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香港發展商極罕見的拆樓之舉,並非像車廠等行業不時就產品出問題,幾乎史無前例,對投資者來說本應特別震撼。
加密貨幣與建制的攻防戰,誰勝誰負?短期的上落波幅不懂預測,但長遠來說我還是對加密貨幣樂觀的。
你可以否定西方的恐襲定義,也可以按自己喜好界定恐襲。但把自己的喜好說成西方學界共識,除了業餘、不認真,和像馬戲團之外,更大的禍害是誤導群眾。
由於本地個案接近「清零」,不少經濟活動已回復至正常水平,在全球正常化指數中,道路交通和體育賽事入座率升至接近150和超過200!
SPAC存在的問題主要不是什麼「高風險投資」,而是與攤薄(dilution)有關政策的風險。這結構性攤薄,卻始終不為本地監管機構所重視。
聯儲局經常強調通脹只是短暫現象,其實樓市上升亦可作類似解讀。
26年前,回歸前夕下的香港可以容下《蘋果》和《文匯》、《大公》,新聞自由令報業百花齊放;26年後,國安法之下香港還有沒有新聞自由容得下守法但礙眼的紙媒和網媒?
對於香港傳媒,蘋果變成禁果的影響是我們少了一個近千員工的媒體。這近千名員工加上背後的資本,是一個重要的資訊供應者。當蘋果變成禁果,其他傳媒願意增加投資填補失去的供應嗎?
歸根究底,居家檢疫或限聚令其實有多大效果?
聯儲局過去幾個月來不斷指出的,是通脹受大量短期因素形響。從原材料緊絀到運輸延誤,這些因素終會隨疫情受控而消除,因此不用擔心通脹失控。吊詭之處,在於這說法是對是錯,視乎大眾是否信服。
搞完一場大龍鳳,結果限時消費不會大幅增加短期消費,限商戶消費只會令市民將消費券用於原本的消費項目,「嚴查套現」更只是得啖笑。
不知道HKTVmall與UberEats或其他on-demand送餐Apps合作,令更多顧客可在即日收到貨品有無得諗?
貧富懸殊加上樓價高飛,這些都很可能是躺平主義在內地興起的原因。放眼世界,這些背景因素並不是內地獨有,亦有研究發現歐美等地的躺平主義早有興起的跡象,而這躺平主義更似有男女之別。
資產負債表是大是小,相比下好像沒有什麼標準,當年2萬億美元的大數目令人震撼,誰知道金融危機完結時已積累至4萬億美元,後來縮表未成,一場新冠肺炎疫症又將規模加倍至今。
對於不少人來說,以小博大買個希望可以蓋過部分理性的計算。現在樓市重回高位,不少人上車的希望愈來愈渺茫,說不定這次大抽獎能夠吸引一些絕望的無殼蝸牛吧。
疫情無比輕微的香港,正陷入一個「不放寬不打針」的奇怪均衡。奇怪之處,是身處疫情比香港嚴重得多的美國,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竟開始比香港正常。
為何內地政府在數碼貨幣的發展可以超英趕美?除了私隱問題以外,我認為同樣不能忽視的原因是與「陳年資本假說」(vintage capital hypothesis)有關。
據劍橋另類金融中心估算,比特幣每年耗電量超過130TWh,即全球總電力消耗的0.6%左右,亦即介乎瑞典和馬來西亞每年用電量之間。然而,我們應該單單因為比特幣「挖礦」耗電量高可敵國來否定它嗎?
疫苗若真有效,毋須聲嘶力竭地呼籲好處多過壞處,世人也會搶住打?說到底,打疫苗還是不打,這是個人選擇。
各地政府都知道,現在疫苗短缺問題不是因價格太高,而是供應速度不夠快。
比學術包裝次一等的,是學術偽裝。內容是錯的,又或作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為求充撐場面蒙混過關,就隨便找一些專有名詞數學符號穿鑿附會,有意無意地誤導大眾。
市場上一般的異常現象,如什麼月份或日子回報較高之類,往往曇花一現,因為只有利可圖,投資者就會把握機會,大隻的蛤乸終會被消失。
從推行政策的角度看,即使立法批准自動導航系統或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放寬禁學令,合乎硬繃繃的成本效益計算,要大眾接受可能要用更多其他方法。
假如5年美債息率為5厘,而年期同樣為5年的「貼士」為2厘的話,那就代表市場預期通脹將為3厘了。美國政府發行的抗通脹債券變成預測通脹的工具。
有前輩提議全民強制投票,因為在這個情況下,操控便更難出現。但有研究指出,不管有沒有「白票制」,受惠的會是一些更極端或更邊緣的政黨,不知這又是否前輩希望出現的結果呢?
有篇學術文章分析了內地A股的統計數據,發現平均來說遲來的審計預視公司股價大跌。更有趣的發現,是遲來的審計對企業管治不良的公司的股價影響尤其明顯。近月數以十計的企業公布延遲刊發業績而停牌,又代表了什麼?
香港統計處似乎不會因應疫情對數據作特別處理。若然如此,我們就要留意去年經濟特別差的時刻,今年同期季節性調整後的數據將會「過分美麗」。
對不少香港人來說,打疫苗的個人效益似乎不太高,最多大家勤洗手、戴口罩多一段時間,反正生活都是這樣過。
文學巨著,聽過的人多讀過的人少。蒙代爾的學術貢獻,行外人甚至行內人的了解也大多來自二三手資訊,真正讀過原文的人不多。惜其歸去,不如回顧一下他的人生。
從不少消費者的角度,消費即是俾錢,俾錢就是老闆,老闆當然是大晒,當中誰是主誰是僕壁壘分明,這似乎是自古皆然,古今中外都適用的普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