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視覺藝術教育節2022於2023年1月27日至2月3日期間在香港大會堂低座一樓展覽廳舉行,展出來自國際及本地中小幼學生的視覺藝術作品。走進這個展覽,你會為本地學生的創造力而感到驕傲。
品格看似是抽象的,但透過有系統的理論,可以幫助老師設計品格課程,讓學生得益。
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美食帶來的快樂本就是最質樸最真實的快樂,讓心靈感受到富足,產生滿滿正能量,這就是美食的力量!
如何在香港實踐安吉的自由遊戲,取決於老師對自由遊戲的掌握。心態比空間更重要,當我們相信遊戲,相信孩子,自由遊戲便可以落實。每天觀察,每天進步,從孩子出發,將遊戲權利還給孩子。
我看到這個3000平方米的耕種地,大樹茁壯,花兒挺立、果實纍纍,不禁覺得香港的教育是滿懷希望的,無論是小學、中學和特殊學校,香港的學校的資源總不缺,只缺了一些有心有力的園丁!
許多人對於孔子如何教導自己的親兒深感興趣。《論語》的〈季氏篇〉第13章就有一次十分有趣的記錄。
持續性的家長遊戲培訓,讓家長以第一身經驗自由遊戲的樂趣,有利他們反思這個模式對孩子的益處。
秋高氣爽宜郊遊,「秋風起,吃臘味」,秋天的美食真多,大閘蟹、羊肉煲、蛇宴⋯⋯我愛秋,你呢?
老師的介入是為了讓幼兒順利地自由遊玩,在這個大原則下,加入不會成為主導,幼兒仍然會是自由遊玩的主角,自己選擇如何玩,與誰玩。
學生參加故宮博物館教育活動,提供一個了解故宮、走進故宮、學習歷史、感受文化的機會,讓傳統中華文化不同類型教育活動,持續傳承和弘揚。
學習母語是自然的、重要的、容易的,但學習外語也同樣很重要。香港700多萬市民對使用英語並不會感到陌生,運用英文或操流利的英語能擴闊個人的學習領域。
自由遊戲的特別之處在於你不知道下一秒將會發生什麼事,老師需要隨機應變,但個人體驗也非常重要。同一班學生,面對相同的物資也會玩出不一樣的玩法,老師需要多鼓勵他們完成遊戲。
樹要想靜下來,可惜風不止,是樹的無奈;親不待,是子女的無奈。所以行孝要及時,「百行以孝為先」,那是至理名言。
最近教育局拍了一輯《少年頌國慶》的短片,由香港多間中小學合作,以中華文化展現梁啟超在1900年寫的《少年中國説》。「英雄出少年」,但英雄和人才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誕生的。香港的下一代,要把握時間。
孔子長壽,享年七十有三,一生努力不懈,15歲便有志於學,至70歲更達至「從心所欲不踰矩」、天人合一的自由境界。孔子是至聖,也是萬世師表,值得我們學習。
中國人愛蘭花,我也愛蘭。君子務本,寵辱不驚;生於深谷,自開自放,是一種自信的優雅,是一種為仁由己的自信,令人倍加珍惜!
我校有一株小羅漢,修剪成半圓型也很漂亮,旁邊還種有一株沉香樹,更是珍貴。劉禹錫的《陋室銘》説「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我說「校不在大,有樹則馨」呢!
理想的學校應旨在成就每一個孩子,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以實踐有教無類。學校的老師應具有信心和能力因材施教,令到每一位孩子擁有幸福感和成就感,做一間家長都滿意的學校。
大家推舉王羲之為《蘭亭詩集》作序,於是微醉而大樂的王羲之便即席揮毫,寫了362字的序文,以記錄當天的雅事,及對人生變幻無常的感覺。那篇驚世的傑作、千古不朽的書法就是如此誕生。
韓信是個傳奇人物,值得大家去多點認識和了解他的為人和經歷,許多成語、諺語、典故都與他有關。他的少年、壯年和晚年先後經歷了秦亡、楚漢相爭、漢的建立,可謂風雲變色中的叱吒風雲人物!
以興奮的心情面對開學日,珍惜實體上課的日子,讓孩子享受及喜愛學習。
北京故宮博物院固然值得前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也不容錯過。這個博物館確是中央政府給香港一份珍貴的大禮,令到中國其他省市無不羡慕。
今年,我送給畢業生每人一張小書籤,希望物輕情義重。書籤上寫了8個字──「自強不息,止於至善」,也希望讓所有梁省德的同學都追求這個目標奮鬥!
梁錦棠拜葉問弟子梁相為師,到1969年便得師父認可下開始業餘私人授徒,2010年成立詠春梁錦棠國術中心。梁師傅説詠春功夫很重視武德,習武為強身健體,在必要時出手止武!
在香港,打桌球和擲飛鏢都屬不討好的活動,一般人都敬而遠之。不過,擲飛鏢的要求也接近射箭,後者卻受到社會認同,無論奧運或冬奧都是比賽項目,也是中國傳統以來非常重視的技藝。
鄭柏禮致力推動「盲扭精神」。他希望創造出一個世界健力士紀錄,證明困難是想像出來的,只要有合適的工具,正確的方法,不怕嘗試,不輕言放棄,就會成功。
最近電影Top Gun續集《壯志凌雲之獨行俠》大獲好評,票房大收。我屬較遲看的觀眾,看後有一點感悟。
花草樹木雖美,但無聲無息;缺乏動感,但只要有了雀兒到臨,便多了聽覺和視覺的享受,聲音和動態的美。
鄧老師心繫祖國,熱愛文化,功在士林,令人懷念。
植物是值得人類學習的:它們大都正直、向上、向善。多年來有人愛梅花、有人愛紅棉、有人詠竹,記情託志,也很有意思。寒梅傲雪、夏堇耐熱,各有千秋,相得益彰,我向兩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