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Mar 31 2025 15:03:38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免費早餐

聯儲局的緊急會議
作者:曾國平2024-08-17
聯儲局舉行緊急會議,次數不多,而同時宣布減息的,回應的都是911事件、疫情爆發、雷曼爆煲等級數的災難,區區一個比預期差的就業報告,當然不足以令聯儲局出此絕招。
禁止離岸博彩 菲律賓賭業有運行?
作者:徐家健2024-08-08
全面禁止離岸博彩,儘管短期內或會影響菲律賓「超越澳門」的目標,但長遠來看卻可能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菲律賓雖然放棄了每年數以百億港元計的離岸博彩收益,但這經濟代價相信遠低於罪案所造成的龐大損失。
消委會知你係乜水
作者:徐家健2024-08-04
近日消委會出的《飲水思源:30款瓶裝水口味、礦物、安全檢測》報告指,農夫山泉飲用天然水中的溴酸鹽達歐盟制定天然礦泉水標準的上限,遭農夫山泉發律師信要求道歉。消委會一向對批評不作回應,今次竟破天荒道歉。
不對稱的平均通脹目標
作者:曾國平2024-07-21
鮑威爾在聽證會的講話,則清楚不過地指出制度並非對稱,亦即聯儲局不會讓通脹跌破2%。既然如此,聯儲局官方聲明實在有修改的需要,講明平均通脹目標的制度並不對稱,只適用於偏低的一面。
港人在住屋上的負擔
作者:梁天卓2024-07-14
雖然香港人的住屋負擔要輕一些,但仍然十分沉重。儘管香港人的住屋開支相對較低,但人均居住面積卻極為狹小,遠低於其他先進城市,反映了本地人在住屋質量上的沉重負擔。
Mall+夜不同
作者:徐家健2024-07-07
M+博物館善用展廳外的空間舉辦「M+夜不同」,帶旺博物館。香港的商場亦可因應市場條件善用商場外空間,靠市場力量重塑香港購物天堂的美譽。
今晚落老M
作者:徐家健2024-06-30
我們要創造我們獨有的文化藝術面目。衷心希望,夜夜不同的「今晚落老M」,能夠可持續地為香港創造我們獨有的文化藝術面目。
圍爐取暖下的分析素質
作者:梁天卓2024-06-16
研究人員發現維基百科不少文章都有所偏頗,尤其是在文章裏作出修改的編輯的立場都偏向一面(左或右)的時候。
拼圖冇真相
作者:曾國平2024-06-01
奈何「拼圖」視覺上實在太吸引。「拼」出來的東西像似有預測能力,更會令人想入非非。至於「拼圖」有何根據,根本沒有幾多人會關心。
從維基百科看本地政論KOL
作者:梁天卓2024-05-26
在與陳橋的版權爭議上,我用一上午的時間寫了一個電腦程式,發現劉細良的維基百科頁面在4月尾開始網頁內負面用語慢慢增多,但幾日前起這些負面用語突然消失不少,其負面字眼比例更跌破事件發生前。
好心分手放開孖士打
作者:徐家健2024-05-18
孖士打這家扎根香港的百年老店分拆後將繼續營運北京和上海辦事處,而Mayer Brown亦將在香港成立新辦事處專注國際法律服務,可謂各取所需。
再論三隧分流的成功經驗
作者:梁天卓2024-05-05
「香港經濟增長放緩」、「市民上班習慣改變」、「近年移民人數急升」都是事實,但是這些因素與兩隧塞車問題紓緩有沒有關係是另一回事。
空置率的高低起伏
作者:曾國平2024-04-14
寫字樓和商舖配對難度,相信跟豪宅較接近。寫字樓和商舖業主,租金叫價視乎對將來市道預測,在經濟水深火熱之時期望環境好轉,空置率自然較有周期性。寫字樓空置率波幅最大,也許是寫字樓需求較商舖難預測。
復活節旅遊零售還未復活
作者:徐家健2024-04-07
一連4日假期從內地和澳門訪港旅客較2019年同期減46%,香港居民前往內地和澳門卻增10%。此消彼長,強美元帶來價格效應及低迷樓市股市帶來財富效應,加上地緣政治,都不是容易解決的問題。
AI配音的成與敗
作者:梁天卓2024-03-30
將影片配上外語有無得諗?絕對有!有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全球最紅的YouTuber Mr Beast(有超過2.4億追隨者)多年前已經為其YouTube影片配上西班牙、日文、以及多種外語。
市場點睇數據四捨五入
作者:曾國平2024-03-23
10多年前聯儲局就有一項研究,發現市場「非理性」,對四捨五入導致的市場預期落差也有反應,尤以通脹數據的情況最為明顯。
告別辣招
作者:曾國平2024-03-09
凡此種種的扭曲,加起來到底到底有可觀?社會上哪個階層損失最大?搞了十幾年,對香港到底是否利大於弊?辣招到底是個護身符,還是有害身體的香灰水?這個研究題目,吃力而未必討好,但願有專家會在將來找出答案。
回港度假有感
作者:梁天卓2024-02-24
新冠疫情幾年後往事如煙,不少人對前事早已不計,我身邊就有些曾經政見十分「鮮明」的朋友,原來已經變成北上的常客!
