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咀半島的隱世古蹟

爛泥灣五村與對岸白筆山的紅山半島共享大潭灣的美景,但爛泥灣五村距離石澳道頗遠,與世隔絕。五村的居民大多已經搬走,留下不少空置平房,日見破落。
港島東南面的鶴咀半島,豪宅林立,但亦有少數村落仍然留存,歷史最久的有石澳、大浪灣村和鶴咀村。面向大潭灣也有五條村,由北至南是爛泥灣村、東丫村、東丫背村、銀坑村和土地灣村,合稱「爛泥灣五村」。最近東丫背村被傳媒揭發有前高官和富豪將寮屋擴建成海邊豪宅,令這一隱世村落揚名。
 

半島上的軍事設施

 
爛泥灣五村與對岸白筆山的紅山半島共享大潭灣的美景,紅山半島豪宅鄰近大潭道,交通方便,但爛泥灣五村距離石澳道頗遠,由岸邊至馬路要走700多級石級。除非有良好的腳骨力,或有船艇作為交通工具,否則住在村中有如與世隔絕。即是之故,五村的居民大多已經搬走,留下不少空置平房,日見破落。
 
1930年代戰火迫近香港的時候,英軍曾在港九新界興建許多軍事設施,大潭灣是其中一處防守重地。由於白筆山盡是懸崖峭壁,故防禦工事集中於爛泥灣五村。這五村身處凹入的海灣,位置隱蔽,守着大潭灣入口,軍事上具有戰略價值。
 
土地灣和東丫村建有機槍堡,兩者的槍孔向着不同方位,互為配合。東丫村還有探射燈台,用作夜間照明。東丫背村則有一座建於高處的軍事設施,看來是觀測台。銀坑有小型碉堡,爛泥灣有一座似是營房的建築物。
 
在鶴咀半島東岸的石澳也建有機槍堡、探射燈台和觀測台,對付由東面入侵的敵船。1941年日軍兵臨城下,英軍再於鶴咀半島高地興建兩座炮台,名為博加拉和德己立(後者又稱鶴咀炮台),並在附近岸邊設置機槍堡和探射燈台,增強鶴咀半島的防禦能力。但日軍最終沒有在港島南部登陸,這些設施未能發揮作用。
 

石澳最早三鄉村

 
石澳最初是一條石礦村,據1841年5月的人口統計,有150人居住,居民除了打石,也以捕魚、養豬及耕種維生。20世紀初,石澳開始出現變化,一班英商組成石澳發展有限公司,向港府申請大片土地供他們休憩。1924年港府批出數個面積龐大的花園地段和一批鄉郊建屋地段給該公司使用,並以公帑興建連接市區和石澳的道路。村民指港府當年以不公平的措施徵收土地,令他們喪失了九成產業。
 
與石澳相距不遠的大浪灣村,同樣背山面海,因巨浪直衝而得「大浪」之名。遠古年代曾有人在岸邊石崖留下複雜的刻紋,有幾何圖形和抽象的鳥獸紋。據專家分析,先民留下這些刻紋可能是為了鎮撫怒海,保佑他們出海平安,相類似的石刻在大浪灣對面的東龍島亦可找到。
 
鶴咀半島另一條較早出現的村落是鶴咀村,居民姓朱,其先輩在乾隆年間已到來開村,過着農耕生活。後來因位置偏遠,出入不便,大部分村民遷往石澳或市區。村中有一座建於19世紀的麻石更樓,可見當年治安不佳。更樓曾作為課室之用,直至1967年有村校落成為止,但如今村校亦已荒廢了。
 
鶴咀村的更樓全由麻石建造,香港少見。
鶴咀村的更樓全由麻石建造,香港少見。
 
石澳村、大浪灣村和鶴咀村的村民關係密切,有些更互相通婚。石澳的天后古廟是他們的信仰中心,每年三村村民聯合賀誕,上演神功戲。另外每隔十年則合辦太平清醮,醮神祭幽,同時讓四散各方的村民有機會聚首一堂。今年為石澳節打醮年,年底又將有一番熱鬧。
 

香港第一座燈塔

 
香港開埠後,對外交通不算繁忙,直至1869年蘇彝士運河開通,東西貿易才愈益頻密。1875年港府在鶴咀半島建立香港首座燈塔,高9.7米,呈圓柱形,為出入船隻導航。1893年橫瀾燈塔啟用,不久鶴咀燈塔便停止運作,直至1975年改為自動化操作,又再亮起燈光。
 
鶴咀燈塔面向外海,是香港第一座燈塔。
鶴咀燈塔面向外海,是香港第一座燈塔。
 
戰後大東電報局(其後改組為香港電訊)在博加拉炮台舊址設立電話通訊站、地面衛星接收站和海底電纜站,外人到來需向有關方面申請。1990年香港大學在鶴咀燈塔旁興建海洋科學研究所,1996年漁護處指定該處為海岸保護區,保育海洋資源及進行科學研究。現在該區有限度開放,市民可沿鶴咀道直達鶴咀燈塔,暢遊周邊地方。
 
鶴咀半島位處港島一角,地理上頗為隔涉。正因如此,歷史建築未有拆卸,仍然維持原貌。大浪灣石刻和鶴咀燈塔已被列為法定古蹟,鶴咀更樓、德己立炮台、博加拉炮台和石澳巴士總站則是二級歷史建築。1891年重修的天后古廟屬三級歷史建築,石澳海邊的機槍堡、探射燈台和觀測台正待古諮會評級。
 
(圖片由作者提供)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