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冀締造國際化創意校園 新課程提升學習體驗

浸大校長錢大康教授和副校長周偉立博士介紹浸大課程如何回應環球新趨勢、提升學生學習體驗,文樹森先生、潘明倫教授、趙麗如小姐則介紹浸大電影學院、音樂學系和數據與媒體專業的最新動態。

浸大3月2日的傳媒春節茶聚活動中,錢大康校長指浸大重視創意產業和創意媒體發展,關注AR、VR技術、大數據、假新聞、中藥等方面的議題和新趨勢,並會引入新課程內容,期望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競爭力,讓學生有能力在畢業後30-50年為社會作出貢獻。

錢指浸大一些體驗式學習、服務計劃、實習生計劃有助本科生豐富學習經驗、拓闊視野,而博士生課程從三年制變成四年制,則能讓博士生有充足時間鑽研學術。

他又介紹博士生課程新增的畢業要求:博士生必須到海外的實驗室工作交流或在國際學術會議發表學術文章。

錢大康校長(右)指浸大注重創意與人文學科發展,圖為錢教授與文學院署理院長潘明倫教授(左)於香港單車運動員李慧詩(現為浸大人文及創作系二年級生)所贈比賽戰衣前合照。
錢大康校長(右)指浸大注重創意與人文學科發展,圖為錢教授與文學院署理院長潘明倫教授(左)於香港單車運動員李慧詩(現為浸大人文及創作系二年級生)所贈比賽戰衣前合照。

電影節設創投環節,助參展學生完善提案

浸大電影學院副總監文樹森出席春節茶聚時向傳媒公布,浸大將於2018年11月舉辦全球大學生電影節,比賽前身是已有14屆歷史的大中華地區大學生影視獎,電影節活動將設有大師班,由世界各地知名導演來港教導學生。

他預計約有150間院校參與電影節,參加者來自30多個國家,例如波蘭、英國、美國、丹麥、瑞典、東南亞國家。電影節將設有學生電影作品頒獎典禮,從一兩百份參賽作品中挑選約20%作品入圍,入圍學生將有機會在創投環節中以5分鐘時間向投資者介紹電影創作意念。

文樹森表示,一般的天使基金投資者只會給予創作者3分鐘時間作簡報,在限時內未能吸引投資者便告失敗,但電影節希望給學生多一點機會解釋創作意念,時間定為5分鐘,其後也會有10分鐘與投資者交流問答的時間,有別於一般創投活動,讓學生有機會聽到從投資者角度出發的觀察和寶貴意見,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計劃書不完善的地方,以後更有效地做好電影投資計劃的種種準備工夫、包裝和部署。他期望其他未能入圍的學生也能在這個意見反饋的過程中學習、得益。

文補充說類似的活動去年也舉辦過,學生預備的計劃書雖然不夠成熟,創新意念卻令人耳目一新,新點子讓人意想不到,創意澎湃。

浸大傳理學院電影學院主辦的第14屆全球華語大學生影視獎在2017年吸引了共105份參賽作品,競逐17個奬項,參賽者來自世界各地56所院校。(香港浸會大學基金)
浸大傳理學院電影學院主辦的第14屆全球華語大學生影視獎在2017年吸引了共105份參賽作品,競逐17個奬項,參賽者來自世界各地56所院校。(香港浸會大學基金)

影視產業發展空間龐大,電影節促進交流

文樹森亦指出,Netflix在香港也設立分部,預備向亞洲發展,可見香港在影視發展方面有很大的產業空間,而且未來五年電影市場重點將會在亞洲,因為年輕人的觀影市場也正擴張,票房收入可觀,而美國很多影視公司在進軍亞洲電影市場時會考慮以香港為基地,所以眼下正是推動並發展電影專上教育的最佳時機。他認為雖然浸大推出的項目不一定是香港首創,但帶來的增值發展空間龐大。他又指一些網上發布的影視作品也在重新定義電影這個媒介,故希望電影節能讓不同國家的代表分享各自的作品。

他提到,很多浸大畢業生也活躍於電影業界,構成很好的網絡,能啟發並支持本科生在影視這條路發展,著名校友包括方育平、鄭丹瑞、關錦鵬、邱禮濤、莊文強(《無間道》導演)、新進導演陳志發,當中更有校友奪得金像獎、金馬獎殊榮。

新課程涉獵電影音樂,設實驗室研究杜比音響系統

浸大文學院署理院長、音樂系系主任潘明倫教授指,浸大音樂系很重視學生的學習機會,並希望學生能在工作環境發揮才能,比如在媒體音樂製作、科技研發、網劇製作等方面,故電影音樂製作(film scoring)也將成為浸大音樂系的課程重點之一。

