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陳式宏學校校本課程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陳式宏學校持續推動「心之校園」生命教育課程,讓小學生在六年的學習生涯中,螺旋式地的心靈養分,進而擁抱「我能行」的信念,成為一個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的「三好」孩子。

人類的生命有三種境界:生存、生活和心靈。

佛教陳式宏學校希望協助學生達到心靈生命的境界,於是設立了「學生成長部」。學校相信學生生命的成長與心念轉變密不可分,故此透過陶行知先生「知、情、意、行」的教育理念,展現辦學宗旨「覺正行儀」。「覺正」是指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知正見);「行儀」是指學生作出良好的行為。學校基於這個大方向,建構出能深深觸動學生情感的「心之校園」生命教育課程。

「心之校園」生命教育課程透過上述「知、情、意、行」四個層面,通過生命教育課、跨學科合作、月訓等,幫助學生把在知性上內在化的正確核心價值──「感恩心、同理心、慈悲心、精進心、自信心、智慧心、覺察心」,統整於人格之中,成為學生心靈寶庫中的心靈禮物,並能實際從生活中呈現出來,使學生能真正學會凡事感恩,熱愛生命,並發展個人獨特的生命和靈性。

生命教育課

學校視教職員、學生和家長為一家人,所以學校又稱為「式宏家」。這個家持續推動「心之校園」生命教育課程,每逢星期四13:10至14:00由班主任帶領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課,讓小學生在六年的學習生涯中,螺旋式地汲收「六心」(感恩心、同理心、慈悲心、自信心、精進心、智慧心)的心靈養分,進而擁抱「我能行」的信念,成為一個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的「三好」孩子。

心之校園的內涵

一年級和六年級的體驗式活動課程簡介

一年級課程的主題為「生命的禮贊」,其核心價值為感恩心。「認識嬰兒,感恩行動」以奇妙的生命作開端,透過本校教師懷孕的訪問片段、邀請「式宏家」的家長帶同嬰兒到校、學生訪問父母等體驗式學習活動,讓學生瞭解和探索自己成長的點滴,從中感受父母為自己付出的一切,繼而觸動他們對父母的感恩心,並對家人作出孝親行動、提升生命素質。當中的「百日宴」以跨學科形式進行,學生在中文科老師指導下填寫感恩卡,於視藝課為感恩卡填上顏色,並在音樂課學習「世上只有」一曲。在百日宴舉行當日,學生除了把感恩卡和歌曲送給父母親外,還向父母奉茶以表感恩之情和孝親之心。

六年級的生命教育課程以「生死教育」為題,為學生注入「以終為始」的思考模式。學生通過體驗式學習活動以經歷死亡,亦會欣賞電影片段,從中老師帶領學生思考父母親情的重要,以提醒學生要感激父母的恩情,珍惜相聚的緣分,孝敬父母長輩,珍惜生命、自愛自重以回饋父母。

六年級學習體驗活動:生命傳愛遍世界

1.簡介

承接一年級至五年級所學習的核心價值,學生參與「生命傳愛遍世界」體驗學習,進一步反思自身的生活態度,運用真正的大智慧,彰顯大愛。

學校安排六年級學生參加由樂施會舉辦的「世界公平100計劃」,親身接觸住在香港的少數族裔,加深了解他們所面對的貧窮是什麼一回事。

學生進而放眼世界,於1月4日學習非洲鼓,感受他國簡樸、喜樂文化,從中學會欣賞、感恩和珍惜。然後,式宏家小朋友於1月11日與非洲兒童在香港相遇,六年級學生教非洲兒童製作磁浮列車,又一起比賽、一起表演、一起唱歌,讓學生明白要學習非洲兒童,對一切珍惜和感恩,培養堅毅學習的精神。

2.體驗學習的整體目標

  • 親身感受少數族裔和非洲兒童的情況,反思自身的生活態度;
  • 用世界孩子的視野和觸角去看待事情,學習不小覷自己;
  • 通過學習非洲鼓,感受他國喜樂的文化;
  • 以歌傳愛,讓愛遍布不同地方的每個角落;
  • 與非洲兒童在香港相遇,大家交流兩地風土人情;
  • 説明貧窮、落後地區的人,主動計畫助養兒童、捐款。

3.學生的心靈得着

小朋友與少數族裔及非洲兒童相處、交流後,明白自己已活在幸福中,應該珍惜身邊的人和事,例如;在家孝順父母和家人、在校尊敬老師、珍惜食物、保護和珍惜大自然。當中有些小朋友決定努力學習,長大後説明有需要的人,並承諾捐助落後國家的貧苦兒童。

學生通過學習非洲鼓,感受他國喜樂的文化。
學生通過學習非洲鼓,感受他國喜樂的文化。

Mindful Homework

1.  目的

利用簡單而有趣的習作,鼓勵學生和家長在長假期間一同在家進行靜觀練習,將靜觀融入日常生活中。

2.  內容

以月曆形式,學生將每天進行靜觀練習的專案記錄在格內。另外,最後一頁分開高、中、低年級三個設計版本,鼓勵高年級的學生運用文字反思自己在長假期中進行靜觀練習的感悟,而低年級則圈出自己最喜歡的靜觀活動即可。具體內容請參閱以下附件。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陳式宏學校校本課程之一

黃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