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問題,蘇軾宋詞《水調歌頭》屬於哪種題材?A.小令 B.中調 C.長調 D.律詩」學生聽題後猶豫不決,紛紛交頭接耳,更用到「50/50」錦囊,排除兩個可疑答案後,最後學生憑《水調歌頭》的「調」字孤注一擲,選擇答案「C.長調」。主持人說:「最後答案?C.長調是對的。」這不是電視遊戲節目百萬富翁,而是一節中三級的中文課;主持人不是別人,正是教大主修中國語文教育的準老師孔文傑。即使面對素有「死亡之卷」之稱的中文科,在老師的創意教學下,同學也能領略文言文有趣的一面。
要為「死亡之卷」除名,教大於2016年斥資180萬港元,開展「香港中學文言文課程的設置與教學」計劃(計劃),全方位支援學界,提升文言文的教學成效。回看過去中文科文憑試的合格率僅在百分之五十徘徊,其中最讓同學望而生畏,聞風喪膽的,非文言文莫屬。兩年前文憑試重新加入12篇範文文言文篇章,今年首度開考,學生的文言文能力再受關注。要同學看文言文如賣油翁倒油般熟能生巧,教大中國語言學系副系主任暨計劃總監張連航博士認為應從學生根底着手:「我們要了解學生求學時遇到的困難才能對症下藥。」
巧婦難為無米炊:量身定制新課程 文化、教學兩兼得
要提升學生文言文能力不是熟讀12篇範文便可了事,範文非天書,過早開始備試訓練可能適得其反。然而初中無硬性規定的基礎文言文課程,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張博士便聯同計劃合作夥伴之一的嶺南鍾榮光博士紀念中學(下稱鍾榮光中學),為初中生量身訂造文言文課程。教大課程計劃的單元專注點除了圍繞文體、句式、修辭等學習重點外,選材亦富文學素質,上至說理篇章,下至寓言故事,由淺入深建立學生的文言文能力。本身亦是教授中文出身的鍾榮光中學校長朱蓓蕾博士認為,坊間雖有不時現成的文言文補充練習教材供應,但只集中文化主題,教學上如隔靴搔癢,諸多掣肘。她說:「坊間教材,多以短篇文言文圍繞孝道、儒家文化等主題,扣不上初中課程的脈絡。教大課程剛好兩者兼得,老師用起來更是事半功倍。」
香港學生文言文根基不穩,張博士認為接觸時間太少是一大因素。他說:「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接觸和浸淫的時間是關鍵。」語言不能速食,到高中才臨急抱佛腳,恐怕為時已晚。朱校長指出,文憑試考生要預備的科目眾多,有學生寧願壯士斷臂,放棄文言文部分的分數,十分可惜。正所謂欲速則不達,張博士認為在其中取得平衡十分重要,初中階段成為培養同學文言文能力的最佳時機。
醉翁之意不在酒:遊戲克服文言文恐懼 帶動學生學習興趣
打頭陣還有教大的各位準教師,在走進教室、真槍實彈執起教鞭之之前,計劃早前為教大主修中國語文教育、國際漢語教學等專業的同學舉辦了兩次「文言文教學實習工作坊」。根據香港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的最新指引,讓學生進一步講解了文言文教學特點、要點及教學框架設計建議。工作坊亦搜羅中學老師關於文言文教學的實戰經驗和反饋,專家、教授團隊針對問題傾囊相授,提出切實指導意見,務求裏裏外外都為這場硬仗嚴陣以待。
朱校長道:「老師是學校裏最有經驗的同事,也是最缺乏時間的同事。」老師平日既要授課、備課,已經筋疲力盡;加上教學時間緊迫,尚要處理行政工作,分身不暇,何來時間絞盡腦汁想出吸引學生興趣的教學遊戲?因此,教大舉辦了「中學文言文教學活動設計」比賽及「高中文言文教學單元設計」比賽,邀請教大學生和公眾人士提出心中的創意教學方案,集思廣益,讓準教師將脫穎而出的方案帶到課室之中,百萬富翁便是其中之一。看同學在每個問題間屏息以待,一時咬緊牙關,一時鬆一口氣,傳來笑聲不斷,正當同學以為玩玩遊戲,又是歡樂的一課時,誰知老師「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提起同學的學習興趣,以遊戲代替測驗,幫助同學克服學習文言文的心理難關。
