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的人生需要學會做減法

人生的追求需要有,但人生的慾望卻必須學會「減」。
積極的人生需要學會做減法。生活中,很多人往往自尋煩惱,自己給自己套上枷鎖。這是內心裝了太多的慾望、得失和放不下,自然處處受其牽累。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說:「減得一分人欲,便是復得一分天理。」擺脫負累的「冗雜」,回歸自己的本心,就會活得輕快灑脫。
 
《傳習錄•薛侃錄》中有云:「先生曰:『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欲,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
 
王陽明說,我們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做人,每天都要減少,而不是增加。減了一分慾望,就恢復了一分良知,這是多麼輕快灑脫的事。
 
每天拼命和慾望打交道的人,是否可以擁有一顆平常心?答案絕對是否定的,因為慾望本身就是我們平常心的敵人,它存在的價值,就是讓你和平常心絕緣。
 
只有減少慾望,你才能心情平靜,只有心情平靜了,你才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良知,才會有無處不在的平常心。
 

心靜則平

 
古希臘哲學家艾皮科蒂塔說,一個人生活中的快樂,應該來自盡可能減少對於外來事物的依賴。其實,哲學家大都採用象徵意義,所以,他說的外來事物就是我們對外在世界身外之物的慾望。遺憾的是,很多人沒有這種認識。
 
有個年輕人到一座禪院去,在路上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考考禪院裏的老禪者。來到禪院,二人坐下喝茶,他冷不防地問了一句:「什麼是團團轉?」老禪者立即回答:「皆因繩未斷。」
 
後生大吃一驚,認為老禪者未卜先知。老禪者就問:「什麼使你如此驚訝?」
 
後生說:「您居然有神仙之術,我今天在來的路上,看到一頭牛被繩子穿了鼻子,拴在樹上,這頭牛想離開這棵樹,到草地上去吃草,誰知它轉過來轉過去都不得脫身。我以為師父既然沒看見,肯定答不出來,哪知師父出口就答對了。」
 
老禪者微笑着說:「我根本不知道你看到了這件事,你問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問的是牛被繩縛而不得解脫,我答的是心被慾望糾纏而不得超脫。現在,我知道了這件事,那就以這件事做個總結吧。其實,眾生就像那頭牛一樣,被許多煩惱痛苦的繩子纏縛着,生生死死不得解脫。而如果那頭牛沒有繩子牽纏,定會快樂。所以減少那根繩子,就是減少了慾望的糾纏,就能快樂灑脫。」
 

減去煩惱

 
實際生活中,可惜的是,我們大多數人都和那頭牛一樣,喜歡在鼻子上拴上一根慾望之繩,我們以為這是追求,其實那隻是內心不能得到滿足的慾望。
 
追求可以成為一種快樂,慾望卻永遠都只是生命沉重的負荷。梁曉聲在《中國生存啟示錄》一書中曾寫道:「一種人生的真相是——無論世界上的行業豐富到何種程度,機遇又多到何種程度,我們每一個人比較能做好的事情,永遠也就那麼幾種而已。有時,僅僅一種而已。所以即使年輕着,也須善於領悟減法人生的真諦:將那些干擾我們心思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從我們人生的「節目單」上減去、減去、再減去。於是令我們人生的「節目單」內容簡明清晰;於是使我們比較能做好的事情凸顯出來。所謂人生的價值,只不過是要認認真真、無怨無悔地去做最適合自己的事情而已。」
 
人生的追求需要有,但人生的慾望卻必須學會「減」。生活中,很多人往往自尋煩惱,自己給自己套上枷鎖。這是內心裝了太多的慾望、得失和放不下,自然處處受其牽累。簡化人生的「節目單」,把那些冗餘的慾望減去,使自己的心靈更加純淨,目標更加清晰,如此才能輕裝簡從不斷前行。
 
原刊於淨空法師公益學習平台,獲作者授權轉載。
 
(封面圖片:Pixabay)

淨空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