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李焯芬:從科學角度看佛教的「空」

──科學視野中的佛教三之二

能量和物質之間的變化就如色與空的關係,色即是空,色空是不二的,而這些物質也是剎那間生滅的。

編按: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佛陀的「苦、集、滅、道」四諦觀頗為接近現代科學方法論。同樣地,緣起觀與自然科學的成因與效應有異曲同工之妙。公大講堂邀請李焯芬教授就佛法中的四諦觀、緣起觀及襌修,探討與現代科學之間的關係,分三篇刊出,此乃第二篇「從科學角度看佛教的『空』」。

從物理學角度看,現代物理學一個重要的學術領域叫做量子物理學。在量子物理學中,大家都相信茫茫宇宙中真正有物質的比例佔4%,也即是我們肉眼能看到的宇宙。然後有23%是暗物質,暗物質是看不到的,物理學家透過宇宙星雲之間的引力作用來顯示有暗物質的存在,所以才達到現在宇宙的平衡狀態。暗物質是看不到的靠推算出來。現代物理花很多氣力去探究暗物質,其中一個主要的科學家是美國的華裔科學家丁肇中教授,畢生都在研究暗物質,並獲得諾貝爾獎。

剩下的就是看不到的,好像什麼都沒有但實際上又不是什麼都沒有的能量場。茫茫宇宙中有73%是龐大的能量場,你看不到,但實際上並不是什麼都不存在。這個能量場在一個特定條件下會有高度集中,能量集中的時候就可以轉化為物質。愛因斯坦著名的通式E=MC²就是反映能量和物質如何轉化的一個方程式。E就是能量,M是物質,C是光速,能量如果高度集中的時候可以透過這個方程式轉化成物質。這些物質就是我們所說的粒子。這些粒子是成雙成對生出來的,有的是正電量,有的是負電量。有時候一對粒子生成之後,正負粒子一相撞會忽然間就湮滅掉,又轉化成能量。

在茫茫宇宙中,無時無刻有能量因高度集中而轉化成物質粒子,同時有一對一對的正負電量的粒子因相撞而湮滅又變回能量,也就是說物質和能量的轉化是無時無刻不斷發生的。這和佛教所說的「剎那生滅」很接近;看不到的能量場忽然轉化成物質出來,這也和佛教提出的「真空妙有」十分相似。再到《心經》所說的「色即是空」,「色空不二」,色是你看得到的現象,空就是看不到的。能量轉變為物質,就如由空轉變為色。當物質因為粒子的碰撞而又變回能量,變得看不見的時候,就如色變回空,看不到了。所以「色空不二」的意思就是能量和物質是同樣的一樣東西,不過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在茫茫宇宙中,無時無刻有能量因高度集中而轉化成物質粒子,物質和能量的轉化是無時無刻不斷發生的,這和佛教的「剎那生滅」很接近。(Peakpx)
在茫茫宇宙中,無時無刻有能量因高度集中而轉化成物質粒子,物質和能量的轉化是無時無刻不斷發生的,這和佛教的「剎那生滅」很接近。(Peakpx)

佛教的「空」當然不是什麼都看不到這個意思,剛才我們說「空」是因緣條件具備我們就看到,不具備就看不到,但整體來說是有個很接近的概念。能量和物質之間的變化就如色與空的關係,色即是空,色空是不二的,而這些物質也是剎那生滅的。整體來說,日月星辰包括地球都是源於茫茫宇宙的能量場中,都是由於能量凝聚而產生出來。

近代物理還有一個概念叫做無的物理學。美國塔夫斯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Alexander Vilenkin就是專門研究宇宙能量場,他有本書叫A Universe From Nothing,他認為宇宙產生於連空間和時間都沒有的一個夢的狀態。還有一個近年在量子物理學提出的概念是,宇宙就像我們一樣,可以生孩子還會有孫子,有父母親血液的宇宙,不斷擴張。

