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3.0

後疫情下的體育科課程發展
作者:李美嫦2021-11-18
疫情下的體育課程發展,必須及早著力維護學生的情緒健康、體能感知及品德情意的整全。
國際文憑課程(IB)的學習效應
作者:陳君洋2021-11-08
當IB成為中產家長的專利,而IB畢業生在升學和求職擁有着明顯的優勢,社會需要思考這樣長久為香港的教育公平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與孩子一起跨越「潛在發展空間」(ZPD)
作者:丁惠芳2021-10-28
這些「距離任務」是指由家長以好奇的態度向孩子發出提問並鼓勵孩子回答,孩子們可能很容易就回答到,但當他們表示有困難時, 家長可以調教一下提問的字眼、具體的程度、甚至提問的語氣。
孩子需要怎樣的失敗教育?
作者:曾家洛2021-10-21
讓孩子直接面對失敗,有助他們合宜地處理和轉化所經驗到的感受和情緒,並轉而尋找和嘗試扭轉困難,達致成功的方法。這才是「失敗乃成功之母」的真義所在。
這是香港教育覺醒年代的浪尖
作者:李美嫦2021-10-14
社會暴動近月來似乎平靜下來,教育中人嘗試走出殖民時代教育的迷宮陷阱,稍作喘息的同時,可能都有以下幾種教育有關的覺醒。
香港幼稚園的學與教評估:檢視與展望
作者:黎淑儀2021-10-07
面對現今教學評估缺乏時間進行,我們更應重新發問:到底我們做評估是為了什麼?為評估而評估?還是真正為了改進學生的發展而做?
香港幼稚園的學與教評估:回顧與現狀
作者:黎淑儀2021-09-30
回看從初任教到現今學與教評估的發展,可以看到不論是在觀念還是在具體的評估方法上,都經歷了重大的轉變。
攜手培育未來人才
作者:李建文2021-09-23
政府進一步改革和推廣中學應用教育,讓學生從中學階段開始探索和實踐學習取向及職業抱負,可使應用型人才成為主流教育的一部分,推動本港人才多元發展。
社會大處境下學校小氣候的心靈陶養
作者:曾家洛2021-09-16
香港基礎教育在PISA等國際比較排名中雖一直名列前茅,學生的成長和焦慮等問題卻日趨嚴重。近年的社會事件和疫情更加劇了這一狀況。學校如何在追求卓越成績同時,均衡地培育學生成為一名完整的人及所屬人生呢?
現今社會,我們需要怎樣的媒體素養?
作者:曾家洛2021-09-09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6年有關媒體與應對極端主義的報告中指出,媒體的不恰當運用和傳訊,會成為極端主義乃至恐怖主義的催化劑;反之,若媒體得以正確地使用,便可為對話、相互尊重和理解帶來助益。
需要為學生的精神健康締造空間
作者:李立中2021-09-02
疫情過後大家又會增加上課時間,課後補課不斷,課外活動彼此拉扯,要在擠壓的空間與學生談精神健康,恐怕只是空談。
三個成長與學習的反思
作者:吳凱霖2021-08-26
透過閱讀將文字化成活生生的體驗或想像,讓孩子知道在文字與書本當中,得到樂趣及擴闊孩子的世界。這樣的閱讀,才是樂趣。
辛苦地做運動為了什麼?
