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文化符號:九龍城寨

最近一齣電視劇令很多人再度關注九龍城寨,劇中的城寨英雄拳來拳往,一身武功,但實際的城寨英雄是一班不顧惡劣環境幫助弱勢社群重過新生的教會人物。
封面圖片:昔日的城寨面貌只能從舊照片和模型中領略一二。(作者提供)
 
1994年九龍城寨清拆時,許多人包括中英雙方都高興這塊龍蛇混雜的三不管地方終於消失,香港的污名亦得以洗去。若干年後,有日本和西方人士出版城寨書籍,輯錄了大量相片和地圖,將城寨的奇特景象變成代表香港某個特定時空的文化符號,港人才醒覺沒有在城寨清拆之前入內走走,用相片和文字將城寨生活記錄下來。
 
香港建築中心早前舉行「十築香港」選舉,讓大眾從專家挑選的100座建築中選出十大最愛建築,令人意外的是,已不存在的九龍城寨竟然入選十大,可見這處雜亂無章但亂中有序的地方仍然深入民心,而且受人喜愛。投票的市民相信有不少從未入過城寨,只在舊照片中回味。今天城寨舊址已變成九龍寨城公園,鳥語花香,已感受不到半點昔日情懷了。
 

清拆前的城寨

 
城寨如同一個遺世獨立的小社區,面積約6.5英畝(26,000多平方米),清拆前約有300幢10至14層高的樓宇,共約8,300個單位,住了3萬多人。以面積計算,人口密度堪稱世界之冠。外圍也有另一奇景,到處掛滿牙醫或診所招牌,經營者都是無牌醫生,他們由內地來港,因資格不獲港府承認而選擇在此謀生。
 
我首次進入九龍城寨是由已故掌故家魯金引路的,當日艷陽高照,城內卻不見天日,街巷異常幽暗,並經常要躲避從高處滴下來的水。樓宇互相緊貼一起,山寨廠和店舖櫛次鱗比,容易迷途。當我懂得門路後,便大膽地在城內穿梭,還走上天台,看飛機低空掠過,感受震耳欲聾的噪音。
 
今天我們享有方便的水電供應,在昔日的城寨並非必然。有人在一些樓宇天台設立水箱,向繳交了費用的住戶提供食水,水務署則在城寨外圍裝置街喉,讓居民取水回家。電力雖可深入城寨,但不合章法的電線隨處可見,偷電情況普遍。垃圾收集有代理商負責,但不少人寧願將垃圾棄置於天台或公眾地方,以致環境惡劣。
 

清朝衙門

 
城寨內南北走向的主街有西城路、大井街、老人街、光明街和龍城路,東西走向有龍津道、龍津路,東西再轉南北走向的有社公街。佔據中央位置是一座三進兩院式的老人中心,乃昔日九龍巡檢司衙署,俗稱「衙門」。
 
衙門於1847年建成,1899年英國接管新界時,以寨城官兵參與抵抗為藉口,脅逼他們撤離。1903年聖公會聖三一堂牧師鄺日修向港府申請租用空置的衙門,作為老人院和孤兒寡婦所,起名「廣蔭院」,在正門門楣刻上 ALMSHOUSE(濟貧院)。
 
衙門一直沒拆,到九龍城寨清拆時仍獲保留,成為唯一見證九龍寨城早期歷史的建築物。1995年九龍寨城公園建成後,衙門用作展示歷史的展覽館。
 
衙門是早期九龍寨城唯一保存下來的舊建築。(作者相片)
衙門是早期九龍寨城唯一保存下來的舊建築。(作者相片)
 
城寨歷史大概可分兩個階段:1847年清廷建造的九龍寨城,及20世紀三不管年代的九龍城寨。前者已有許多學者研究,展覽館亦側重這一方面,對戰後最多人有集體回憶的城寨生活只輕輕帶過,沒有詳述。
 
展覽館門外放了兩尊嘉慶七年(1802年)的古炮,館內展示的文物有咸豐年間大鵬協副將張玉堂書寫的「墨緣」和「壽」字石碑,以及光緒十二年(1886年)的「刊刻會議」石碑,記載當時衙門士兵出差配餉開支事項。
 

龍津義學

 
清朝官員除了在九龍寨城設置政府機關外,亦在城內興辦義學,並以地租稅收填補開支。義學取名「龍津」,三進式建築,規模與衙門相若。除了教育,也兼作公所,給官民開會商討事務。1899年寨城官兵撤離後,義學便遭廢棄。
 
其後有人在學校舊址興辦新式義學,但1950年一場大火,將學校焚毀,剩下頽坦敗瓦,成為貧民蝸居之所。城寨清拆時尋回「龍津義學」門額,刻了道光丁未(1847年)季秋,下款是「新安縣知事王銘鼎書」,現擺放展覽館旁。另外還一對石門聯,寫上「其猶龍乎,卜他年鯉化蛟騰,盡洗蠻煙蛋雨」,「是知津也,願從此源尋流溯,平分蘇海韓潮」,現嵌在「魁星半亭」入口兩側。
 

南門遺址

 
當局清拆城寨期間,古蹟辦進行考古工作,發現寨城東門和南門的門基保存完成,並清理出一條沿內牆建造的排水溝和旁邊的石板街。最大收穫是在南門找到兩塊石門額,分別刻有「九龍寨城」和「南門」,前者年份是道光二十七年季春月穀旦(1847年),下款有三位官員名字:廣東巡撫部院黃(黃恩彤)、太子少保兩廣閣督部堂宗室耆(耆英),和廣東全省水師提督軍門呼爾察圖巴圖魯賴(賴恩爵)。南門遺址和昔日衙門在1996年已被列為法定古蹟。
 
九龍寨城公園的小徑按城寨的街巷命名,但已非昔日的窮街陋巷,一切被認為藏污納垢的景貌都在中英雙方取得共識下清掃一空。
 

城寨英雄

 
最近一齣電視劇令很多人再度關注九龍城寨,劇中的城寨英雄拳來拳往,一身武功,但實際的城寨英雄是一班不顧惡劣環境幫助弱勢社群重過新生的教會人物。
 
當年建築署以江南園林布局設計九龍寨城公園,在四處地方放置太湖石紀念五位傳道人,包括最先進入城寨服務的鄺日修牧師。碑上文字稱他「自1890年起陸續在城寨內辦學、贈醫施藥、設立窮人院。他節衣縮食照顧老少貧民的食宿康樂需要,為居民鞠躬盡瘁至1921年離世。」 
   
中華傳道會牧師劉知三於1952年開展城寨服務,透過「恩光贈診所」助人戒毒,又創立學校、青少年中心和老人活動中心。女傳道人潘靈卓(Jackie Pullinger)於1966年孤身由英國來港,在城寨花了20多年時間叫黑幫改過,叫妓女從良,叫癮君子戒毒。另外還有幫助城寨吸毒者戒毒的韋麟趾(Dr Rick Willans)和韋真示東(Dr Jean Stone Willans)夫婦。城寨因為三不管,教會才有較多機會入內填補社福服務,為城寨居民作出貢獻。
 
紀念女傳道人潘靈卓的太湖石。(作者相片)
紀念女傳道人潘靈卓的太湖石。(作者相片)
 

陳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