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人員與立法會議員的互動

各政策局需要審時度勢,考慮怎樣調動人手確保有能力於緊急關頭,動用最短的時間將所有支持政府的議員及時召回議會參與投票。

回顧香港自開埠以來早已根據皇室制誥設置立法局輔助港督施政。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所有的立法局議員都是委任的,而且都是政府建制之內的忠誠夥伴。但自從當時政府引進代議政制以來,議員的角色及政治上的取態一直有所蛻變,而政府人員與議員的互動則有增無減。

跟隨代議政制進入議會的首批議員都各有理想希望為香港盡一分力,他們有豐富的社會經驗,但對議會程序及政府施政欠缺經驗。他們的求知慾强,初入議會重視與政府官員交流的機會。每當政府有新政策、議案或草案條例提交上立法會討論,各政策局的主事者都會盡快與議員介紹當中的要點,讓他們對整件事有充足了解,及政府採取有關立場的依據。再者,由於當時的議員助理普遍缺乏議會工作的經驗,所以如果議員要求的話,各政策局亦會為他們擬定在立法會答問大會向官員質詢的問題及跟進的垂詢。這是一個雙贏的取向,因為需要處理的問題往往是甚為複雜,如果讓議員精準深入的問題帶出事情的重點,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能讓市民大眾清楚了解有關詳情,明白事件的來龍去脈,及辦事的依據。

點人頭的因由

當然,現今經過選舉洗禮的立法會議議員絕大多數都已在議會打滾多年,深入了解遊戲規則,而議員助理水平已遠較多年前大為提升,加上議員亦不只聘用一名助理,他們可更深入分析議案,不但無需政府提供資料,更有個別議員動輒提交數以千計的提問、或動議、或修訂作為拉布的手段,將拉布玩得淋漓盡致。

除卻拉布,處理問題的政治化及複雜性使議會程序變得異常冗長。由於議會內不少功能組別議員均有其他公職或業務在身,不能日以繼夜地全程出席立法會。又由於各議員發言時間長短各有不同,不能容易掌握議程的進度。更有甚者在極端情況之下,亦有支持者或反對者的陣營看準形勢, 利用對方陣營在座人數稀少,立即全體放棄發言,誘發突襲投票,以求殺個對方措手不及。這樣功虧一簣而導致無可彌補錯失的結果,是沒有任何人能接受的。所以在這些情況之下,各政策局需要審時度勢,考慮怎樣調動人手確保有能力於緊急關頭,動用最短的時間將所有支持政府的議員及時召回議會參與投票。這就是通常稱謂政府官員「點人頭」的因由。目的是確保立法會會議的全部議員都能履行議員的法定職權。

這是政府必須面對的一項人手密集、吃力不討好及近乎令人厭惡的職責。參與的同事都深明這是一項消極的、不可或缺的程序,所以都本着他們一貫敬業樂業的服務精神來行事,贏得市民的敬佩。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孫明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