潘明倫指,浸大將引入新科目,將音樂學系課程擴展至媒體音樂,希望學生除了接觸傳統的表演形式(如現場演奏、古典音樂演奏)外,能拓闊眼界和知識。

潘解釋,香港電影的音樂後製工作一般也不在本地進行,大部分在日本進行,有的在美國。他續指,浸大有實驗室專門研究杜比音響系統在電影院的音色效果,學生可善用LIATe實驗室和EMC錄音室等設施,在香港學習並鑽研電影音藝製作。

潘明倫教授指浸大二年級生修讀相關科目時會到LIATe Lab上課。(LIATe官方網站)
潘明倫教授指浸大二年級生修讀相關科目時會到LIATe Lab上課。(LIATe官方網站)

配合科技發展,增設數據媒體跨學科專業

浸大傳理學院新聞系副系主任趙麗如介紹浸大新設的「數據與媒體傳播專業」專修課程,課程設有20個學生名額,歡迎文理兩科(傳理學院和計算機工程學系)的學生修讀,旨在讓學生掌握與數據相關的新聞學課題而非只教他們製作結合資料數據的圖像(infographics),冀讓學生認識資料勘探(data mining)並善用科技處理新聞業的日常工作,把省下來的時間用於需要投放更多心力的深度報道和調查報道。

趙麗如指,在科技發展面前,記者仍是無可取代的,比如在大災難過後,災區一定要靠真人採訪,沒有人會願意接受機械人訪問。她補充業界應用數據科技的情況,指《紐約時報》早就使用聊天機器人(chatbot)來找出點擊率最高的文章,遠遠勝過以手動尋找:一來速度更快,二來使用人工智能科技來處理大數據分析,可處理的數據量大大提高,也能減輕新聞從業員的工作量。

趙指一些財經新聞媒體的報道開始使用「機器生成內容」(Machine-generated content,簡稱MGC),在程式中輸入新的數字和資料來更新財經新聞內容,而新華社更會應用新華智雲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媒體大腦」以協助新聞從業員分析數據並用於新聞報道。

趙續指浸大所推出課程設計獨特,能訓練學生找出有用數據並懂得數據處理及後續分析,找出值得挖掘的新聞題材和故事。

加強國際交流,重視校內國際化

浸大副校長(教與學)周偉立指,浸大在去年4月與柏克萊加大(UC Berkeley)的SCET中心簽署環球夥伴合作協議,成為全球10所與SCET結成聯盟夥伴的院校之一,協議促進兩校的學術協作和師生互訪,加強兩校在創業與科技層面的交流。中心從去年起安排來自柏克萊加大的教授和專業顧問來港向浸大學生教授有關創科和創業的課程。在去年4月創業體驗營中表現優異的12名浸大學生,也在同年8月到訪柏克萊加大參與當地訓練營;當中由浸大物理系講座教授謝國偉成立的初創公司Cathay Photonics派出的同名隊伍更贏得是次活動中的創業提案挑戰。

浸大學生可透過創業體驗營的互動學習體驗、講座和工作坊探索創新的商業意念和創業之路。圖攝於2017年的創業體驗營。(HKBU Entrepreneurship Bootcamp 2018網站)
浸大學生可透過創業體驗營的互動學習體驗、講座和工作坊探索創新的商業意念和創業之路。圖攝於2017年的創業體驗營。(HKBU Entrepreneurship Bootcamp 2018網站)

周偉立也舉出一些浸大學生在海外學習的例子,當中包括學生到緬甸農村進行音樂教育。在緬甸,浸大學生既要就地取材,也要運用創意和解難能力方能實行對當地社會有幫助的計劃。

他又指,在國際化課程方面,浸大會引入與海外大學合辦的課程,比如音樂系會有外國的指揮家跟浸大學生上課,而傳理學院、社工系、化學系也會有與海外院校合辦的課程,讓浸大學生與海外學生修讀同一門課時合作做作業,從中切磋學問,互相觀摩。

他表示,浸大希望擴展交流生計劃,讓所有學生都有一次機會到海外交流,但交流一般為期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最長也只是兩年,學生更多時間都在浸大校園學習,因此校內國際化對學生學習體驗十分重要。他指現時浸大本科生有40多位為國際學生(非本地、非內地生),也希望這個比例逐漸上升,在2023年達到12%,而12%是教資會規定的上限。周補充,浸大有這樣的做法是為了所有浸大學生的益處,希望這些國際化的經驗和視野能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提升學生學習體驗,進而對學生的成長和日後工作有幫助。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