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理大總結災害管理、防災減災工作十年路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除了積極在當地培育災害管理和醫護康復人員,亦推展不少關顧當地居民心理健康的項目,遍及備災防災、緊急醫療護理、社福工作、生命教育、心理發展等等,活動受惠人數超過三萬人。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十年來,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師生與教研專家在當地推展不少跨專業項目,幫助受影響社區提升抗災能力。

理大於2018年5月7日舉辦「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 — 由災害管理到防災減災」論壇,總結理大十年來相關工作的成果,並與一眾合作夥伴分享經驗、探討受影響社區的前景發展。論壇獲香港特別行政區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先生出席主禮。

香港特別行政區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先生擔任主禮嘉賓。
香港特別行政區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先生擔任主禮嘉賓。

理大校長唐偉章教授在論壇上致歡迎辭,他感謝各地政府、國際專家團隊、捐款者、資助機構、夥伴院校、非政府組織及專業團體的支持,多年來在四川與理大攜手並肩工作。

唐校長表示,理大除了積極在當地培育災害管理和醫護康復人員,亦推展不少關顧當地居民心理健康的項目,遍及備災防災、緊急醫療護理、社福工作、生命教育、心理發展等等,活動受惠人數超過三萬人。當中許多結合教育、科研及服務的項目,更發展為可供中國內地各社區及海外應用的模型。

理大校長唐偉章教授表示,理大十年來在四川開展許多結合教育、科研及服務的項目,受惠人數超過三萬人。
理大校長唐偉章教授表示,理大十年來在四川開展許多結合教育、科研及服務的項目,受惠人數超過三萬人。

論壇講者共同探討防災減災

論壇邀得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署亞太地區副負責人 Animesh Kumar 博士作主題演講。 Kumar博士總結汶川大地震後的重建經驗,以及其對減少災害風險的啟示;他又講述實施「仙台框架」(Sendai Framework)的最新情況,「仙台框架」是聯合國為實踐2015年以後發展議程的重要協議,當中訂出由2015至2030年大幅減少災害影響及預防新風險的具體指標。

多個理大合作夥伴機構的代表亦出席論壇,交流推展災害管理協作項目的經驗,並探討受地震影響地區的發展。映秀小學校長及老師亦親臨論壇,分享他們的經歷與體驗,映秀小學是汶川大地震傷亡嚴重的學校之一。

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署亞太地區副負責人 Animesh Kumar 博士總結汶川大地震後的重建經驗,以及其對減少災害風險的啟示。
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署亞太地區副負責人 Animesh Kumar 博士總結汶川大地震後的重建經驗,以及其對減少災害風險的啟示。

理大項目結合教育、科研及服務,受惠人數逾三萬

十年來,理大在四川開展了超過70個教育、培訓、社區服務及研究項目,受惠人數超過三萬人。

理大教研專家更按各項目的數據和推展經驗,發展為可供各地應用的服務模型、或者可供進一步推展創新硏究或協作的平台。以理大團隊成立的全國第一個災後「醫療社工站」為例,其以跨專業界別合作模式,由社工及醫護人員協力為災民提供社福、護理及身心康復服務,團隊其後在四川及雲南受地震影響的地區,亦引進這變革性的服務模式,成效顯著。理大教研專家按這些服務的數據,以及培訓當地社福人員的臨床教學經驗,發展成不少創新及具影響力的研究模式。

理大團隊亦與多個國際及內地機構合作,進行科研項目,例如內地災害社工的培訓、地震風險評估等;此外,又參與「災後康復、管理模式建設與驗證:汶川、雅安、魯甸經驗十年系統評估」,評估工作自去年開展。

着重能力建設、培育人才

理大着重能力建設,積極培養專業人才。在這基礎上,理大與四川大學共建全國首間「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學院獲香港賽馬會資助。

學院於2013年正式成立,至今已培育200多名災害護理、職業治療、物理治療及義肢矯形碩士畢業生,以及42名災害管理與災後重建範疇的博士生。畢業生成為內地害管理的重要力量,不少更成為國際應急醫療隊成員。

逾800理大學生到四川服務學習

理大學生的學習體驗亦包含災後重建經驗。過去五年,超過800名來自理大不同學系的學生,往四川參與各式服務學習項目。他們除了親身考察、了解受地震影響社區的狀況貿居民生活,亦策劃和參與不同的體驗式學習與服務,例如與當地社區一同學習發展生態旅遊、協助木耳農民推展更安全和環保的種植、為村民提供健康檢查、為貧瘠地區小學生舉辦暑期活動、與當地青年交流等等。

「由災害管理到防災減災」展覽

為加深公眾對防災減災的認識,理大於2018年5月7日至12日,在校園FJ平台舉辦「由災害管理到防災減災」展覽。

展覽內容非常豐富,除展示理大過去十年在四川推展的災害管理、防災減災工作,以及理大教研人員的相關著作外,部分亮點包括:-

展示世界災害風險的立體地球儀;

如何準備救急的備災包;

「映秀母親」項目的繡品 — 在該項目下,地震重災區映秀鎮的婦女透過傳統刺繡,互相支持並舒緩壓力;

「耀明閣」— 由本科生設計及推展的項目,應用3D打印技術為災區重建建築物;

木耳種植項目 — 協助農民以更安全、環保而具效率的方式種植更健康的木耳。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