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湘——被遺忘的廣東第一才子之三

數學詩在中國源起甚早,例如,西元400年左右,東晉年間,即有《孫子算經》,明數學家程大位著有《算法統宗》,兩書算題用字,如詩般之美。
《倫書》是講倫文敘為胡員外之家傳蘇東坡真跡〈百鳥歸巢圖〉而題〈百烏歸巢詩〉的「天生一隻又一隻,三四五六七八隻,鳳凰何少鳥何多,啄盡人間千萬石。」這是標準的數學詩[1+1+(3X4)+(5X6)+(7X8)=100]。
 
數學詩在中國源起甚早,例如,西元400年左右,東晉年間,即有《孫子算經》,明數學家程大位著有《算法統宗》,兩書算題用字,如詩般之美。
 

《孫子算經》例子:

 

今有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個)頭,下有九十四(隻)足。
 
問:雉、兔各幾何?
 
已知:
 
頭35(個)
足94(隻)
 
兔四足、雉二足,假設籠裏全為雉數,則2足之雉(應)有:94/2=47頭(但籠裏只有35個頭)
故而可用古法推算:47(個頭)—35(個頭)=12(個頭)(兔子之數);35(個頭)—12(個頭)=23(個頭)(雉之數)
 
如用代數計算則:
 
設 X=兔;35—X=雉
 
解一元(X)一次方程式:4X+[2x(35—X)]=94
X=12;35—12=23
 
答案:兔12隻,雉23隻。
 

《算法統宗》例子:

 

一百饅頭一百僧,大僧三個更無爭(一人吃三個),小僧三人分一個,大小和尚得幾丁?
 
用代數計算:
 
設 X=大僧(數);則100—X=小僧(數)
 
解一元(X)一次方程式:3X+[(100—X)x1/3]=100
X=25100—25=75
 
答案:大僧75人,小僧25人。
 
(封面:網上圖片)

彭家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