為同學「授之以漁」 實習生教學相長
今次計劃中,共有百多名教大同學參與各類活動,其中包括前往合作學校實習。為期八星期的實習時間,張連航博士指,實習生深入學校不同運作和工作範疇,對將來發展裨益不少。實習生除了授課外,也負責朗誦節、文言迷宮、百萬富翁等語文活動也參與不同活動,例如百萬富翁、朗誦節、中國文化周等。實習生不忙分享教學見聞,有機會親自將趣味教案帶進課室的教大教育榮譽學士學位(中國語文)五年級學生孔文傑認為,現今學生甚少主動求學,面對網上資訊氾濫,學生更是「厭食」,惟趣味教學法可吸引學生,做到要「授之以漁」。他說:「我們通過遊戲方式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在課餘時間自發鑽研,從而提高其學習自主性。」更難得的是,實習生有機會參與老師會議,張博士說:「如此讓教大實習生了解整個課程的架構,一同研究課程,對日後執教百利無害。」
亞洲遍地他山之石 匯集各地真知灼見
對內精益求精,對外虛心求教。縱觀整個亞洲地區,文言文教育不是新鮮事。放着他山之石,要互相借鑒和取經可謂近水樓台。張連航博士比較香港與亞洲其他地區的文言文教育,發現各有特色:「國內中文課程小學到高中要背200多篇,文言文比例最重,篇章增幅為亞洲之首;台灣的文言文比例亦佔課程一半以上;新加坡則比較特別,除華文課外,其他科目都以英文教學,但高中有文言文多元課程,變化多端。」相比內地和台灣,香港課程的文言文比例不高,困難卻不少。
為進一步向不同學校取經,張博士及團隊不惜走訪本地及海外中學及高等學府,了解他們在教授文言文課程上的寶貴經驗。團隊先後到訪新加坡的Jurong Junior College及Eunoia Junior College及Yale-NUS College觀課,又到訪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亞洲語言文化學部(NIEALC)及新加坡華文教學中心(SCCL)了解中文教師職前培訓情況,亦到本港和內地中學觀察教學實況,以綜合各方優勢,取長補短。
張連航博士透露,教大將於今年5月26日舉辦大型論壇「文言文教與學論壇」,邀請來自上海、深圳、台灣、新加坡及本港的教授、學校校長及前線老師,交流教導心得。「過去教大已舉辦兩次類似論壇,考評局代表和有幾十間學校的老師都踴躍參與,希望亞洲各區的前線老師、相關研究的同事和學生,可把握交流機會,找到增加中學生對文言文有興趣的教學方法。」張博士滿意道。
建立文言文教學電子平台 八方經驗惠及全港中學
作為受惠學校之一,鍾榮光中學校長朱蓓蕾博士對計劃評價甚高。她說:「計劃針對學生文言文能力量身訂造已是可貴至極,教大實習生作為課程首批用家更可評定深淺,按照學校需要略作微調,也是難得的教學經驗,為教學相長的雙贏方案,相得益彰。」
計劃開展一年半,在張博士和一眾顧問團隊的合作下,獲得不少寶貴的教學經驗和資料,通過建立文言文教學電子平台,跟學界分享。平台收錄有關文言文的校本課程、來自亞洲其他地區的文言文教材等參考資料,進一步支援中學聞言教學,成為老師不可多得資料庫。誠如朱校長所言:「教大實習生與學校合作不只是1+1,而是無限大,無限推而廣之,使香港更多中學受惠。」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