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遊人前往西貢,不是直抵海旁的餐廳吃海鮮,就是轉車或乘船到郊野暢玩,甚少人會走入西貢舊墟細看這片饒有風味的社區。舊墟面積不大,狹窄的街巷縱橫交錯,店舖林立。最矚目的當然是天后古廟和協天大帝廟(關帝廟)了,兩廟相連,形成五開間的建築群,每一間均以鑊耳型山牆分隔,甚有氣勢。
墟市前身是市集,100多年前已經出現,方圓一帶的村民和漁民在此買賣或以物易物。墟旁原本只有一間天后廟,因日久失修,1916年重建。從捐款碑上刻鑿眾多的商店名字,可知當年墟市繁盛。同年居民又將附近油麻莆村的協天大帝遷來,建於天后廟旁,更加突顯墟市的商業色彩。
富有歷史價值的除了兩座相連的廟宇外,還有樓高兩層的方氏大屋。它是墟內最古老的大宅,帶有西式建築風格。戰後復辦學校,但因缺乏校舍,曾暫借方氏大屋上課,其後搬至天后廟旁,名為「西貢公立學校」。該校已於1995年停辦,校舍空置已超過20年了。
萬宜灣新村
西貢墟出現最大變化是在1970年代,當時政府為解決水荒,在西貢官門海峽興建萬宜水庫。水道旁有爛泥灣村(李屋、鄒屋、萬屋、陳屋)和沙咀村,村民需要搬遷。政府在西貢墟天后古廟前填海闢地,建造十幢五層高的樓宇安置村民,1973年首批房屋落成,名為「萬宜灣沙咀新村」。至於在官門海峽生活的漁民,則搬往西貢對面海的官門漁村和萬宜漁村。
自此西貢墟大部分地方不再臨海,天后古廟前的海岸線伸延至今日的西貢碼頭。有居民不滿廟內天后的視線受阻,認為會影響風水,於是向理民府陳情。最後當局在廟前闢出一條風水線,直通海邊,不許興建房屋。其後房協撥款活化西貢墟,將天后廟前面的停車場改建為廣場,2010年完成。
基督教傳入
我每次乘車來到西貢墟,都會被路旁一座雪白的西式樓房吸引,特別是藍天的日子,建築物更為動人。外觀上它是住宅設計,二樓有西式拱形遊廊,兩旁各有一座向外突出的更樓。但牆上的文字顯示,它是西貢崇真堂和西貢樂育幼稚園的所在地,與建築物的風格不大相稱。
其實這座樓房原是商人李水生的住宅,約1940年建成,日治時期被徵用為日本憲兵隊總部。1945年日皇宣布投降,但在西貢的日軍卻拒絕撒出憲兵隊總部。有一天東江縱隊游擊隊逼令他們投降,期間發生槍戰。日軍見大勢已去,趁黑夜乘船離開。英國重新接管香港後,游擊隊遵照上級指示將保護西貢的責任交回英方,交接儀式就在這大屋進行。
1954年基督教崇真會購入這大屋作為樂育神學院的院址,上層供學生住宿。1966年神學院併入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的神學院,原址給西貢崇真堂遷入,同時開辦幼稚園。
許多人見到「西貢崇真堂」名稱,會混淆油麻莆村的西貢崇真學校,以為是同一教會。其實前者是基督教,後者是天主教。天主教早於1866年已到來傳教,曾在西貢墟建立小堂。崇真會則於1947年在西貢墟成立崇真堂,當時的居民對外來宗教並不抗拒。
1924年天主教的丁味略神父在油麻莆創辦崇真學校,讓區內兒童接受教育。1959年在學校旁建立西貢聖心堂,代替墟內的舊聖堂。現今後山還有天主教徒的專用墳場,可見天主教在西貢的悠久歷史。
舊墟面貌
1950年代初的西貢墟最為繁盛,當時聯合國對華實施貿易禁運,偏處一隅的西貢墟成為「走私中心」,貨物經由該處運往內地,吸引其他地區的人前來開設店舖。60、70年代漁業開始衰落,許多漁民轉營其他行業,有些從事海鮮生意及經營酒家。到了80年代,海傍街先後出現十多間海鮮食店,形成一條「海鮮街」。
今天遊走西貢舊墟,可以感受昔日居民的生活印記,同時亦看到基督宗教在這區的發展歷史。當局為安置爛泥灣(今稱萬宜灣)村民而填海建屋,令西貢墟面積擴大,但舊墟依然保留舊式味道。眾多老店中最有特色的是一間打鐵舖,麥老伯過去每日坐在門口親手製作鋅鐵信箱、容器和用具,可惜他在2015年6月以99歲高齡逝世,令舊墟失去一寶。位於舊墟邊陲的西貢戲院已經結業,但建築物未有拆卸,曾改為酒家,現在分租給多間商店和食肆使用,令生命可以延續下去。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