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goodtalk、經濟3.0及香港亞太研究所主辦的「退休保障 我保你大」論壇,早前於香港中文大學舉行,多位嘉賓先後向觀眾分享對退休保障的見解。本社記者到場聽講,將幾位講者的演講內容整理,將陸續刊登。以下為劉嘉鴻先生演講內容。
全文如下:
先前的幾位講者都說了些很宏觀的看法,雷教授說將來人口老化,周教授就教我們計數,徐家健說經濟理論。我就比較悶的,今天會說一些悶和很老套、很微小的事。我不說宏觀經濟概念,我說退休金基本概念。
退休保障基本概念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參加過一些發佈會,特別是二千年前後推出強積金那時。其實退休金有兩種,一種是界定福利,即是你將來拿的錢是界定了的,例如長期服務金、公務員的長俸、全民老年金。以長期服務金做例子,計算方法是三分之二乘以人工再乘以年資。為何是界定福利呢?因為你將來拿的錢是根據方程式計算。全民老年金一樣,例如將來拿到3,000元,或者3,500元的退休金,能告訴你的。
第二種,就是界定供款,即是將來拿到多少錢是不肯定的,但供入去的錢就能告訴你。例子很簡單,就是強積金。你自己和僱主各供5%,供了到戶口內,但將來拿到多少錢是不知道的,但起碼能告訴你是供5%。
一路以來說退休金,最基本的道理就是這兩個了,一路討論,很多不同的方案,都是這兩種。
界定供款計劃,為何說強積金呢?我們要談風險問題。為何要談呢?因為這是關鍵,為何有些學者堅持不可以行全民退保,政府堅持不可以全民退保,而一定要用強積金的?其實關鍵就在風險問題。界定供款,其實供了入去的錢就沒有風險的了。就像強積金般,僱主沒有關係的了,就由市民或僱員自己承受所有風險。包括你自己去投資,你知道自己會賺多少蝕多少,有投資風險。當然還有通脹風險,你以為自己賺3%很多嗎?原來通漲5%、7%的。你以為賺了,其實將來會變得更加少(錢)。所有都是由市民或僱員承擔的。
第二是長壽風險,也是由僱員自己承擔的。但如果是界定福利的話,正正相反,僱員幾乎是沒有風險的。有少少風險,例如長期服務金會拿不到的,因為公司倒閉了。但這是說私營的,公營計劃理論上政府不會倒閉吧。但可能她會改法例,改了方程式令你拿少了錢,所以有少少風險。但對一般市民來說,他大概會知道自己會拿到多少錢,例如全民老年金,3,500就是3,500元。
但在界定福利計劃,就是由政府承擔所有風險,包括到底怎樣供,剛才說過的隨支隨付、專項專款等。第二是投資風險、通脹風險,都是由政府承擔。因為你供了給政府,政府就要背負起這筆錢,賺的是政府賺,蝕也是政府蝕。這是關鍵的,很多朋友剛才說我們要繼續運行強積金,強積金是世界潮流。但其實強積金內在本身有兩大成本是從來無人考慮,就認為它很好,政府不需要承擔風險,總之判了出去就你自己「搞掂」。
強積金真能保障退休生活?
