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Tech交流案例盤點三:機械人、無人機與藝術編程

因應機械人的形態、功能和科技應用的多元性,指出在藝術學習可以利用的空間非常大,單在機械人原形設計的藝術表現上已有很多現成的例子。

承接上文:〈Art Tech交流案例盤點二:實境模擬技術之應用〉(「亞太創藝談」系列之31)

案例盤點方便「溫故思新」

筆者撰寫「科技賦能現代美術教育」的主題探究文稿,在即將完結的階段,對過往提及好幾類創新科技的發展基礎、教育賦能形式及藝術創作應用,來一次簡單「盤點」。目的之一是為方便讀者「溫故思新」,幾個篇幅,便可以對各項主流科技在Art Tech進行技術轉移的可能性,能概括掌握(詳情可翻閱相關文稿)。

其次可以讓關注這個課題的老師再次認識到藝術與科技的融合,歷史悠久,技術應用也能緊貼科技發展的步伐,不斷嘗試。雖然多是小眾藝術,不成主流,但也有出現過影響多個世代的概念創見:例如緣於數學規律的「黃金分割」、緣於鏡象原理的透視法則、受聲光電化技術啟發的「動能藝術」、脫胎自影像暫存視覺本能的映視創作等。

最後,在不同Low Tech Art及High Tech Art的舉例中,能領悟到將科技應用到學科優化、提升的形式很多,更可以配合校本條件和發展目標,進行層遞、漸進式課程及教學規劃。

動能藝術受聲光電化技術啟發。(Shutterstock)
動能藝術受聲光電化技術啟發。(Shutterstock)

機械人課程的多層次建構

就以目前仍是很熱門的「機械人」科技項目為例,曾提及過本地和內地也有學校以科幻主題繪畫或創意工藝形式,切入STEAM教育的校本課程。而「機械人」(Robot)一詞的出現更是很概念性、藝術性和批判性,與「高技術」原先沒有關連。

後來,談到機械人科技與藝術的關係(Robotics and Arts),因應機械人的形態、功能和科技應用的多元性,指出在藝術學習可以利用的空間非常大,單在機械人原形設計的藝術表現上已有很多現成的例子。可以是添加簡單動能、光能配件裝備的造型設計,例如模仿日本自製樂器聞名的樂團「明和電機」,製作音樂機械人;可以是對應電子機械結構,加上編程驅動設計大跳Quick Step、Hip Hop舞步的機械軍團。

如以中小學校條件,要研發一如英國倫敦大學的繪畫機械臂阿”Pual”、牛津教授的寫生機械人Ai-Da、本地人工智能水墨藝術家”A.I. Gemini”等仿生機械人,目前還比較遙遠。但學生若已有機會在其他學科或課堂接觸過機械人建構、編程、競技的學習,可以嘗試進行「技術轉移」,引導跨科綜合,應在繪畫、設計、雕塑、科技工藝、多媒體創意表演上。例如將繪畫工具綁定機械人進行編程繪畫、用3D打印進行機械人造型設計、利用廢件組裝創新機械人、設計機械人聲光匯演教材等。

牛津教授的寫生機械人Ai-Da。(牛津大學圖片)
牛津教授的寫生機械人Ai-Da。(牛津大學圖片)

無人機科技的間接利用

無人機作為一種藝術表現的工具和形式,目前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和穩定。特別是內地若干大學和專業團隊的技術水平很高,大家都在網絡上看過很多精彩的個案。今年初本地農曆新春匯演,也有邀請內地團隊製作無人機賀歲節目。通過高能的程式控制網絡,同時編輯上百、上千的無人機飛行軌跡,創作千機共舞、千軸共畫的藝術場景。

用這些無人機科技,去探索現代美術教育的融合,做技術轉移試驗是一個方向。例如無人機接上燈光+圖案編程+速度調控,再反過來用數碼相機做光塗鴉創作拍攝;又例如曾提及無人機連接電纜和配備噴槍的幕牆清潔,假如轉換為顏料導管,便可以嘗試幕牆繪畫。將無人機接上畫筆,一如綁上機械人科技,通過圖像編程,也可以創作新派噴繪畫風。

另外,航拍是無人機基本配置和優化方向,更是圖像獲取的一種重要手段;且起降迅速,移動靈活,成像清晰,在社會生活有很廣泛的應用拓展,當中和攝影視藝媒介的表現和創作關係更是密切。例如一般廣告製作、影視節目攝制、家庭自娛記錄等。用在美術教育的場景,也可以作為藝術專題研習的工具技術,甚至作為一種某種創作主題的表現媒介,例如短片、電影創作,以及創意自拍等,對課程拓展和學習創新,大有可為。

圖為外國一展覽展示無人機幕牆繪畫。(展覽方Carlo Ratti Associati圖片)
圖為外國一展覽展示無人機幕牆繪畫。(展覽方Carlo Ratti Associati圖片)

藝術編程的創新研發

Scratch圖形化學習,是目前各地、各國初階編程的通用切入點,目的是便於低幼學生認識和掌握不同數碼造型設定、動態設計原理,其實可以很現成借用作為一門動畫創作美術課。

中階式Python編程,結合大數據內容,又可以整改為各式各樣的可視化美術圖案設計課。目前已有公司利用大數據的相關圖像及文字,用編程按特定主題拼合海報。好像以前介紹過將編程平台連上GPS定位系統,追蹤某個遙感裝置,例如踩動的單車,成為可以生成預設「地圖塗鴉」的網絡藝術(Web Art)。

而目前STEAM學習普遍將編程結合硬件的模式,也可作多種美術創作形式的嘗試,例如以科技結合藝術的LED Art正逐漸普及。筆者近年倡導從創客或STEM教育出發,將編程綁定機械人、機械臂、無人機、3D打印等,可以轉移成為素描、繪畫、美術設計、光塗鴉、動畫、雕塑、多媒體動感裝置等等數碼藝術學習和創作表現。筆者正想利用目前STEAM教育熱捧的編程(Coding)科技,嘗試不走器械操控的方向,轉為探討程控式藝術編程(Coding in Art)的創作形式。

Scratch便利低幼學生認識和掌握不同數碼造型設定、動態設計原理。(Scratch圖片)
Scratch便利低幼學生認識和掌握不同數碼造型設定、動態設計原理。(Scratch圖片)

下一次的文稿,將會盤點餘下幾項科技學習對現代美術教育優化的建議案例。

「亞太創藝談」系列之32

林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