核化。圖為去年3月金正恩(左)訪華,與習近平(右)在國宴上交談。(亞新社)

徐教授最後總結:「冷戰結束後,中韓關係正常化,中國與朝鮮關係儘管曾經歷一些波折,但總體上仍然朝傳統友誼的方向發展,目前,中國對朝鮮半島實行『等距離外交』,需要同時處理好中韓、中朝關係,而中國主張朝鮮半島南北雙方自主解決自身問題,一直支持朝鮮半島無核化,支持南北方謀求民族統一的努力。」

本系列文章

南北韓的前世今生──延邊大學徐玉蘭教授談朝鮮半島過去與現狀

揭開北韓的神秘面紗──延邊大學徐玉蘭教授解構朝鮮與中朝關係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