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兆浚(Po)喜歡遊山玩水,別人是看風景,他是看古跡,參與當地的文化、節日活動。
Po傳給我三張近照,第一張他試彈奏新疆小型胡琴「都塔欠」,有點像非洲的Banjo,都是撥弦的民族樂器。另一張是他在清水灣大廟灣地堂咀的石刻。Po說:「石刻刻於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記載了當時官富場鹽官嚴益彰到南北佛堂遊覽,亦道出天后古廟的歷史。」那是說,宋朝已有官員路過新界的清水灣了。
第三張是Po參加河上鄉洪聖誕的行香活動,他還試抬神輿,走了一段路。Po說:「入鄉隨俗,體會到本地文化承傳的肩擔與責任的重量。」Po抬神輿,與我在西班牙Sevilla看到當地局民遇上聖周,從教堂抬出聖母瑪莉亞像,走過大街小巷,道理相若。
文化研究發燒友
Po在香港地方志中心當高級編輯,他是「負責中心內附錄、特記部類和飲食卷的編纂事務。」起初希望他談談香港的飲食文化的。Po說有關資料,仍在整理。中心會請專家撰寫飲食文化,他只是負責梳理口述歷史:「志書為資料性著述,需要歷史資料支持。」
Po大學畢業,就加入中心工作,從助理研究員做起,Po「兩年來,由項目規劃、研究考證、文辭校對、圖片取材,均須一一應對。」
要不是Po是這方面工作的「發燒友」,他是不會樂此不疲的。他說:「香港歷史缺乏系統而全面的查證,由於工作的關係,恰好有幸能接觸大量香港古代資料和文稿。」
三幅與香港有關的地圖
那就從三幅與香港有關的地圖說起。第一幅:明嘉靖《大明輿地圖‧廣東輿圖》(1547-1559),Po指出在明朝,香港島的重要性不及大虞(即今日的大嶼山),因大虞鹽業佔一席位,受到朝廷重視。
第二幅:雍正《廣東通志》《新安縣海防圖》(1731)。「繪圖內容繼承大粵記,對香港地區描述之詳細與準確冠絕前歷代各圖。」
Po說:「此圖從新界、九龍角度望向香港島、大嶼山,反映傳統中國文化對待海洋的內陸視野。」
這是從內陸望向海洋,與日後「以港島為重心的現代香港」觀點截然不同。
第三幅:新安縣全圖(1866),那是由意大利傳教士獲朗他尼繪製,有香港地名300多個,為首張具現代意義的香港全圖。
Po說:「粗體字地名,反映當年經濟重心在新界各地墟市,社會與經濟形態與今日香港完全不同。」
三幅地圖,看到香港變化之大。「古今地名的演化反映香港社會的發展和變遷。重拾掌故,是認識香港,認識自己的一個途徑。」
後記
Po立志於《香港志》為命運之所繫,「建立之,守護之,傳承之,發揚之」。可以參與「編織出一段段的香港故事」,「對羅香林、饒宗頤等研究香港史的先賢倍添敬意。」
詩言志,Po傳來一首他的七言:「流雲淡麗空山趣,直抒吾情筆墨香。且任清風新我意,梅花那怕等閒霜。」
原刊於《頭條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