內地風險投資的化整為零
作者:曾國平2024-02-17
內地經濟矛盾之處,就是在這不利創新投資的環境之下,貨幣政策其實很想透過銀行體系「放水」給中小企,只是效果一直不明顯。既收緊又放鬆,且看市場力量能否在夾縫中找到一線生機。
經濟學有資格評論健康醫療嗎?
作者:徐家健2024-01-14
不論資格,評論提供真資訊誘導受眾做對的事,何罪之有?問題是,評論以假資訊去誘導受眾做錯的事,任你有什麼資格都是作惡吧。
大師級的轉軚
作者:曾國平2023-12-30
森默斯這類大師的市場價值,亦源自「約定俗成」:我之所以認為他很權威很厲害,是因為別人認為他很權威很厲害,就算沒有人知道其權威和厲害之處,大家也會一致認為他很權威很厲害。
微軟為AI押注核能 給香港電力市場的啟示
作者:徐家健2023-12-17
10年後,香港有條件發展全國數據中心以至超級計算機領域嗎?10年後,我依然認為大亞灣核電廠模式的專廠專線最為可取。小型模組化反應堆是否適合香港鄰近地區發展,我認為是個值得今天來認真研究的題目。
閱讀是為了換位思考
作者:曾國平2023-12-08
閱讀,不是為了資訊,是為了從別人的角度看世界、用別人的腦袋想問題。無論是天馬行空,還是觀察入微,閱讀過程就是一種換位思考。與海耶克一起層層推演出「自發秩序」的概念,跟在網上看幾百字的解釋是兩回事。
從能源三難悖論看兩電協議修訂
作者:梁天卓2023-12-02
減價沒有人會嫌多,相信很多香港人都會問:現在經濟不景氣,為何兩電仍要提高基本電費?答案可以用「能源三難悖論」(The Energy Trilemma)來解釋。
從高斯到ChatGPT
作者:曾國平2023-12-02
今天科技進步,靠文本分析的電腦程式又好,直接使用ChatGPT又好,是否可以分析數以千計以至萬計案例,規模龐大N倍地探討社會成本的問題?
無中生有的「智慧」
作者:曾國平2023-10-28
能力與運氣,並不容易分得開來;名成利就的人,也傾向把成就歸功於自己的能力,再想像出一連串的致勝心得。有價值的智慧和無中生有的「智慧」,因此在市場並存。
從Patreon出現看KOL特色化
作者:梁天卓2023-10-22
人在外國,生活枯燥,在教書研究湊仔外,YouTube可以說是我生活上僅有的娛樂之一。可能是因為大台倒下,市場碎片化,近年本地YouTube的內容可以說是百花齊放,KOL變得各有特色,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減少不確定因素 提升股市流動性
作者:徐家健2023-10-15
不好好改革,根本吸引不到本身流動性高的股票來港上市,就算吸引得到,來到交易費用高的港股市場流動性亦難以維持。問題是,除制度上的交易費用,近年港股本身流動性每況愈下還有其他原因嗎?
KOL質素的供與求
作者:梁天卓2023-10-08
KOL所提供的資訊,其實反映的是他們的聽眾或觀眾的期望和需求。他們所講的,不過是粉絲們想聽的。例如那條影片,在短短時間內已吸引過萬觀眾,這是否意味着觀眾偏好於只聽取片面之詞,而非深入了解事實的真相?
從JPEX風暴看證監前置式監管
作者:徐家健2023-10-01
前置式監管這條不歸路,難免跟「披露為本」監管原則愈走愈遠。選擇性披露,甚麼事件會被優先處理永遠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