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錄

李小加專訪:投資小微企業回報其實相當好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18
中國近2億個拿自己錢做點小生意的勞動創業者,投資這種小微企業的回報其實相當好,它的核心是健康成長,服務整個消費者社會,讓中產階級愈來愈壯大。
李小加專訪:用國際資本「滴灌」小微企業,只有在中國能做成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17
讓全世界已經沒有收益的資本開始找到一個投資的藍海,同時把世界的資本拿來去支援中國經濟中最有活力的基礎要素和DNA,就是最小單位的經濟細胞裏邊的小微企業。
李小加專訪:讓中國邏輯和國際規則在前海有機融合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17
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接受秦玥專訪,談及前海與香港,他說兩地一個整體,發展的基礎邏輯是中國。我們很希望世界能夠加入,我們也能夠和世界進行互動。
李小加專訪:讓前海成為海納百川的融合基地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16
前海合作區諮詢委員會委員、港交所前行政總裁李小加接受秦玥專訪時指出,習近平總書記似乎對前海有一種新的期望,這種期望是不光是讓別人進來,更多地是我們要走出去。
專訪港大校長張翔:突破思考限制框架,港深互補展翅高飛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15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接受秦玥專訪,續指港大的主要目標是要創造一種文化、一種氛圍、一種環境,怎麼樣令好的學者到港大來能做好的學問,靜下心來不被其他東西干擾,這一點講起來很容易、但不容易做到。
專訪港大校長張翔:避免「卡脖子」阻礙,善用港大優勢邁向國際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14
港大校長張翔認為,中國被「卡脖子」就是因為源頭創新還有差距。這主要在於基礎研究,而又和一個學校的沉澱是有很大關係的。「港大在這方面有很多年的優勢,我們也願意把這個優勢帶到大灣區。」
專訪港大校長張翔:用好「一校兩區」優勢,深圳校區標準甚至更高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13
香港大學與深圳市政府簽署意向協定,將在南山區建立港大分校。張翔校長接受專訪時指出,希望兩個校區是同等的,大家在一起合作交流,學生的互換也是自然的,將香港大學的優質資源帶過來,希望做到「強強結合」。
培植藝壇新星──演藝學院學生專訪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10
正在演藝學院戲曲學院修讀粵劇高等文憑的梁心怡、音樂學院首位主修豎琴的碩士生陳子洵,對於學習藝術有什麼想法?他們又認為在演藝的生活有什麼得着?
梁振英專訪:善用前海擴大香港金融服務門類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09
梁振英在接受秦玥專訪時指,香港的發展空間因為「前海方案」變得更大了。他以金融業和航運業舉例,香港要做的不僅是擴大已有業務門類,還要開拓一些新的門類,完全可以利用前海平台「做強做全」。
梁振英專訪:港深應突破「不知道」 在前海「做強做全」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08
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區前特首梁振英接受秦玥專訪時指,深港兩地必須解決互不認識的障礙、找出彼此的優勢,才能幫助粵港澳大灣區走出國際。另外,面對市民的質疑,他認為眼見為實,呼籲通關後多回內地走走。
香港律師會新任會長陳澤銘專訪:投資人無懼《國安法》  開放態度面對改革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03
新任律師會會長陳澤銘接受秦玥專訪時指出,只要我們好好利用《基本法》給我們的人權保障、投資便利,再配合國家的發展,對香港的律師來說發展無可限量,不需要擔心《國安法》會帶來什麼影響。
香港律師會新任會長陳澤銘專訪:有挑戰但有信心  十四五機遇「好緊要」
作者:編輯精選2021-09-02
「專業派」新任律師會會長陳澤銘在接受直新聞駐港記者秦玥專訪時表示,律師會最重要的是保持政治中立,不應成為政治化團隊,法律人純粹只是看法律、看條文,給出中立、不偏不倚的意見。
專訪黃俊達──戲劇人生
作者:編輯精選2021-08-14
現時於香港演藝學院執起教鞭的黃俊達認為,「劇場是要喚醒大家思考,而教學是重新啟動演員對世界的好奇心,幫助他們尋回希望,表演藝術就是想給人帶來希望。」
