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已是8、9年前的事情,那陣子在內地投資了一財經社區。平台推出早期,其中一個創新產品是「心情指數」。當日, 我們委託香港大學電子計算機系,用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來分析內地的微博和新聞,從而推斷市場的即時心情是看好抑或看淡。這數據後來並且吸引到一海外對冲基金訂閱。但預測市場走勢,作用倒是好壞參半。除了市場方向性之外,我們意外地發現,系統發掘出來的量倒是一個不錯的牛熊市的指標。當市場牛氣冲天時,網上的討論往往會非常熱烈。
心情指數成牛熊市指標
心情影響投資活動,是一耳熟能詳的道理。在美國,有三分之二的GDP是來自消費,所以經濟學家和基金經理都很留意消費者的心情,其中一個指標是「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曾經說過他要打擊的其實不是通脹本身,而是大家對通脹的預期,並且提及他也有參考「密大指數」,鮑威爾點名後,更多人追蹤這指數。
我在網上查了一下有關這指數的資料:「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人員利用對500至600名成年人原始調查數據,計算出經過季節調整後的消費者信心、現況指數(包括目前財務狀況和購買狀況)和預期指數(包括未來1年和5年的預期財務狀況和經濟狀況)。被調查人對問題的回答分別歸類於『肯定』或『否定』,繼而用其平均數計算出消費者信心指數值,出於指數計算的需要,研究人員設定1966年第一季度的結果為100。……與其他同類用途的數據相比,密歇根大學指數波動性更小,表現更為穩定。與經濟諮商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相比,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與消費者支出之間的相關性更為密切。」
但近期,經濟學家卻對心情指數的預測功能提出質疑。原因是今天影響經濟最大的單一因數是利率,但消費者對利率的掌握和反應往往非常矛盾,例如消費品價格上升往往導致悲觀情緒,但現實中,很多人在疫情期間積存了很多現金,令消費活動並沒有受悲觀情緒影響。事實上,心情和消費並沒有一硬掛鈎的關係,尤其是當有其他因素,例如收入和就職等,同時在發揮影響。
心情與消費沒硬掛鈎關係
話雖如此,比起其他經濟數據,心情指數的滯後沒有其他經濟指標那麼嚴重。歐洲央行在2011年發表的一項報告,提出心情指數在市場極端波動時,最能夠預測超級熊市的來臨。上兩次市場大崩盤──2007至2009年的環球金融海嘯和2020年的新冠肆虐之前,心情指數都見了新低。經濟學家認為負面情緒加劇了熊市的跌幅,但指數是否具備預測的能力,卻很難說。
總括而言,影響市場的因素很多,因素的影響力高低亦經常改變,不可以一本通書讀到老。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