科學角度中的四諦觀

我剛才也提到釋迦牟尼兩個重要的感悟之中第二個是四諦觀。四諦觀在佛典中就是「苦、集、滅、道」。「苦」是問題出現,可能有麻煩了;「集」就是去找出問題的根源;「滅」就是去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佛教的這個觀念和現在的科學方法論其實有共通的地方。比如我自己是從事一些有關地質災害的防署工作,像是山崩塌或地震。這個演繹一點都不困難,我用「苦、集、滅、道」來解釋在社會或自然界碰到的各類問題。

舉個例子,發生大地震,像08年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但苦歸苦,苦也不可能是無因論,不可能突然間發生地震,我們讀地球物理學的都知道地震主要是因為地殼裏面斷層的撞動,這就是地震形成的原因。找出原因就是「集」,到「滅」即是你如何去處理。很坦白說,處理地震的人到今時今日也無法回答「明天會不會有地震?」、「在哪裏發生」,因為科學還沒到可以預測到這些事的階段。地殼斷層撞動的位置通常在好幾公里或幾十公里的地底下,沒有辦法到那裏做科學實驗。

運用四步曲減少災害

既然無法預測,那該怎麼辦呢?不是只能坐着什麼都沒得做,我們可以提高抗震的標準,進行加固工程,這個是工程界經常做的,叫做抗震工程。比如加州經常有地震發生,可以將整座建築物放在硬膠輪上,硬膠輪是可以移動的,地震來的時候,整座建築會向前動一動,可以卸力不會受到很大的震動。我們還可以加固建築物,比如加45°角的鋼條來進行加固。儘管地震照樣發生,但就算在地震的條件之下建築物也不會倒,屋頂不會向下倒也就不會死那麼多人。也就是說加固工程可以減少地震的傷害。無論是美國的加州,還是日本、台灣乃至中國大陸,其實現在的所謂抗震工程都是在做這件事。在這裏,運用「苦、集、滅、道」四部曲可以減少地震的傷害。

災難無法預測,那該怎麼辦呢?不是說只能坐着什麼都沒得做,運用「苦、集、滅、道」四部曲可以減少地震的傷害。(亞新社)
災難無法預測,那該怎麼辦呢?不是說只能坐着什麼都沒得做,運用「苦、集、滅、道」四部曲可以減少地震的傷害。(亞新社)

至於海嘯,是由於深海的地震所引起。我們目前可以做的就是在大海裏面安裝警報系統,那些警報系統就是Pressure Sensor(壓力感應器)。將他們浮在水面,當海嘯發生時,這些感應器會感應到海里水壓的變化,然後透過人造衛星將信號傳送回陸地。比如今年的印尼大海嘯,距離泰國海岸3,000公里,海嘯的時速大概是一小時700公里,那我們有四個小時可以疏散人群。也就是說,透過壓力感應器和人造衛星,我們知道3,000公里以外有個海嘯,我們有時間可以疏散人群,減少災害。雖然我們無法防止海嘯發生,但可以減少傷害。這類海嘯警報系統在南印度洋、太平洋都普遍安裝了,香港天文台也有參與國家地震局在南海的海嘯警報系統。

破壞生態導致水災

至於水災,我們知道夏天的時候中國長江、黃河一帶經常發生水災,那麼水災也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水災發生經常有兩個條件,一個是暴雨,另一個是生態破壞。以黃河為例,以前黃河水災頻氾,大家中學的時候有讀過岳飛剛出生因發生了水災,他的母親就把他放在甕里在水上漂流而下。那為什麼中國經常有水災發生呢?原因在於河床很多時候都比周邊的土地高,黃河的其中一段開封那一帶,黃河的河床比周邊的土地高了超過7米。那為什麼河床會比周邊的農村和城市高了7-10米這麼多呢?因為千百年來不斷有泥沙淤塞在河道裏,這些泥沙從中上流的黃土高原而來。黃土高原是我們華夏文化的一個發源地,從周代以來就有很多關於黃土高原的記載。但我們知道中國人長期以來大部分的住房都是用木頭製造的,老百姓要建房子的時候就要去砍樹,乃至於秦始皇起阿房宮基本上也是用木頭建造的。千百年來,我們不斷伐木來建自己的居室,卻沒有植樹的概念,把樹木砍掉之後就算了。黃土高原在春秋戰國的記錄當中是有很多樹林的,但經過了這千百年不斷的砍伐,現在你去黃土高原就只能看到光禿禿的山,一片令觸目驚心的現象。

