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04 2025 22:43:24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齊物論

歐洲現代版「黃禍論」
作者:陳景祥2021-03-31
世界重返類近冷戰年代兩大陣營的局面,似是無可避免的大勢。
中美制度之戰
作者:陳景祥2021-01-28
美國制裁內地及香港官員,是以他們違反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權作為「基礎」,然而美國早前圍繞總統大選的連串「醜聞」,正好成為北京反擊的證據──美式民主也不外如是,千瘡百孔,何足為師?
特朗普路線會延續下去嗎?
作者:陳景祥2021-01-21
政治上特朗普雖然可保住影響力,但以實際成績計,他的「戰果」並不亮麗,有些甚至是言過其實,中美貿易戰是其中一例。
美國大分裂 內戰太誇張
作者:陳景祥2021-01-14
1月6日上演了震驚全球的一幕,事發後特朗普並沒有任何收斂,相反把責任全推給攻入國會的暴民,他並且表明不會出席1月20日的總統就職典禮,以此顯示不認同大選結果。
今年是本地政治年
作者:陳景祥2021-01-07
今年是本地的政治年,9月立法會選舉、12月選委會選舉;而特首選舉雖在明年3月,但有意角逐的人士今年中左右就要公開表達意向,及早部署,在選委會選舉中做工夫。
政府抗疫五宗罪
作者:陳景祥2020-12-24
建制派跟特首割席,令支持政府抗疫工作的力量更單薄,政府推動各項政策時阻力更大。特區政府抗疫成績差劣,究其原因,是政府抗疫工作有五宗罪。
新瓶舊酒紫荊黨
作者:陳景祥2020-12-17
紫荊黨尚未運作,無法得知它是否可以爭取到港人認同,但看它「出場」時的安排,卻令人覺得它跟香港「距離」很遠!
文化冷戰,港美交流要decoupling?
作者:陳景祥2020-12-10
中美對抗,香港和美國的文化交流成為「高危活動」,應否繼續?是否還可以繼續?或是應該decoupling?
通識何罪?
作者:陳景祥2020-12-03
通識教育作為幫助學生拓展知識、加寬視野的跨學科教育方法,不應成為社會大環境的「替罪羊」。對通識教育的改革應在基本知識方面下功夫,求真求實,減少遊談無根式的空論。
「清零」的路線之爭
作者:陳景祥2020-11-26
社交限制措施對控制疫情有明顯成效,然而始終不是清零,當新一波疫情殺到,政府又要收緊限聚令……如此收收放放,業界人士(例如酒吧)都苦不堪言。
永遠的反對派
作者:陳景祥2020-11-19
人大常委的「雙十一」決定,是要重寫遊戲規則,泛民如果不認同,就只能離開議會,走向街頭。對香港來說,這意味着政治生態會進一步惡化,政黨會更極端,兩極化將會令社會更加撕裂。
拜登何許人也?
作者:陳景祥2020-11-12
拜登走中間路線,如何平衡左右兩方的壓力,其實絕不容易,要修補國家撕裂,更不知從何做起。
黨委治校與一流大學
作者:陳景祥2020-11-05
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到底是有助於、還是有害於中國大陸的大學希望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的理想?
香港的特朗普支持者
作者:陳景祥2020-10-29
香港人看美國大選,只是旁觀者吃花生的議論,雖然觀點紛陳,但對選舉結果毫無影響。然而據筆者觀察,朋友圈中很多人對今屆美國總統選舉十分「肉緊」而且投入。
何須藉深圳刻意踩香港
作者:陳景祥2020-10-22
深圳得到中央祝福,並且被賦予「大灣區建設的核心引擎功能」,評論界又再掀起一場「深圳會否取代香港」的討論。
施政還有什麼要報告
作者:陳景祥2020-10-15
《施政報告》是未來一年的管治規劃,怎可能連重要的政策措施在公布前兩天仍然沒有着落,要臨急赴京磋商?如果要跟中央部委協調、爭取支持,不是在《施政報告》定稿前就要完成的嗎?
為什麼要司法改革?
作者:陳景祥2020-10-01
司法制度不是老虎屁股摸不得,法官也不是聖人,不能批評;司法制度是否出了問題,應該看司法人員的專業水平、專業操守,是否能夠專業地執行職務。
避免「病死」,也要避免「餓死」!
作者:陳景祥2020-09-24
疫情尚未平復,經濟處於半癱瘓狀態,現在唯一能撐起整個經濟運作的,就只有政府公帑。到底我們的財政儲備還可以捱多久?政府既然不願見公共財政陷入危機,那政府又有什麼解困良方?
香港退、新加坡上
作者:陳景祥2020-09-17
面對中美關係急劇惡化,香港過去可以發揮折衷斡旋的角色,但如今時移世易,香港已被「廢了武功」;「禮失而求諸野」,中國唯有轉向新加坡。
香港是冷戰得益者
作者:陳景祥2020-09-10
美蘇冷戰年代,香港和西方關係如魚得水,因而成為得益者,現在進入「新冷戰」時期,中國和西方國家再次陷入對立,香港能否在這個歷史時刻再次發揮獨特角色?
冷戰是什麼一回事?
作者:陳景祥2020-09-03
當前中美博弈美國是主攻一方,中國則處於守勢,主動迴避,不願跟美國硬碰。對中國來說,如果陷入當年美蘇冷戰模式、兩強爭霸你死我活,中國沒有明顯優勢,因為美國手上有兩張王牌,一是美元,一是科技。
財多好辦事 再派一萬元
作者:陳景祥2020-08-27
失業嚴重、百業蕭條,市民的生活壓力愈來愈大,政府應該進行第二輪全民派錢計劃。向每名市民派1萬元,是最直接令他們受惠的計劃。
我不入地獄……
作者:陳景祥2020-08-20
一個地方是死是活,上天堂還是下地獄,不是特朗普說了算,也不是美國說了算的。不過既然說得出這種狠話,特朗普的意思似乎不是「預測」,而是「希望」把香港打入地獄!
制裁港官 香港「再回歸」
作者:陳景祥2020-08-13
美國現在把中國視為「敵國」、準備築起一道新鐵幕,排除中國在美國主導之下的國際體系,而香港是中國的一員,在「敵對狀態」之下,政府高層也許容不得在國籍效忠上出現模糊。
當美國遇上一個「非白人」對手
作者:陳景祥2020-08-06
面對這個「非白人」對手,美國從接觸合作到全面對峙,對華關係進入了一個長期鬥爭格局。
中美一戰難免?
作者:陳景祥2020-07-30
中美對峙不斷升級,其實有迹可尋,美國早有部署,先從貿易問題上打開缺口,然後全方位出擊,其快及狠,可能連北京也始料不及。
香港會有「良心富豪」嗎?
作者:陳景祥2020-07-23
疫情改變了世界的經濟及文化,並且會考驗政府的應變能力,很多以前被認為天方夜譚的政策,可能都會有人提出要求政府施行。
如何走下去?
作者:陳景祥2020-07-16
這次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對《港區國安法》的表態,分清了「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在新形勢下,我們的「朋友」已經從西方陣營轉向了亞非拉國家!
移民之難
作者:陳景祥2020-07-09
用腳去投票,最能反映一個地方人民對政府、對前景是否有信心,西方世界「中門大開」,到最後有多少香港人會決定離開,將會是一次對《港區國安法》落實之後的「信心投票」。
國安至上 香港失色
作者:陳景祥2020-06-25
未來香港對國家安全的審查,是否也會跟隨內地,遍及到包括經濟、金融、投資?果真如此,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商貿中心的地位必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