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施政報告》具前膽性,為香港的創科發展,特別是為建設大灣區國際創科中心繪製了一份長遠發展藍圖,各界無必要帶有色眼鏡解讀這份頗高分的「好功課」。
政府估計北部都會區建設需要20年才竣工,其中單是洪水橋連接深圳前海也需要7年之久。所謂「遠水不能救近火」,香港創科發展絕對不容停下來,筆者建議政府可先摘下《施政報告》中的「低垂果實」。
浸大衛炳江校長認為,香港的大學在QS榜上排位靠前是不爭的事實,但並不等於研究能力特別強。所以,香港實行「前研後產」的做法未必有效,並建議本地大學為協助香港推動創科產業,應該考慮多從事應用研究。
政府把生物科技制定為香港四大創新及科技發展領域之一甚具策略性。然而,當中醫療科技背後的文化及倫理問題絕對不容忽視,否則創科發展的大計難免會弄巧反拙,香港最終淪為「社會病態之都」。
在商言商,在殘奧較少人關注的情況下,獎牌的吸金能力遠低於奧運。但殘疾運動員不單奪獎為港爭光,也是殘疾人士的偶像,為殘疾人士帶來希望和正能量,因此政府及各界應當持續給予強力支持。
在商言商,深圳能爬過香港頭純粹是市場定律,正常不已,港商不應該怨天尤人。反之,香港人要自強不息,努力求進步,才有能力與深圳及其他內地城市競爭。
「智慧城市」計劃充分利用資訊及通訊科技(ICT)包括5G網絡、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技術,來提高城市的效率和可持續性。但隱藏其中的網絡安全、私隱等風險卻不容忽視。
香港青年參與大灣區科創的首要條件,是要深入了解區內的社會文化和需求。適逢教育局推行「公民及社會發展科」,筆者建議課程中,國情教育範疇多加入STEM元素,讓理科生更易了解國情。
筆者認為,「香港所長」在於軟實力,包括創科、人才、金融和國際化等。在大灣區中,香港可以發揮其國際化的長處,並充分利用背靠國家、面向國際的地理優勢,從科技和金融層面去體現創科生態鏈。
香港要鼓勵投資者以人民幣進行交易,這既擴大國家創科金融產業的發展、促進香港的融資活動,又可加快香港與內地融合。
監管與創新誰應優先呢?這並非簡單的二分法問題,如何選擇取決於當地的整體社會條件。
歸根究柢,港府緊持人命關天的基礎原則,抗疫政策要求「清零」,拒絕放鬆公共衞生安全來換取重啟經濟的機會。各地政府對「清零」或「共存」的決定各有不同見解,誰是誰非見仁見智。
未來媒體若要有效地接觸千禧後客戶,必須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文化和習慣,特別是每個人在元宇宙中的一舉一動。為此,媒體將會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個人行為分析。這技術在現實世界中日益普遍,但在虛擬世界則較少。
先進科技所費不貲,只有富裕國家才買得起,變相令奧運成為大國(例如美國、中國、俄羅斯)的遊戲,但在奧林匹克精神之下,運動不是應該人人平等的嗎?
筆者希望憑着中國香港運動員在東奧的成績,香港政府會對體育發展更加重視,為未來香港體壇培養更多如張家朗、何詩蓓般的體育精英。
臉書轉戰虛擬實境社交網絡市場。作者建議港府也要利用虛擬實境社交網絡開發「虛擬香港」,讓世界各地遊客可以透過網絡踏足香港,欣賞香港美景之餘,亦可以多在港消費,刺激香港經濟。
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發展重點,《施政報告》可同時加入大灣區發展政策,促進香港與大灣區融合。
近期在中美貿易戰影響之下,數以百計內地高材生未能獲得美國簽證,令他們往美國深造的計劃化為泡影。估計這情況將會持續一段時間,香港高等院校可以趁機吸納這些人才。
筆者認同城大校長郭位教授的說法,要接受新人事新動力、勇於推動創新、促進創新轉型等。創新,可以擴大及鞏固社會中產階層,有效紓緩貧富懸殊的社會問題。
國家對螞蟻集團、阿里巴巴、「滴滴出行」等科網巨擘的監管,並非單只是為了「反壟斷」及「維護私隱」,而是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
近日「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B)放榜,近2200名本港考生之中,有130人考獲滿分成為狀元,可見香港不乏年輕人才,所以筆者相信港產太空人指日可待。
適逢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國家派遣航天科學家團隊訪問香港,唯活動只流於表面,沒有進一步好好與中小學國情教育課程配合,予人的感覺只是百年黨慶活動之一而已。
「北斗衞星」、「嫦娥五號」、「天問一號」、「神舟十二號」所獲得的階段性成果,的確值得香港學生體會,並為國家的成就引以為傲。
有網民認為自己並非知名人士,也非政客,絕對不是黑客的攻擊目標,因此深度偽造技術對他們影響不大。不過隨着此技術最近又有新進展,功能進一步提升,已經被應用於大眾的日常生活之中。
《論語.學而》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仿效人類,人工智能系統一經開發後要盡快付諸應用,並以滿足用戶需求為首要任務。但「學無止境」,所以人工智能系統亦應持續學習。
面對當今的科創新世代,全球大學的研究競爭力亦會相繼提升,就此香港各大學必須自強不息,持續奮鬥,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大灣區是香港本地大學的一個非常策略性的機遇。
希望香港能培養更多立志承傳「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光纖之父」高錕教授等科技偉人的未來新一代,為香港、國家、全人類作出貢獻。
學界對政府大力推動中小學STEM課外增潤計劃持不同意見。對於熟悉STEM教育的學校而言,它們可以利用政府的資助加強學校現有的設施,當然鼎力支持。但對科技陌生的學校,要求它們適當使用,卻不容易。
歐盟委員會認為,若然人工智能系統根據人的社會行為或人格等特徵,進行用戶信用評估的話,會造成不可預見的後果,導致個人或特定群體的權益受到損害。這樣的社會信用體系,侵蝕公平公正基本原則,禁止是理所當然。
數碼新聞已成為主流,可是,一些網媒為求捷足先登,不惜放棄中央化專業編輯程序,例如省略內容校對,影響新聞質量。在這操作下,因一般市民從未受過媒體製作教育,又怎能識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