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現代解釋等同西方國家的”University”,許多中學生有升讀大學的夢。大學是幼稚園、小學、中學之後的學習階段,英文是由”universe”演變而成,表示宇宙,有很大很大的空間,即是做學問、學術研究(academic research)的空間。
大學的目的是創造新學問,尋找新發現。因此,大學與學校(school)有顯著的不同,大學生要懂得自學和研究,將來可以自行解決新問題。大學之內,教者稱為教授”Professor”或導師”tutor”,而不是稱作”teacher”。
儒生集記 四書成典
在中國古代,《大學》是一本經典。和《中庸》一樣,原本只是《禮記》其中一章(chapter),但因為內容太重要了,到北宋有不同人加以提倡及重視。最後由南宋的理學集大成學者朱熹修訂,並將其升格為一本獨立的專書(book)。
《大學》跟《論語》、《孟子》及《中庸》並列為四書(The Four Books)與五經 (The Five Classics)(《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被尊奉為儒學最核心的經典,地位非常比尋常。自明朝開始,四書成為科舉考試的範圍,所以每個讀書人必須懂得四書。可惜至清代,滿州皇朝為箝制漢人思想,用八股文取士,重視形式、忽略義理,以消減漢人的反清情緒,消耗漢人的精力於八股文之中!
根據《史記》記載,《大學》為曾子所寫。可是《大學》既是《禮記》其中一篇,而根據《漢書.藝文志》所記:「《記》有百三十篇,為七十子後學所記。」因此,不可能是春秋時期曾子所著。其實所謂百多篇的《禮記》實際是孔門後學輯錄先賢之言而成,應視為儒生的筆記,不能指是某一人所作。《大學》的內容也沒有子曰或曾子曰等話語,不似是曾子或他的弟子所記,估計應是西漢初年成書。
程顥:初學入德之門
其實《大學》也有不同的版本,現試簡單交待:因為《禮記》原初共有131篇,由於篇幅太多,戴德及戴聖兩叔侄分別把內容重編成85篇和46篇,前者稱作《大戴禮記》,後者稱為《小戴禮記》。《大學》本為《小戴禮記》其中一篇;至東漢經學大師鄭玄為《大學》作註,到唐代孔穎達又有注疏。
及至北宋,大學者及政治家司馬光將《大學》從《禮記》中抽出,獨立成書,並作《大學廣義》,使《大學》的地位大大提高。及後理學家「大程」程顥認為《大學》是「初學入德之門」,遂作《大學定本》;而他的弟弟「小程」程頣則懷疑《禮記》之文有簡編散脫之處,便對各章次的次序有所調動。
最後,南宋的朱熹繼承了二程,把《大學》的內容及章次進一步修訂,遂作《大學定本》一卷。朱熹並為四書作集註,自此,一鎚定音。現代人所看到的都是朱熹的版本。
先讀大學 定其規模
《大學》一書,經文只有205字,共十傳,卻是儒學的大網或架構,簡稱為「三綱領」及「八條目」,是南宋朱熹以後的儒者或讀書人必修必讀的「核心科目」,而這四本書的閲讀,是有先後次序之分,《大學》、《論語》、《孟子》和《中庸》。根據《朱熹語類》載:「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立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
我認為《大學》的第一章第一節必須熟讀和背誦,以便牢記於心: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為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止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意思並不難理解:成人成己的方法是要彰顯自己與生俱來的德行(善);親近關愛他人;直到最善的自己。修練的方法是要懂得「知止」(To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以最終極目標(The ultimate concern)是大愛和至善;而儒學的心法是「止、定、靜、安、慮、得」。除了三大綱領,六大過程外,還有八大層次,往後的文章我會嘗試為大家較詳細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