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6月,美國支付佔比,並無起色,只是47.2%,比2020年下跌了12.34%。這走勢和美元的全球儲備佔比亦差不多,美元統治全球地位收到前所未有挑戰,這是老人政治的後遺症嗎?

美國體制,問題更嚴重而不肯承認。中國正在主導未來產業:電動車、電池、無人機、太陽能電池、稀土、登月等等,美國只能以「產能過剩」和「大量津貼」來掩飾,甚無可奈何。

8月5日是亞洲的黑色星期一,事實上,日本股市升了16個月,人心恐慌,VIX升38.57,投資者已經非理性。

中國羽球女雙、乒乓球女子,已雙雙入決賽,包辦金、銀。鄭欽文女網進決賽,樊振東苦盡甘來,得金亦應。

目前估計,2034年美國公債將增加至56兆美元,即增加21兆美元。外國開始止步了,美國公眾有餘銀麼?在貧富懸殊下,應該有銀之士來貢獻。

運動員有口福了,只是3星菜都是細細份,吃得飽嗎?這些目標是環保,60%是素食,80%食材要來自法國,吃得慣嗎?

要維持我們對數位經濟的高度信任,還要走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經濟速度比當年低基礎時是慢了,但2014至2023這10年的平均數是6.08%,而G7最佳的美國同期亦只是2.18%,是中國的三分之一,所以美國將永遠保持世界經濟主導地位的神話也該幻滅了!

中國已取消對電動車的津貼,汽車出口已是世界第一,美國汽車在華如何生存?保護主義不會引來報復,總帳要一齊算的。

過去40年,世上出現了垃圾債券、LBO、ETF和證券化產品,成為投資主流。近年來又多了科技股,人人因此成為投資大王,真的是眼光獨到、策略優秀嗎?投資大佬憂心如焚。下一個40年,恐怕用不着投資專家了。

韓非子說大國君主只要運用法術(韓非子是法家),今日就是導彈無人機,雖不至亡國,但人民傷亡慘重,罪豈非更大?

2024年初,IMF對各主要經濟體的GDP成長率預測出現了較大偏差。各國經濟情勢複雜多變,IMF的預測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以巴衝突對經濟帶來影響,多間貨輪公司宣布不走紅海路線,多國信用評級岌岌可危,全球衰退在即。

西方不肯和平共處,不讀歷史和文化之異,恐懼失去霸權,更怕中國治理模式流行于世界,乃拼命「反華」,此乃不讀書之過。

美、日都是問題,瑞士也為中立的問題而煩惱。難怪這麼多人去新加坡!

拜登不是沒有做事,而是增加法規成本,上班到2024年5月,就增加了1.6萬億美元,是奧巴馬的時代5倍多,經營容易嗎?外國人大概沒注意,以為有很多優惠,趕着去。

選擇夥伴最忌看顏值,顏值在談JV之時有用,但簽了JV後,反可能是障礙。

選擇夥伴最忌看顏值,顏值在談JV之時有用,但簽了JV後,反可能是障礙。

外強中乾是每一衰落皇朝必經之路,美國不是不可以修正,但時日長久,等到子孫長大,埋怨閣下帶他們到此境地,沒法逆轉,後悔莫及。

美國造船業早已外判,中國造船能力是美國230倍。有事發生,美國可以徵用日、韓的的造船力量,但世事難料,中日韓峰會已經重啟,美國政客睡不着啊!

印度人為了超越中國的14.25億人口,興奮不已,但GDP仍相距4.7倍。IQ印度75,中國104(2019年的西方數字),騙選票也相對容易,中國人可不易被口號所騙。

美國國債10年期的利率是4.74%,一年利息就是1.66萬億美元,如果不減息,2040年美國國債就到70萬億美元,美國的信譽可以再支持16年而不倒嗎?

儘管美國經濟總體看似表現良好,但美國人在信用卡支付方面存在過度擴張的情況,導致信用卡債務總額創下歷史新高。

2024年5月,43%美國人認為未來十年有可能發生內戰(上次1860年),理由是人民貧困化,貧富懸殊,經過4年通脹,人民憤怒,尤其當人民是儍的,拜登自行其是,其次是精美過度繁殖。

制裁一招對俄失敗了,日後對中國能湊效嗎?存疑!制裁令俄羅斯成為歐洲第一大國!這也是教訓!

《老子》第40章:「聖人不知而行,不見而名,不為而成」,台灣就是天道中的「不為而成」,美國人再讀一萬年《老子》也不懂,當年的導師都歸西了。

蔡好稱自己四小龍第一,但以人均GDP而言,新加坡82860美元,香港49000美元,不是同一級數。台灣只能和日韓比較。

如大量支援外國軍費,令到債台高築,國債已快達35萬億美元,但拜登仍不停花費。

愈親美跌得愈慘,投資印度20多年的台灣朋友,大為失策,往後25年再看呢?相信歷史!

美國要收割G7中的盟友,已在進行中,日本有在貶值潮中,歐洲人雖已有警惕性,但歐盟主管若不大換血,亦無用。單憑匈牙利在叫喊,夠嗎?