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果嶺今昔變遷

茶果嶺最興旺的年代由1947年油庫設立開始,至觀塘工業區的出現。油庫曾為茶果嶺帶來就業機會,吸引許多外人遷入居住。此時遇上內地人南來香港的高峰期,租金便宜的茶果嶺成為他們的棲身地,有些在村中開設小型工廠。
 
香港早年有不少客家人從事打石工作,其中一些在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等石礦場建村,方便開採石材。及後四村結盟,合稱「四山」。過去英國人稱茶果嶺為 Rocky Hill,在此打石的客家人呼之「茶果嶺」,估計因石山像茶粿之故,亦有說山上長有包茶粿的樹葉而得名。
 

油庫和石廟

 
道光年間,四山成員在茜草灣興建天后宮,並在廟內設立四山公所商討採石事項,同時開辦義學教育村民。1947年,亞細亞火油公司(蜆殼的子公司)在北角的油庫受戰爭破壞,獲港府准予在茜草灣興建新的油庫。為此天后宮需要搬遷,政府在茶果嶺另撥土地給村民重建廟宇,1948年完成。這座兩進三開間的建築使用舊廟的花崗石,是香港現存最大的石砌廟宇。
 
廟內除了供奉主神天后外,偏殿還有三尊並排的神像,中為魯班,兩旁是孔子和李準。魯班是建造業的祖師,打石工人和石匠對他也很重視,每年農曆六月十三日到廟賀誕,期間派發「師傅飯」。李準(1871-1936)於1905年就任廣東水師提督,曾因英方闖入西沙和南沙群島而多次率艦前往巡查,宣示主權。為何該廟設神位供奉他?可能與他捐款修葺廟宇有關。
 
此外政府在廟旁撥地興建四山公立學校,1952年開學,以補償原有的四山義學。該校很受坊眾歡迎,但隨着茶果嶺對外交通日益改善,村民紛紛遷出或到市區求學,以致四山學校的入學人數逐年減少,至1993年終告結束。村校完成歷史任務,現改作其他康樂用途。
 
弧形建築之上置有墳墓
弧形建築之上置有墳墓
 

羅氏大屋

 
早期在茶果嶺定居的客家人主要姓鄧、羅、曾、黃和邱,其中羅寬在20世紀初出任茶果嶺的代表,位列「四山頭人」之一,管理村務。位於茶果嶺大街的羅氏大屋,由羅寬家族於1900年左右興建,是村內現存最古老的民居。
 
大屋兩層高,外牆由俗稱「地牛」的花崗石砌成,十分堅固,屋頂鋪了中式瓦片,門框和入口地面鋪砌平滑石板。下層曾闢作祠堂,二戰後用作塑膠工廠。1960年代羅氏後人分租予外來租客,高峰期住了200多人。羅氏大屋與天后宮一樣,見證茶果嶺的變遷及打石業的興衰,兩者現在同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奇特的古墓建築

 
20世紀上半葉,在茶果嶺發現優質的高嶺土,村民轉為燒製陶瓷,至80年代尾才式微。由茶果嶺村往後山走,就是昔日的高嶺土場。荒地上屹立一座奇特的弧形建築,分三層,用磚築砌,仿似傳說中的巴別塔,又像中美洲的瑪雅金字塔,如此建築在香港可謂獨無僅有。
 
沿石級登上塔頂,可見一座舊式墳墓,墓碑字體模糊,隱約辨認出「福德公之墓」五個字。按客家人習慣,若開墾或建屋時發現遺骨,會另外立墓安葬,由於不知其名,便泛稱福德公,每年拜祭,祈求庇佑。
 
據茶果嶺村長邱東說,此墓由他的太公在道光年間建造,是一座風水墳,名叫「絲綫吊金鐘」。為了讓該墓取得好風水,所以建於高台之上,可以眺望港島景色。
 
觀乎這座磚砌建築物,似經過一番心思設計,究竟專為墳墓而建,還是昔日開發高嶺土所留下的遺物,值得專家探討。高嶺土場已於,2013年規劃署提出在此興建15幢住宅,古墳受到影響,因此遭邱氏族人大力反對,結果難料。
 
茶果嶺村有不少就地取材的石砌建築
茶果嶺村有不少就地取材的石砌建築
 

由盛而衰

 
茶果嶺最興旺的年代由1947年油庫設立開始,至觀塘工業區的出現。油庫曾為茶果嶺帶來就業機會,吸引許多外人遷入居住。此時遇上內地人南來香港的高峰期,租金便宜的茶果嶺成為他們的棲身地,有些在村中開設小型工廠。據1955年的人口統計,居民達6,500人,其中出產瓷泥和麻石的工人佔2,000、3,000人。
 
戰後陶瓷業勃興,但石礦業則逐漸式微。經過多年採石和開採高嶺土,原本海拔497呎的山丘,現在只剩下一半。從海港觀看茶果嶺,仍似茶粿形狀,但轉到山上下望,卻見山體差不多挖空。
 
在茶果嶺村仍可見到不少就地取材的石砌建築,街上的老店和冰室未被城市發展吞噬,富有懷舊色彩。1956年成立的茶果嶺鄉公所,現改名茶果嶺鄉民聯誼會,繼續為居民服務,從名稱可知他們認同自己的「鄉民」身份。
 
茜草灣已不存在,油庫於1991年遷往青衣的新油庫,原址變成了大型私人屋苑麗港城和滙景花園。四山中現只有茶果嶺和鯉魚門保留石礦場遺跡和村落遺風。
 
(圖片:作者提供)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