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人工智能對勞工市場影響時,不少人擔心各行各業打工仔都會大受影響。不過,同一時間科技進步亦令這些行業生產成本大為降低。這在人手長期不足的醫護界尤為明顯。
當人人都是全能專家,四處都是亂抄亂講的噪音,我們從何下手?
你們當中有多少人在看到新聞標題「哈佛學者發現XX會致癌」時就信到十足?不過如果要我估,這個「學者信任比率」在近年正不斷下降,背後有幾個可能的原因。
編劇費佔整個電影預算2%左右。雖然編劇哥哥的時薪比紙皮哥哥高,對認真的編劇哥哥來說,時薪卻又可能比不上洗碗姐姐。為什麼編劇哥哥不去洗碗?
歐美地區,不同定義的物價指數多不勝數,既有CPI又有PCE,又分headline和core,而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則一直只有甲、乙、丙綜合幾個數字。為什麼?
除非健康風險較低的新型煙草產品能夠在香港合法銷售,香港有需要重新考慮制定煙稅水平的機制。
在職場裏,大量研究都指,數碼經濟能夠大幅降低這些配對的成本,換言之打工仔能夠揾到完美筍工的機會率在數碼經濟下能夠大大提升。那麼數碼經濟能夠幫助大家尋找完美情人嗎?
貨幣政策的運作方式已改變了十幾年,不少教科書仍在教舊的一套,學生學到的是已經跟現實脫節的東西。為什麼?
新科技摧毀就業這類「爆炸性」預言歷來都有不少市場。然而,100多年過去了,人力工作仍未完全消失。而新技術往往帶來新行業、新工種和新就業。
據說,香港電影圈有這樣一個文化:年資短的要被年資長的剝削,這種剝削不只是低薪,而是欠薪、剽竊原創概念等違反承諾的做法。想好好發展香港電影業,文字的產權要好好確立。
從私樓業主的角度,無論是20年前的西九「四小龍」,還是今日的啟德私樓業主,他們為了自身利益反對政府在附近興建公屋實在無可厚非。
美國最新公布的1月份就業數據,跟這末日氣氛完全是兩回事。傳媒到底有否報憂不報喜,每有企業裁員就大做文章,企業踴躍請人則篇幅小一截?
港片大時代,少年無罪,明日有理。都是香港製造,古老闆你忍心「紙皮婆婆」慘成這大時代的collateral damage?
李嘉誠之所以是李超人,是因為他真的是能力見識超於常人,還是因為他是龍的傳人,於龍年出生?
楊潤雄錯了,只是批評他的往往錯上加錯,他們都欠港產片一個交代!
政治真的無處不在,連計算通脹都可以滲入偏見!無奈的是只看新聞標題的人居多,能察覺這種小手腳的絕無僅有,輿論民情就是這樣被暗中推動了。
無時無刻都出現於Facebook的疫情資訊中心,提供是否只有資訊?
市場力量,就是容許不同品牌自由競爭。自願獲取不同具公信力檢測機構的認證,是自由市場上良性競爭的一種手段。
有不少研究同時指出這幾年各國停課對學童學習進度有莫大影響,直接令他們失去幾年累積人力資本的機會。
要扮看過一本書不難,只要到網上隨便抄一堆,又或向ChatGPT等人工智慧查詢就可扮得似模似樣。既然如此,理論上人人都可聲稱博覽群書,炫耀價值應所餘無幾,閱讀表演這活動為何歷久不衰?
任何涉及人類行為的公共政策(包括控疫防疫政策),漠視經濟學知識,不但會導致政策效果事倍功半,更嚴重問題是制定政策時政策目標根本違反成本效益。
即使主政者的原意是如何慈悲為懷,如果他沒有把人類只為自身利益出發的角度考慮在內,政策很多時都會有一定的反效果。
隨着文明、科技的發展,學生多依靠工具來輔助學習,連查找資料和書寫全部依靠電腦,反而讓學生不懂自主思考。學生的求知自學能力正在急降。
近些年香港經濟發展增速減緩,有學者認爲政府應主動出擊,透過土地優惠,補貼等政策帶領本地實行再工業化。但是,再工業化的影響力和具體實施計劃還有待考察和研究。
近日紅遍網絡的ChatGPT又引起了人工智能威脅人類的輿論風波。那麼Chat GPT究竟是什麼,實情又是怎樣的呢?
聯儲局更改通脹目標的討論持續多年,仍是處於討論階段,未有人敢打開這個潘多拉盒子。為什麼?通脹目標背後的一段學術發展史,十分有趣。
隨着人口老化,先進國家的醫療市場變得史無前例重要,尤其是銀髮一族的醫療市場。到底藥業的拆牆鬆綁是好事還是壞事?
卡塔爾世界盃已開幕一周,多隊奪冠熱門球隊在分組比賽中失利,令球迷們跌破眼鏡。但分組賽的表現能否預測最終成績?
特首李家超現在經常將「搶人才」掛在口邊,他會否考慮一下將本地大學的科研資助改革,令資助可以「跟人走」而不是「跟項目走」,從而吸引更多優質的科研人才,同時提高本地科研項目的素質?
物價指數的主要用途之一,是作為各項福利政策的調整標準,以確保金額可以換取一定的生活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