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國是許多跨國公司的首要市場。儘管存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供應鏈中斷和許多其他不確定的影響因素,中國仍然是許多跨國公司業務的中心。2021年1月至7月,中國收到的外國直接投資(FDI)達到1,007.4億美元,同比增長30.9%,超過了美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FDI接收國。
除此之外,根據上海美國商會2021年中國商業報告統計,超過80%的受訪公司預計它們2021年在中國市場的收入將增加,其增長水準亦將恢復到中美貿易戰前的水準。
考慮到變化的規模性、複雜性、速度和強度,以及中國在世界範圍內角色的迅速演變,許多跨國公司將目光投向了他們並沒有那麼熟悉的領域。更為根本的是,不斷發展的治理體系,自上而下的國家規劃和充滿活力的商業領域,通常通過具有能力並且資源豐富的地方政府作為橋樑進行連接,從而建立了一套非常獨特的治理方法。
這種治理方法是在歷史悠久的文明和文化背景下發展起來,並創造了一個非常獨特的環境。因此,很少有跨國公司在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便能夠完全理解並欣賞這種環境。而中國的治理體系隨着時間也在不斷發展,今天的中國積極地探索適合自己的現代性,同時在這一探索的過程中解決諸多方面的問題。
不斷變化的中國環境
對於很多跨國公司來說,中國給予了他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商業環境和格局。當跨國公司初次進入中國時,他們一般會把他們在其他國家的產品或商業模式簡單的複製到中國來。在某些情況下,這樣的做法是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的目的的。不過,許多跨國公司很快就開始感受到在中國經營獨特的地方,並意識到他們需要作出對應的調整。
中國環境的變化是由政策、科技和需求模式的變動而推動的。中國的政策往往為國家帶來新的方向和重點,亦為企業和投資者創造新的機會。如今,科技無處不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亦是企業和企業家創新和發展新商業模式的助推器。而中國的需求模式亦正在迅速變化,它不僅源於新政策或新技術的變化,而且還源於人口結構、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品牌偏好的變化。
這些驅動因素通常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以不連續的方式出現。隨着市場的擴大,中國本土競爭者全面崛起。在許多情況下,他們甚至是這些跨國公司最大的競爭對手。尤其是在電子商務、線上支付和物流等行業,中國企業已經佔據了主導地位。
過去,中國企業僅在少數幾個領域佔據強勢地位,而其中許多是有政策和資源傾斜的國有企業。隨著中國不斷放鬆對市場的管制,允許外國公司更多進入,這種現象正在逐漸減少。在更多開放的領域,中國企業表現出的實力和能力,甚至連一些知名的西方跨國公司都難以企及。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關鍵的原因是,中國企業通常比跨國公司更具戰略預判的能力。換句話說,相對跨國公司而言,中國企業一般更能在事前能夠預判由這些關鍵驅動因素變化而帶來的即將發生的變化和發展。
本土化?什麼是本土化?
外國跨國公司很早就意識到了本土化的必要性。在30年前,當我開始為跨國公司提供如何進入中國市場的建議時,跨國公司已經知道他們需要進行本土化。然而,他們當時對本土化的理解僅僅只是雇用一些當地員工,而包括戰略在內的主要決策權仍由太過不瞭解中國背景的經理們掌握。
隨着時間的推移,跨國公司對於本土化的理解已經發生了變化。許多跨國公司會雇用一個「中國區負責人」,他通常是具有銷售或行銷背景的人。他的優先職責是實現全球總部制定的產品和商業模式的銷售目標。
另外,一些多業務單位的公司會指定某人為「中國區CEO或主席」,只是他通常沒有或很少有業務職責,通常只是公司的一個形象人物。這類「中國區負責人」的工作重點除了作為公司在中國的公眾形象外,還要建立和維護與中央和各地方政府以及與中國合資夥伴的關係(如適用)。
在這兩種情況下,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本土領導力能力都不理想。只是專注於運營的領導者只會專注于根據「已事先定義和制定的內容 」來實現公司在中國業務的財務目標。這些管理者通常只重視短期利益,思想是線性的和只關注增量和KPI(關鍵績效指標)。
儀式型領導則只是注重公關活動和相關儀式。在業務上他們往往只能扮演邊緣的角色,而非核心。跨國公司的總部通常與中國有一段距離,對中國的情況談不上熟悉,甚至可以說是缺乏瞭解。
雖然許多跨國公司在中國雇用了當地員工,也從世界其他地方調來了他們的員工,但在某些能力方面仍存在差距,特別是解釋不斷變化的中國環境的能力。 許多跨國公司發現他們無法在中國完全發揮其應有的潛力,不僅是在營收或對於供應鏈的掌控不如預期,而愈來愈多的是從中國的創新中獲取知識和靈感的能力。
許多跨國公司亦被新政策、新創新或新競爭對手的出現打到措手不及。過於簡單的對本土化的理解和派遣一些外籍人士到中國,不足以讓跨國公司充分實現其目的。
跨國公司在中國經營的戰略思維 2-1
原文“Why Strategic Thinking is Important For Global Companies Operating in China?” 2022年3月1日發表在高風諮詢微信公眾號,此為中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