那為什麼中國經常有水災發生呢?原因在於河床很多時候都比周邊的土地高,黃河的其中一段開封那一帶,河床比周邊的土地高了超過7米。(亞新社)
那為什麼中國經常有水災發生呢?原因在於河床很多時候都比周邊的土地高,黃河的其中一段開封那一帶,河床比周邊的土地高了超過7米。(亞新社)

人們砍了樹之後不再種植樹木,樹木沒有了,植披沒有了,表土就外露,每下一場小雨就會把泥沙沖到河裏去,然後泥沙流到主幹道黃河裏去。中上游的水速通常都比較高,所以泥沙不會沉澱。但到了中下游大概在山東那一帶,因為是華北平原是平地區,水流就變很慢,泥沙就會沉澱,於是河床慢慢被提高。所以中國大部分的大江大河都叫「懸河」,懸在半空中的河,意思就是河床比周邊為高。長江的河床通常比周邊地區高幾米,黃河的就超過10米,有的高達20米。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一下雨,雨水降落到高高在上的河道裏,水位只要超過河堤就會有大水災。

「苦集滅道」處理災害

1998年華中大水災大概發生在武漢一帶,當時朱鎔基是總理,他找了水利部長之後採納大家的意見,從此之後黃河長江整個流域附近都不可以砍樹,不僅不可以砍樹還要用各種方法種樹,把伐木工人改為種樹工人,規定他們每年要種一定數量的樹木,同時要保證這些樹木能存活。而在這20年來,中國森林綠化的面積在漸漸上升,而黃河長江中游的泥沙量也有顯着的下降,下降了大概30-40%。這個植樹的過程可以減少水土流失,避免泥沙繼續淤塞河道,改善了整個生態環境,中國將這件事命名為「綠色長征」,意思就是要一代一代做下去,畢竟砍了2000年的樹無法單單靠一代人就能全部種完,而我們也能看到「綠色長征」已經有初步效果。總的來說,就算是中國的水災也是可以用「苦、集、滅、道」四部曲來進行解釋。「集」就是下雨和生態環境被破壞;「滅」就是不可以再砍樹,減少水土流失,避免泥沙淤塞河道,還要經常把泥沙挖走。所以水災也是可以用「苦、集、滅、道」來進行防治。

再來說說我們香港以前爆發的沙士(SARS),沙士爆發後沒多久被發現是由非冠狀病毒引起的,並且可能是由野生動物攜帶這類病毒而來的。大家記得當年政府實施了很多隔離的措施,例如呼籲大家戴口罩把自己和他人隔離開來,把重災區淘大花園的居民隔離出去到度假村裏,落實了這些衛生防禦的措施之後,沙士慢慢的就不再活躍了,直到今日效果非常好。也就是說,就算這些讓社會感到痛苦的災害還是可以用「苦、集、滅、道」的模式來處理和解決,延伸到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都可以用四諦觀「苦集滅道」來解決。

科學視野中的佛教三之一
科學視野中的佛教三之二
科學視野中的佛教三之三

李焯芬簡介:

現為珠海學院校監,曾於香港大學任教,先後出任土木工程系講座教授,香港大學副校長及專業進修學院院長。李教授發表國際學報論文280餘篇,專著16冊。他曾長期謙兼任世界銀行,聯合國發展計劃,亞洲開發銀行,國際原子能機構,加拿大國際開發總署等機構的科學技術顧問,又曾參與中國多個水電、核電、大橋及基礎設施項目的可行性及設計論証。2001年當選加拿大工程學院院士及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200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他現任香港東蓮覺苑董事會主席、慈山寺董事局副主席、香港佛教學院院長、香港智度會會長。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