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建議,本港明年3月全面落實新冠肺炎「疫苗護照」,希望在整體接種率接近九成後,向國際社會逐步開關。
疫苗護照達標,國際通關有望
根據袁教授的「疫苗護照路線圖」,「3月時就要真的每人都跟隨,不可以無打針上班上學,去到3月起碼先打兩針,然後就視乎接種率是否去到逾90%,開始開放對一些低危地方,到時Omicron應已令外國很多人口已有自然免疫,然後再說一次,去到7月一定有三針,或者5月有三針,於是暑假時可以博一博,全面開放。」
原則上我同意向國際社會逐步開關前,本地的整體接種率(以及打第三甚至第四針)需要達到一定的程度,因為外國的經驗是染病死亡率,取決於一個人是否接種了疫苗。美國最新(10月底)的數據顯示,沒有接種疫苗的一星期死亡率(括所有染疫和沒有染疫人士)高達0.0035%,是已接種疫苗人口的七倍!
問題是,什麼才是足夠高的接種率?我們又是否要以「疫苗護照」來提高所有年齡層的接種率,例如規定無打針的小朋友不能上學?
我們首要考慮的是不同疫苗政策的成本效益,其中不同年齡層在接種疫苗前後的死亡率,是一個重要指標。袁教授稱他作為科學家只講真相,那我就和袁教授談談美國的數據吧。
疫苗政策成本效益如何得出?
同樣根據美國10月底的數據,當地80歲以上未接種疫苗人士,一星期的平均死亡率高達0.28%,是已接種疫苗的老年人的五倍以上,催谷老年人打針於是有一定道理;不過,疫苗在年輕人身上的作用卻少得多,例如無論是已接種還是未有接種疫苗的12至17歲年輕人,其疫症死亡率都只有0.00002%。
0.00002%是一個什麼概念?根據美國政府的數據,在2017至2019年期間,當地每年平均每10萬人有12.4人死於交通意外,換成每星期的死亡率剛好就是0.00002%。
我不完全反對年輕人接種疫苗,想問的是作為一個只講真相的袁教授:在醫學界普遍認為疫苗最大功效在於防止重症和死亡而不是防止染病和傳播(即打針的正面界外效應並不如之前認為那麼高),年輕人打針的個人邊際效益又近乎零,加上年輕人本身因疫症而死亡的機會與交通意外的死亡率相約的情況下,「不可以無打針上學」的成本效益計算是如何得出來?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