作者:丁惠芳2021-08-19
如果孩子因運動而加深了對自己的認識、建立起堅強意志、能與人合作無間、明白到身體力行的重要及健康是最寶貴的財富等等,這些一生受用的知識和品德才是最大的回報。
培養一生有用的學問
作者:洪細君2021-08-12
有眼界,有生活情趣,能不斷求進,有強健體魄,善於溝通,德位相配,知恩惜福的人才會有好伴侶好家庭,一生幸福。
學習「創新」
作者:紀治興2021-08-05
創新與否是由所產生的效果去辨別,所以當事情變得更新穎,但效果更差,這便是創新失敗。
商學協作 擴闊學生視野和機遇
作者:陳君洋2021-07-29
在TFHK我們留意到基層學生最缺乏的便是視野和軟實力。對比資源及人脈充足的家庭和學校,基層學生欠缺社會資本,從而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動力,軟實力發展及長遠發展。
如何在小學推行國家安全教育
作者:李美嫦2021-07-22
尤其在小學的六年中,教師不必在政治安全、國土安全和軍事安全的概念上走入教學設計的死胡同,反而可以考量其他範疇如何能在現有各學科課程中連結,讓學生在深與廣的學習層面上繼續研習。
在幼稚園推動環境教育的經驗與展望
作者:黎淑儀2021-07-15
為何在孩子年紀這麼小的時候,便需要有環境教育呢?現在看來,這對於幼兒來說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在幼稚園階段推行環境教育,不單有助孩子從小養成對環境的認識,而且更能潛移默化地養成保護環境的生活習慣。
「堅·農圃」──為社區種下綠色生活之苗
作者:麥嘉晉2021-07-08
香港人其實很愛香港,也愈來愈注重綠色生活及健康飲食,近年本地休閑農莊發展蓬勃,主因就是港人不論男女老幼,在歷盡都市生活的壓力後,皆嚮往田園生活。
踏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讓我反思一路而來接受的教育
作者:陳君洋2021-07-01
回顧3年在高盛,是我一生中非常寶貴的經驗,也令我這個從小到大接受港式教育的「香港仔」,上了難能寶貴的一課,從而反思我在教育制度裏的得着。
21世紀未來教育的關鍵元素
作者:李建文2021-06-24
學校可透過三種未來教育的關鍵元素,裝備學生應付未來挑戰,讓香港新一代成為廿一世紀的社會棟樑。
和狗狗一起長大的你……會是怎樣的?
作者:丁惠芳2021-06-17
飼養小動物與孩子道德倫理發展密切相關。透過飼養小動物,孩子不但會發展同理心,更會學到無償的付出及利他的行為,這些都是關懷倫理的基石。
時代變化中幼稚園校長的身份與角色
作者:黎淑儀2021-06-10
未來的幼稚園校長,除了能打理好學校日常的運作和行政事務外,更需要成為學校課程的帶領者。
後疫情時代的小學生涯規劃教育
作者:李美嫦2021-06-03
小學是否完全不用推展生涯規劃教育呢?例如生涯規劃的其中一個要素「自我認識與發展」在中學才開始探索這議題是否最適合呢?
突破疫情的自主學習動力
作者:李立中2021-05-27
在課堂受限制持續一段日子後,我留意到學校有部分學生成績不但沒有退步,反而突飛猛進。我很好奇,約了幾位成績躍進的中三學生面談了解,結果令我非常驚喜!
疫情下如何促進學生跨文化學習?
作者:編輯精選2021-05-21
雖然此類活動每次只有個多小時,較難提供海外交流團那樣為期5至6天的沉浸式經驗,但其優勢正在於能以比海外交流團低得多的成本,讓更多學生更容易從當地人的視點看不同地方,並與當地人深入互動和交流。
與生命同行:如何在香港推行動物生命教育?
作者:曾家洛2021-05-13
若下一代未有培養對動物生命的合宜態度,在這個有大量寵物和其他野外動物的城市,又如何能達致人和動物的和諧共處呢?
愛心教學
作者:洪細君2021-05-06
老師喜歡教,學生喜歡學,學校最重要的是能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促成其事。
香港的身份教育:重回原點的省思
作者:曾家洛2021-04-29
香港人身份的獨特性就在於一國兩制。因此我們需要好好思考「中國香港人」身份的內涵和培育條件,特別是為了延續一國兩制的生命力。
疫情下的課堂變革
作者:李立中2021-04-22
疫情下,老師的面授課時大幅減少,學生在學習上要有突破,不能再以傳統課堂的思維,過分倚賴老師課堂教授的知識,必須要成為自主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