廉政專員白韞六:初心不變與時並進  執法教育三管齊下
作者:編輯精選2021-08-11
在影視劇當中我們都對廉政公署請你喝咖啡耳熟能詳,這個典故從何而來?廉政公署又如何策劃他們的教育工作?鮮有接受傳媒訪問的廉政專員白韞六表示,他們從幼稚園開始,讓小朋友培養廉潔守法的觀念。
香港廉政專員白韞六:萬全部署迎接選舉  誓力維護廉潔之都
作者:編輯精選2021-08-10
廉政專員白韞六透露,廉署每年收到約2000多個貪污舉報,除了資料非常少到影響調查,大部分都會跟進。至於社會有聲音指ICAC成了「隱形公署」,白韞六表示自己盡能力和傳媒溝通,無奈法例限制無法透露太多。
廉政專員白韞六專訪:「抹黑」對廉署不公  誓確保選舉廉潔公正
作者:編輯精選2021-08-09
選舉委員會9月舉行界別分組選舉,提名期在周五(6/8)展開,為期7天。廉政專員白韞六罕有接受傳媒專訪,指出廉署跟貼立法過程,了解法例要求,並已對一些新增的社團組織特別加強一些宣傳教育。
「港警一哥」蕭澤頤專訪──強化全民國安觀念  全力保障選舉安全
作者:編輯精選2021-08-05
警務處處長蕭澤頤接受內地傳媒專訪時指出,上任的首要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然後才是保持警隊內的溝通與保護同事,希望用一個剛柔並濟、恩威並施的方法去履行職責。
鄭志剛:重塑香港軟實力 倡建更多「文化矽谷」
作者:編輯精選2021-04-29
鄭志剛致力將國際頂尖藝術及人文內涵融入商業發展,目標是形成獨特的人文藝術商業生態圈,孵化當代的藝術家、設計師和建築師,同時與商業相結合,將文化藝術生活化。
推廣藝術之路 任重道遠
作者:編輯精選2021-04-18
長袖善舞背後,周教授是粵劇藝術愛好者,更是已故粵劇大師林家聲博士的入室弟子。師父的藝術修養、人生哲學、待人接物的態度,對周教授影響深遠,同時令他確立推廣藝術文化發展的決心。
歌聲伴我心
作者:編輯精選2021-04-17
歌唱家的挑戰從來不少,阮教授認為成功一半靠天分,四成是努力,餘下一成是運氣。她自言是幸運兒,在投身藝術事業的路上獲得很多人的幫助和鼓勵,故此強調人際關係的重要,奈何香港的歌唱藝術文化未成氣候。
專訪演藝學院校長蔡敏志教授──享受挑戰 與學院並肩前行
作者:編輯精選2021-01-13
晃眼20多年,作為首個與演藝學院一同成長的校長,蔡敏志教授早與校內外的合作夥伴培養出協作默契,因此履新後能旋即投入已進行得如火如荼的連串課程檢討及改革工作。
專訪香港演藝學院校長華道賢教授:八載香港情
作者:編輯精選2020-12-08
華道賢教授擔任演藝學院校長八年,將於本月底退休,開展人生另一階段。由澳洲來到香港的他,極其看重本地獨特的文化特色,並將科技融入教學,促進多元文化共融。
專訪楊漢源──通往成功之路
作者:編輯精選2020-10-14
楊漢源(William)入讀演藝學院前,從未受過舞蹈或編舞訓練。他說自己家境一般,但成長路上遇上很多意想不到的人和事,為他的事業生涯帶來徹底改變。
跨界人生
作者:編輯精選2020-07-12
身兼影像導演/粵劇團創辦人及監製/講師/粤菜館負責人的黎宇文(Maurice),早在90年代已開始美國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 2007年提出的”slash”生活和工作模式。
毋忘初心:專訪知名編劇兼校友莊梅岩
作者:編輯精選2019-07-15
莊梅岩經歷了不少「旅程」,由《留守太平間》的無國界醫生到《教授》的大學教育,由《杜老誌》的夜總會到《短暫的婚姻》的婚姻,題材甚廣。她筆下的每個故事總蘊涵她對人性和社會的銳利觀察。
指揮家廖國敏:音樂家是傳遞訊息的人
作者:編輯精選2019-06-11
從青少年音樂課程至音樂學士(榮譽)學位,廖國敏在香港演藝學院度過的十年歲月,是其音樂事業歷程上重要的一章,塑造他成為國際音樂舞台上備受矚目的年青指揮家和鋼琴家。
戲曲學院學生梁非同傳承中國古典美
作者:編輯精選2019-05-16
自小醉心粵劇的戲曲學院學生梁非同,希望從前輩和師長身上學習功架以及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而更重要的,是傳承戲曲文化。她和一眾戲曲學院學生象徵着粵劇的未來。
校友專訪:陳詠燊與甄栢榮──憑堅毅開創銀幕新浪潮
作者:編輯精選2019-03-18
由於電影電視行業講求合作性,故此學院除了提供達國際水平的專門培訓之外,亦強調團隊合作和溝通。
推動香港藝術文化35載 回顧學院里程展望璀璨前景
作者:編輯精選2019-01-16
35周年,校長華道賢相信香港演藝學院將繼續於本地文化生活擔當重要角色。隨着更多增建設施落成,以及裨益學生的教學計劃逐步落實,演藝學院的發展將更上一層樓。
薪火相傳──戲劇學院校友與學生共踏台板
作者:編輯精選2018-04-06
劉雅麗和潘惠森教授均認為,日後可以增加校友於演藝製作節目的參與度,讓校友有更多時間與同學交流,讓學生從演出中獲得寶貴的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