第一個問題,剛才雷教授也說,強積金是好的制度。但其實我不明白為何大家說它是好制度,它明明是一個退休制度,只不過幫大家在退休前儲了一筆錢,你退休後怎運用這筆錢是不知道的。你可以明天拿去過大海賭博,一筆過全輸掉,就所有錢沒有了。這是否一個退休計劃呢?是否真的做到一個退休保障呢?不是。
即使我真的拿着很多退休金,不知道在座有多少老年人,拿着一百萬、兩百萬,你也會自己想怎樣投資。一個人,當你強積金儲了二百萬、三百萬,你也要承擔你退休後怎樣投資這筆錢的風險。不是以為買匯豐(股票)就行了,匯豐也可以由70跌到50元的。所以大部分退休人士會特別將這些退休金很保守地投資,可能是定期存款。因為他怕蝕了,沒有再多幾十年去賺回來。所以他會買一些很保守的投資工具,但他也面對通脹風險。
反過來,如果將所有人的強積金,都集在政府上,政府可以不只買定期的,為何呢?因為政府不是一個人,一個人蝕了就走不了,但政府是由很多人組成,她可以承擔,吸收這些投資風險。你一個人只能買一個定期,不可以買股票了,因為怕它蝕20、30%。政府可以買風險高一些,但回報高些的工具,因為她集合了所有錢。如果政府將這些錢集起來,以老年金發放的話,其實和把所有錢散給大家的總體回報是完全不同的。因為你們每一個人可能只是放在定期存款,但政府集起來可以買很多不同的工具賺到很多錢,但唯一問題是要承擔長壽風險。
外匯基金,平均二十年做得到高於通脹率2-3%(回報),如果你自己一個老年人,你有沒有把握去買一些投資,做到高於通漲2、3%回報?做不到,因為你怕蝕。其實將所有錢集起來,總體而言是有着數的。用2014年人口壽命計算,其實一個六十五歲的香港市民,男女平均是二十一年(退休後壽命),但如果將這筆錢集中在政府,而政府比起一個單丁的外人多賺1、2%回報的話,其實市民是可以拿到平均百分之十三的退休金。或者,不拿百分之十三,就可以把原本的退休金多攤長三年或以上去拿。但政府要承擔長壽風險,政府將所有錢集中,多賺錢,政府可以在每1%額外回報,就多承擔三年的支出。
第二,大家知不知道強積金的成本很高?剛才黃友嘉也說要盡量降低。但其實強積金計劃有一項是永遠無法減低的,它的行政成本比全民退休金要高很多。因為強積金要做什麼啊?每個月供款購買基金,每一日要計算每單位價格,又可以基金轉換,贖回基金,每個人又有戶口資料,又定期發放財政報表,這些全都是行政成本。這些是無論積金局怎樣迫銀行不要賺錢,怎樣迫都減不了的。
全民老年金的行政成本
但話說回來,全民老年金,有什麼行政成本,是沒有行政成本。只要做兩件事,一是僱員加僱主5%供入一個中央基金,可以當成稅收去收。第二是只需社署或政府記下你多少歲。沒有其他了,不需要每日去計計戶口又多了幾多,沒有這些,只要說你今年幾多歲,到你65歲就來拿錢。界定供款計劃本質上成本高過界定福利計劃很多,是怎減都減不了,因為兩件事有根本性的不同。
現時的強積金大概是1.2-1.5%行政成本,我問過很多業內人士,其中有0.6到0.7%就是行政成本,而這些成本是沒有辦法減的。所有強積金計劃都要讓成員知道戶口有多少錢,基金轉換,每年出一份報表給你,這些行政成本無得減。但如果是做界定福利計劃,這些行政成本是完全沒有。減了0.6到0.7%的行政成本,剩下的0.5到0.8%就是基金經理收的。如果做全民老年金,大家的錢集起來,那這筆錢(行政費)是否減得了?我認為是可以的。
剛才黃友嘉博士說6,000億,如果政府作為一個基金單一擁有者,這6,000億一係拿去給金管局投資,其實不需要特別多錢,金管局現在投資幾萬億。如果將這6,000億外判給基金經理,你想想,基金經理對6,000億,幾錢都肯做啦!如果是6,000億,收0.1%行政費也肯做啦。這亦是界定福利計劃,或者中央基金能省到的地方,是任你黃友嘉博士怎說,積金局怎樣迫都減不了的。
如果我們有了全民老年金,界定福利計劃的路,保守點每年省到0.7%,一個25歲去到65歲的人,40年是省下差不多40%。而這40%是系統性的,走界定供款的路,就是每年貴0.6、0.7%,無辦法解決的。而集中起來的話,就省了每年0.6、0.7,40年省了大約40%,又可以化為長壽保險,可以多拿8年的錢。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