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公然鼓吹歐盟解體,支持英國脫歐公投,他的謀士班農更積極串聯歐洲各國極右勢力。歐洲終於覺醒,美國不再是可倚靠的大哥。
中研院首位政治學院士胡佛辭世。這位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往來、影響的對象,從雷震到馬英九,涵蓋大半台灣政治轉型要角。
中美貿易大戰愈打愈激烈,不少在中國設廠的台灣企業也受到波及。面對兩難處境,台商有什麼因應策略?
貿易戰延燒,美國看來佔盡優勢;但在公聽會上,各行各業都反對特朗普對中國加關稅,提出三點主要訴求。仰賴陸製的殯葬業要求豁免,說不該讓已經悲痛萬分的喪家還要多掏腰包。
不僅是大量藍領勞工處境愈來愈險惡,白領階級「向下流動」的風險也愈來愈高。AI世界恐將出現更嚴重的貧富撕裂與政治動盪。
美國霸權逐漸退位,正好給改革全球治理機制帶來歷史機遇。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國家將帶動全球秩序的重組,發揮積極性與建設作用。
世界經濟將要經歷一個巨大的變化,所有西方所主導的多邊體制都要進行調整,包括決策機制、責任分擔等等,將更大程度反應新興市場國家和更廣大國家的需求。
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樹大自然招風,在美國對華戰略轉向的新形勢之下,中國要非常審慎、冷靜地應對美國的敵意和對抗性的態度。
AI科技為人類帶來更便利的生活,一項Google和美國國防部的合作計劃卻引起爭議,專家認為,若AI成為軍武,將是一場浩劫。
特朗普將美國籌碼發揮到極致,不顧多年經營的國際信譽,流氓到底,連特金會成果也恐將毀於他的「黑道行徑」。
如果,特朗普真的不計後果不斷升高經貿對抗,國內的利益受損者將不斷湧現,共和黨無法視而不見。
中國在非洲的投資,已超過印度、美、德總和,從麥肯錫的調查,不僅澄清對中資的偏頗報道,甚至看見巨型建設的啟動,將讓非洲不容低估。
朝鮮半島的分裂,是二戰結束前夕美蘇密謀與妥協的產物。一百多年來,高麗民族更如列強刀俎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中國治世」是立足於多元文明共榮,強調社會福祉先於個人利益,突出國家在經濟活動中的關鍵作用,國家資本佔據戰略制高點。
這一周的變化起伏都在預告:世界領導地位的交接可能比我們預想的更快。放眼年底期中選舉,美國民主黨信誓旦旦要奪回眾議院,面臨險惡選情,已有19位共和黨國會議員宣布不尋求連任,特朗普正步入險境。
當前,重新思考對中國的戰略已成為美國兩黨共識。
2017年全球十大航空公司,就有兩家來自這個小國!它雖然以石油起家,但卻打造出不靠石油的經濟,讓小國躍升為阿拉伯之光。
各國政府財富佔國家財富的比例愈來愈少,挪威卻逆勢上升,政府財富佔近六成。它為何能不讓富人減稅、壯大國營企業?
全球自由貿易體系正全面裂解,在美國杯葛下,WTO解決各國爭端的機制失靈、部長級會議破局……,對台灣將非常不利。
過去二十年來,大型跨國企業的急速擴張,主要是靠着扭曲法律、政策與市場監管來達成,而政府還爭相加碼,乖乖捧上「朝貢禮單」。
全面智慧製造,將給予人類更彈性的生活,但隨之而來的負面影響,則要從制度設計着手,如課徵機器人稅,幫助社會因應科技創新的衝擊。
科氏兄弟在美國政壇惡名昭彰。如今出資併購全球發行量最大的《時代》雜誌,沒人會相信,他們只是單純追求投資報酬。
全球情勢快速變動,中美角力的決勝點,不會是誰最能處理眼前的挑戰,而是誰最能駕馭新科技的風險與機會,創造優勢。
告別十九世紀以來的西方主導,看待中國帶頭的「東化」趨勢,不用太無奈,這或許是全球治理機制的轉機。
美國政壇菁英圈瀰漫着一股反特朗普情緒,自由派人士都將特朗普視為民主體制的破壞者,但他們卻看不見美國社會的深層矛盾與缺陷。
過去30年,柴契爾與雷根推行新自由主義革命,把許多鑲嵌自由主義的平衡措施都拆解了;如今,雷克提倡修復鑲嵌自由主義,知易行難。
中國推行的三個貨幣相關策略意義極為深遠,假以時日足以重塑全球金融秩序,並徹底終結美元獨霸。
今年度中國的三大跨國發展:一帶一路、金磚五國峰會、六大國際組織會談,在顯示,中國逐漸掌握國際領導局勢的話語權。
中國經濟的真實面貌,對外國統計機構是個謎,想揭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神祕面紗,遠在太空中的人造衛星,或許可以帶來解答。
特朗普現象所反映的美國政治隱憂是,長久以來種族主義、仇外思想、反智傾向一直是美國政治生態中具有很大政治動能的暗流,這三股暗流再搭配上基督教原教主義,構成凝聚共和黨底層群眾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